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国学经典

1、《诗经》onl中华典藏网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家,而《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始,中国第一部诗歌的集合,也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西周及春秋前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诗经》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绝对是国学经典必读书目之一。onl中华典藏网

2、《道德经》onl中华典藏网

对于国学经典书籍推荐,Maigoo小编力荐《道德经》。这本书又称《老子》、《五千言》,为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它可以说是一本人生的大书,能够贯穿人生的始终,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理解和感悟。它还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onl中华典藏网

3、《论语》onl中华典藏网

《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也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这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可以说是了解儒家思想首选必读书。onl中华典藏网

4、《史记》onl中华典藏网

说起国学经典有哪些?《史记》必须榜上有名。《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后经历了14年才撰写完成的,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并且《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历史著作中有着开创和标杆式的伟大地位。onl中华典藏网

5、《周易》onl中华典藏网

《周易》即《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是国学经典书籍之一。这本著作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周易》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思维方式和思维高度、广度及深度的经典,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onl中华典藏网

6、《庄子》onl中华典藏网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学派经典著作,也是国学经典必读书目之一。《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这本道家经文不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更是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onl中华典藏网

7、《孟子》onl中华典藏网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书充溢着一种“浩然之气”,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是孔子道统的最好继承人,他将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完善成为了“仁政”,后世尊他为“亚圣”,其学说《孟子》囊括和发展了儒家的思想精华,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国学经典著作。onl中华典藏网

8、《传习录》onl中华典藏网

《传习录》是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著作,记载了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这本国学经典著作的名字,还是比较有来头的,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分为上中下三卷,虽然总体的篇幅并不长,可是内容已经涵盖了阳明心学的精髓了。如果想要了解千古心学的真谛和王阳明的大智慧,这本书是最佳选择。onl中华典藏网

9、《左传》onl中华典藏网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这本国学经典书籍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onl中华典藏网

10、《礼记》onl中华典藏网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这本国学经典著作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onl中华典藏网

11、《六祖坛经》onl中华典藏网

《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行迹和说法记录,由弟子法海记录。这部佛教经典,囊括了六祖慧能大师一生的感悟和智慧的精髓,在中国高僧著作中是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因为在佛教传统中,只有佛所说法能称为“经”,其他高僧大德的著作只能称为“论”。一个人若是能够了解这本经典,对自己的人生境界提升非常大。onl中华典藏网

12、《近思录》onl中华典藏网

《近思录》是依朱熹、吕祖谦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一部著作,全面的阐述了理学思想。这本书虽然是时代较晚的选辑之书,但其蕴含的很多思想理念,并且在经过八百年传播的层层累积之后,已经具有文化原典的意义,最终成为代表中国古代主流学术思想的经典之一,在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相较于先秦经典也毫不逊色。onl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