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传奇《八义记》介绍

明代传奇剧本。徐元撰。《远山堂曲品》著录,并云:“传赵武事者有《报冤记》,又有《接缨记》,此则以《八义记》名。记中以程婴为赵朔友,以簇犬在宣孟侍宴之际,以韩厥生武而不死于武,以成灵寿之,皆本于史传,与时本稍异。”今存汲古阁刻《六十种曲》本,与祁彪佳所述徐本的情节不合,学者多怀疑非徐元作。明万历间世德堂刊有南戏《赵氏孤儿记》,《六十种曲》本《八义记》与之大致相同,或就此本而增饰,删除了其中一些宣扬迷信的成分。写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杀害忠良赵盾一家300余口,驸马赵朔逃走,公主遭到囚禁。公主在禁中生下赵氏孤儿,赵家门客程婴装成草泽医生,冒死救出孤儿。屠岸贾为斩草除根,限定3日内搜出孤儿,否则将全国婴儿杀绝。程婴与罢职归农的中大夫公孙杵臼计议,舍己子惊哥假充孤儿,藏于公孙家,再由程向屠告密。屠岸贾中计,误把赵氏孤儿收为义子,改名屠程。 18年后,程婴将赵家冤案绘成图卷,对孤儿说明真相,终于报仇雪恨。剧本歌颂了程婴、周坚、鉏魔、提弥明、灵辄、韩厥、公孙杵臼等8人慷慨赴难的义烈精神,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英勇斗争,惊心动魄,悲壮激烈,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赵劝》、《劝农》、《翳桑》、《评话》、《闹朝》、《扑犬》、《付孤》、《观画》诸出,一直传唱于舞台上。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都有根据它改编的《八义图》演出,其中以京剧《搜孤救孤》和秦腔的《赵氏孤儿》影响最大。今存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清乾隆二十年(1755)抄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前者影印。又,明止云居士所编《万壑清音》中选有《八义记》中“赵盾挺奸” 一折,曲亦用〔北端正好〕一套,但字句与今存两本不同,疑此或出于徐元《八义记》本。X2w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