鲁迅为大学生推荐的12本国学书单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章太炎
我们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国学知识的积累实在有限。什么是国学呢?它绝非是唐诗宋词这么简单,它泛指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外延甚广。极少为别人推荐书单的鲁迅,为大学生拟了这12本国学书单,有着很深的现实意义。
1、计有功:《唐诗纪事》
本书收录了唐初到唐末300年间的1150多位诗人的部分诗作,详略适当,同时辑集本事与品评,既是唐代诗歌总集,又是唐宋有关诗评的汇编。
2、辛文房:《唐才子传》
本书是记载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的汇编集。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诗人传记。
3、严可均:《全上古系列》
本书是中国上古至隋的文章总集,载文而不载诗,但是其中零碎的文章比较多,可以选择优先读其他书目。
4、丁福保:《清诗话》
本书收录清代诗话共四十三种,虽然未为完备,但搜集了一些重要诗话,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5、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
《历代名人年谱》收录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到清道光二十三年的中国历史有名人物数千人,内容分纪年、时事、人物生卒三项,有关内容可做参考书籍。
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本书主要记述了不同的时代小说写作的区别。共48卷,分为12部分。书中卷29里关于小说分类的描述,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小说观,对认识小说的历史演变颇有帮助。
7、《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是一部较全面评介我国古籍内容的书。对于期望了解祖国文化遗产一般情况的读者,能够起知类通方的作用,而且还能鼓励读者去找原著阅读。
8、刘义庆:《世说新语》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9、葛洪:《抱朴子外篇》
其内容可具体概括为:
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 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 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
10、王定保:《唐摭言》
本书是古代文言轶事小说集,全书共15卷,大致前3卷汇录科举制度掌故,其余12卷按类记叙科举士人言行。
11、王充:《论衡》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
12、王晫:《今世说》
这本书是仿效《世说新语》的体例,采录了同时期文人名士的故事,目的是让同时代的名贤文士、廊庙缙绅、山泽隐逸,当然也包括作者自己,藉此而传。
这份书单在许寿裳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中有提到。后来收入了《鲁迅全集》,题名为《开给许世瑛的书单》列书12种。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