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龚廷贤医学著作《万病回春》介绍

《万病回春》是综合性中医著作。明龚廷贤撰。刊于万历十五年(1587)。因其以 “凡疾者,疗之沉疴顿起,如草木之逢春”之意故名。明《医藏书目》最早著录此书。现存主要版本有: 明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金陵周氏重刊本,万历四十三年乙巳(1615)经纶堂重刊本,明阊门书林叶龙溪刊本,清康熙元年壬寅(1662)刻本,清光绪二十五年乙巳 (1845)扫叶山房刻本,同治九年庚午 (1870) 书业德记藏版。gU0中华典藏网

龚廷贤 (16世纪),明代医家。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世业医,其父龚信,字西园,曾任太医官,著有《古今医鉴》一书。其弟廷器,侄樊官,皆为医官。廷贤幼时习儒,后随父学医,既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常与名医共同研讨歧黄之术,并以医术闻名,因治愈鲁藩王妃之疾,被选入御医院任太医,并获得所赐“医林状元”之匾。平生行医之余,埋头著述,折衷诸说,编述颇多。有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鲁府禁方》、《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云林神彀》、《小儿推拿方脉全书》等,另有《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亦托名龚氏撰。其著述涉及面广,内、外、妇、儿、五官、推拿均有论述,其中关于小儿推拿的著述,为我国较早的小儿推拿专著。gU0中华典藏网

《万病回春》凡8卷。卷1为总论部分,包括“万金一统述”以及药性赋、诸病主药、释形体、周身脏腑形状、人身背面手足之图、十 二经络歌等。卷2至卷5,以内科杂病为主,介绍中风、伤寒、疟疾、泄泻、诸气、水肿、眩晕、麻木等及五官、口腔病证共88种; 卷6为妇科经带胎产诸病证13种;卷7为小儿科诸疾的诊治,共列63种病证; 卷8载外科病证22种,卷末附“云林暇笔”12条,“龚氏家训”32条。全书论述各科病证共186种。gU0中华典藏网

龚氏在本书自序中指出:“祖轩、歧,宗仓、越,法刘、张、李及历代各家,茹其英之华,参以己见,详审精密,集成此书。”本书主要特点是: 论述各科病证甚多,辨证详明,脉因证治俱备,如卷三中水肿证,先述脉象,次证因,次治则,继分不同类型之水肿;治以健脾去湿利水、消补兼施、顺气为主、或消导为主的不同方法,分别以实脾饮、消肿调脾顺气汤、分心气饮、三消丸等加减治之。可见龚氏论治契合,选方精当,组方严谨,并随证情之变化,予以增损化裁。gU0中华典藏网

总之,龚氏临床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学有渊源,善取众家之长,参以己见,不偏不倚,其著作理论简要,重点突出,方剂实用性强,对于临床颇有参考价值,故流传于国内外。日本庆长十六年(1611)就有此书的活字印本刊行,且《东医宝鉴》中亦载录了本书的许多见解,足见本书是一部影响较广的医学著作。gU0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