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林》作品介绍
《喻林》是集古人设譬之辞的一部专门性类书。明徐元太编。作者阅读经史子集及释道诸书,于譬语喻言,随手摘录,积20余年之功类编成书,取“汇喻为林”之意,因名《喻林》。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七年( 1579)刊本;明万历十七年(1589)刊80卷本,原题“华阳子辑”(按:“华阳子”即徐元太别号);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自刻120卷本,原题“宣城华阳徐元太汝贤甫编辑,犹子徐胥庆无猜父校”;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王苏有节抄24卷本,题名《喻林一叶》。
徐元太(1536-?),字汝贤,号华阳子,宣城(今属安徽)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初为魏县知县,因政绩卓异擢升为吏部主事,又累迁为顺天府府尹。当时有蜀酋在川拥众杀掠,朝廷即派徐元太巡抚四川,镇压讨平之。因功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该书120卷,约120万字,共分10门,卷1-卷2:造化门;卷3-卷60:人事门;卷61-卷73:君道门;卷74-卷78:臣术门;卷79-卷85:德行门;卷86-卷90:文章门;卷91-卷95:学业门;卷96-卷109:政治门;卷110-卷115:性理门;卷116-卷120:物宜门。每门下又分若干子目,共580余目。是书采摭古今设譬之词,汇为一编,分类编辑。每条子目皆于引文后用小字双行注明出处。其格式如“造化门 ·倚伏类”中一条:
夫贵贱靡恒,贫富无定。譬水火更王,寒暑递来。(《法苑珠林》卷23)
括号内即为双行小字。
作者为编辑这部类书,阅读书籍资料400余种,经20余年的搜辑而成,用心颇为勤至。自六经以来,很多书中都能够注意用譬况达意,但并没有把譬喻汇集成书的。而此书收集古人譬喻之词编成一部专门性的类书,其体例为古所未有,是作者之首创。并且其引文往往直录原书,并完整地标注出所引书名、篇名、卷数,这说明作者治学态度的严谨,不同于明代学者剽窃扯挦的治学习气,此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但其资料多为随手摭拾,有许多类目,首尾不能完备,审核也不精细,书名、人名及时代错乱者颇多,有些明代伪书也误收入而未加辨别,这说明作者又不能摆脱时代的影响。如书中把杜预、何休、范宁等作汉朝人,陈寿作魏朝人,李善作隋朝人,都混淆了他们的时代。《申培诗说》、《天禄阁外史》、《武侯心书》之类,都是明代伪书,但作者不可辨别而行之,此乃作者疏略之处。然“其搜罗繁富,零玑断璧,均足为缀文者沾匄之资,是亦不可无一之书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