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闺红全传》小说介绍

明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一名《玉闺红》。原六卷三十回,现存二卷十回。题“东鲁落落平生撰”,其生平不详。成书于明崇祯三年(1630)前。zbD中华典藏网

原刊本有明金陵文润山房刊本,已佚,仅见首回首半页;现仅存民国丽华出版社铅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丽华出版社铅印本。zbD中华典藏网

明朝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把揽大权,干预政事,骄恣不法,又勾搭上了天启帝的乳母客氏,两人合谋,共同残害忠良。魏忠贤掌管东厂,乘机矫旨排除异己,做下许多祸国殃民之事。zbD中华典藏网

朝臣中有一监察御史名李世年,江南苏州人氏,行年五十一岁,继妻沈氏,乃湖州府沈谦之女。沈氏生有一女名闺贞,芳龄一十六岁,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李世年见宦官把持朝政,国事日益混乱,意欲上谏天子,铲除阉党,又恐累及家人,故而犹豫不决。幸而沈氏深明大义,支持丈夫,李世年方作出决定,一面写书唤闺贞母舅来京接女儿去外公家,一面写下奏折控诉阉党罪行。次日早朝,李世年递上奏折。魏忠贤私自扣下奏折,拆开细阅,阅后大怒,便在天启帝面前诬告李世年私受贿赂、代卖官爵。天启帝被魏忠贤蒙蔽,听信谗言,龙颜大怒,下旨捉拿李世年,发下天牢等候发落。zbD中华典藏网

李世年夫人沈氏与女儿闺贞得知噩耗,惊慌失措,连忙派家丁李大打探消息,却不料得到了李世年的死讯。沈氏悲痛之极,一头撞死,只留下闺贞一人孤苦伶仃。闺贞见父母双亡,哭得死去活来,正在悲愤欲绝之际,天启帝下旨抄家。差官见闺贞美貌,上前调戏,李大挺身而出,为保护闺贞死在乱刀之下。闺贞与丫环红玉两人乘乱逃出家门,直到走得乏了,方坐下歇息一会。闺贞与红玉两人在外面露宿一晚,两人结为异姓姐妹。zbD中华典藏网

天明,两人肚饥,红玉拿了闺贞的金簪去换银子,闺贞在一条僻静的胡同里等候。红玉兑了金簪,换了银子,不想刚步出金店门口,就被贼抢了去,又被另一贼在头上踢了一脚,昏死过去。过了许多时辰,有个好心人将红玉救醒,又替红玉去约定处找闺贞,却不见人影。红玉无法,只得由众人主张,被送入尼庵居住调养。闺贞等了红玉一天,不见红玉踪影,正在进退维谷、无可奈何之际,忽遇着一个以前被父亲赶出家门的旧恶仆吴来子。吴来子得知闺贞处境后,招来同谋胡二,将闺贞骗到张三嫂家中去了。zbD中华典藏网

这张三嫂生得一双三寸金莲,混名张小脚,初嫁一监丁,不上一年就害痨病死了。张小脚索性做了个私门头,广接天下来客,后又姘上一夫,名于得山。这于得山乃是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光棍,外号小白狼,与一帮无赖、赌徒胡二、赵三、吴来子等结为十兄弟,狼狈为奸,为歹作恶。一次,于得山与众兄弟在茶坊吃茶,众兄弟尽说些风流话,说得于得山动了淫心,见有一小厮生得俊俏,便仗势将其抢夺过来,陪自己吃酒耍乐。张小脚因窑子生意奇好,抢了自己的生意,整天叫骂,于得山心中闷闷不乐。众兄弟为于得山设法,赵三出了个主意,也同样开个窑子。于得山与张小脚商量,张小脚也乐意如此。众兄弟设法,劫来女花子杨氏母女及一女丐刘玉环,逼迫她们也干起这个营生,生意日有起色。zbD中华典藏网

胡二、吴来子将闺贞载到张家,闺贞一见张小脚模样及张家情形,心中就疑惑不定。张小脚见闺贞美貌,尽说些秽言秽语打动闺贞春心。闺贞听了张小脚这些言语,心知不是正经人。适吴来子入屋来,向闺贞说清真相。闺贞见自己被骗落入窑子,不觉大惊失色,思量逃走。张小脚、于得山等人严守,又逼闺贞接客,闺贞死不答应,遭张小脚一顿毒打,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半夜三更,张小脚、于得山都已熟睡,闺贞趁机溜出房门,向胡同口逃去。谁知天公不作美,胡同口有一栅门,上有铁将军把门,插翅也难飞。闺贞只得依旧潜回房中,思量自己即将受辱,遂解下裹脚白绫,悬梁自尽。谁知闺贞命不该绝,正在出气多进气少之际,白绫带突然折断,惊醒了张小脚、于得山。张小脚、于得山见闺贞寻死,连忙救醒转来,严加看守。zbD中华典藏网

张小脚又命于得山去请门掌柜前来梳拢。这门掌柜名门老贵,生得傻大黑粗,开个粪厂,赚了些臭钱,性极悭吝,舍不得花钱娶妻。于得山找到门老贵告知闺贞一事。门老贵一听连忙赴张家相人,看中了意,与张小脚讲定价钱,约定晚上为闺贞成人。晚上,门老贵带了三吊钱,提了两包食物来到张家。吴来子、于得山等兄弟早已等得心焦,见财神一到,忙迎接入房,摆下酒席,众人喝酒。张小脚日里早已将闺贞梳洗打扮好了,专等晚间门老贵前来。张小脚让闺贞陪门老贵吃酒,又将杨氏、刘玉环二女接来陪众兄弟吃酒。酒过数巡,门老贵有了些酒意,见闺贞美貌可人,在众兄弟帮持之下,事毕离去。zbD中华典藏网

次日天亮,张小脚即将闺贞领到窑子里,改名叫做浪姐,干起青楼营生。次日,叫化头混天鬼卖了自己妻子,拿了一吊钱来嫖闺贞,闺贞疼痛难忍,昏死过去。……(下缺)zbD中华典藏网

三、四卷见书后预告:“淫女大鱼眼投娼,杨小嫚魂烧肚脐,刘玉环身刺花绣,吴来子身死花下,报应循环,魏忠贤密谋篡逆,忠良金尚书上本,金公训子,金公子遇艳,闺贞小姐订终身,淫女丧命,刘玉环当人彘吃秽,红玉丫鬟入尚书府,沈善廉入京打救甥女,红玉说破机关”等等。zbD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