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传奇《紫箫记》介绍

《紫箫记》传奇剧本。明汤显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琢调鲜美,炼白骈丽。向传先生作酒、色、财、气四犯,有所讽刺,是非顿起,作此以掩之,仅成半本而罢。觉太曼衍,留此清唱可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艳品”,说:“工藻鲜美,不让《三都》、《两京》。写女儿幽欢,刻入骨髓,字字有轻红嫩绿。阅之不动情者,必世间痴男子。先生称‘禹金《玉合》,并其沈丽之思,减其浓长之累’,然则此曲有曼衍处,先生亦自知之矣。”明王骥德《曲律》说:“临川汤奉常之曲,当置‘法’字无论,尽是案头异书。所作五传,《紫箫》、《紫钗》第修藻艳,语多琐屑,不成篇章。”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说:“又问汤义仍之《紫箫》,亦指当时秉国首揆,才成其半,即为人所议,因改为《紫钗》。”近人吴梅《霜崖曲跋》说:“记中情节,较《紫钗》更为丛杂,而词藻秾丽,几字字呕心镂肾以出之,故颇多晦涩语及费解语。第六出小玉就四娘学歌,将《太和正音谱》宫调总论,逐一数说,并未道着词家肯綮,于此见若士非十分知音者。”此剧取材于唐人蒋防小说《霍小玉传》,写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婚姻故事。作者改变了原作的悲剧结局,而代之以生旦团圆。作品思想内容平庸,关目板直芜曼,语言华丽而乏生动,为作者早期不成熟的作品。s6u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