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刻横塘集述
先君为诸生祭酒时[1],与省内名士结秋水社于横塘。横塘在白苹红蓼之傍,而赵文敏之故宅也[2]。宅西为莲花庄,东为长桥,桥亘于月湖,即所谓水晶宫也。先君既贵,横塘之居不守,唯长桥数椽尚在莲花庄,后为朱君采侍御宅,省内推城居第一。
嗣后曹能始观察筑浮山堂于闽会城之郊,隔街为园。园因山因水,皆不事增饰,其奇石怪松,近胜于园者,远媚于堂。堂三楹,前后辟轩。前轩有池,颇广,为宽廊以翼其左,为花径以映其右,而隔街之松石峰岭皆倒影其中,省内又推郊居第一,名与莲花庄等。其地曰洪塘,闽方言即呼横塘。盖其水横亘于会城之外,有江心塔寺以为掩映。而芙蓉。方山、佛楼诸山,远峙近卫,会城实藉此水以为横蔽,谓之横塘亦宜。余至闽,能始丈人即授馆其处,较之黄州之东坡[3],惠州之白鹤[4],屡迁而得之,幸矣。故余诗即以横塘名集。
不数月,本州檄归。归日羁累蒲伏于公府,不能退守先人敝庐于乡,而郡中长桥数椽,已没入为他人有矣。不得已乃腵息其中,偪陋不能容膝[5],时假小舫棹里许,系于横江老柳之下,婆娑久之[6]。或曰:“此汝先君所植也。不知已易几主矣。”故归诗亦仍名“横塘”。前之“横塘”,犹江村之不敢忘伯顺,后之“横塘”,不敢忘先君所偃息也。合之共十卷。
注释:
[1]诸生: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祭酒:学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是博士之首。隋以后称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官。[2]赵文敏:即赵孟頫,卒谥文敏。赵湖州人,知此横塘亦在湖州。[3]东坡:在湖北省黄冈县东。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此,自号东坡居士。[4]惠州:在今广东省南部、东江下游。白鹤:惠州峰名,苏轼绍圣间南谪时曾在此寓居。[5]偪陋:狭窄而简陋。[6]婆娑:盘桓。
茅元仪(1594—1644),字止生,号石民。崇祯中曾掌军务。有《西峰谈话》、《青油史漫》、《石民四十集》等作。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