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大长咒

1、《大悲咒》DUa中华典藏网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常诵《大悲咒》,可以灭除累劫重罪障难,获得一切安乐圆满,乃至成就无量功德善法。DUa中华典藏网

2、《准提神咒》DUa中华典藏网

《准提神咒》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出自《准提陀罗尼经》,十小咒之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祛病消灾增福寿,心想事成,可以求事业。据说念此咒无时间地点限制,比如洗澡厕所都可以念。DUa中华典藏网

3、《药师咒》DUa中华典藏网

药师咒,又称药师灌顶真言,出自《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是佛门每日课诵十小咒之一。药师咒是易行的药师法门,若能至心修持,不仅有消灾(免除疾病、横逆、贫困等之苦)延寿满愿的利益,还有促使众生早成佛道的功德。DUa中华典藏网

4、《消灾吉祥神咒》DUa中华典藏网

《消灾吉祥神咒》佛教徒《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出自《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唐代不空三藏大师汉译,由释迦牟尼佛于净居天上所说。读诵此咒可以消除灾难,带来吉祥。经中说:“若诵此咒一百八遍,灾难即除,吉祥随至”。DUa中华典藏网

5、《七佛灭罪真言》DUa中华典藏网

《七佛灭罪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由释迦牟尼佛所述,也是过去七佛共说的。一个人若造了四重五逆罪,不仅后世受极大苦报,现世也不得平安,为了消灭罪障,诚心诵念此咒,可消除重罪。此真言最大效用:消灭罪障,平安吉祥,事事顺利,造福后世。DUa中华典藏网

6、《大吉祥天女咒》DUa中华典藏网

《大吉祥天女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此咒出自于《金光明经》。这是善天女说的咒语。善天女也叫大吉祥天女。此咒的功德,使念佛忏悔,发愿回向的人,不会分散道心,早日修成,金光明三昧,破“烦恼障”、“业障”和“报障”速登菩提。诵念此咒语,可使修行者克服各种困难,早日修成正果。DUa中华典藏网

7、《百字明咒》DUa中华典藏网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是金刚持菩萨的咒语。百字明咒的功德主要是消减罪障,就像洗澡可以洗净身体,百字明咒则可洗净我们的罪障,让我们得到更纯净的力量。如果你想要让念诵咒语的力量实现的话,就得如法的去修习。密经里谈到:有可能虚空会消逝,密咒的成就却永远不会消失。DUa中华典藏网

8、《往生咒》DUa中华典藏网

往生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经”,是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咒语,亦用于超度亡灵,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焚香跪拜佛像,合掌念诵此咒,日夜各二十一遍,能灭五逆、十恶、谤法等重罪。持诵此咒,现世心生欢乐,喜悦无比,消除一切烦恼;临终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DUa中华典藏网

9、《普庵咒》DUa中华典藏网

《普庵咒》是由许多单音参差组合,构成一个自然的旋律,犹如天地人相互交融,令人自然进入清净空 的境界,并能与普庵禅师有求必应的菩萨精神感应道交,念诵起来非常灵验。此咒可普安十方、驱除虫蚁、蚊蚋不生、消灾解厄、镇煞安胎、驱邪除秽、逢凶化吉。常予持诵可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繁殖、万事如意。DUa中华典藏网

10、《虚空藏菩萨心咒》DUa中华典藏网

虚空藏菩萨咒,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此咒语为世间法宝。每晨空心焚香,于一切功课前,至诚虔诚诵念七遍或四十九遍,能开智慧,增加记忆力;日久功圆能达他心通之境。常念诵虚空藏菩萨咒,毁禁恶名皆悉除灭,心得清净;能得十方诸佛及诸菩萨之所护念。DUa中华典藏网

11、《楞严咒》DUa中华典藏网

《楞严咒》,全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因此咒语力量大、效验大,故而称之为神咒。楞严咒是任何人都可以念的。只要有心向佛,有心修行,不论你是什么人,所有一切破斋犯戒。诚心诵此咒能消除一切苦难,兼除障、求愿、消业、超度、放生、往生六大作用。DUa中华典藏网

12、《观音灵感真言》DUa中华典藏网

《观音灵感真言》是观音法门之一,是近代汉传佛教徒日常念诵的《十小咒》之一。持咒的重点在心,而不在咒文,观音菩萨的感应来源于你的心念慈悲、虔诚,来源于你的心不散乱,一心不乱才有定力,定力具足乃发神通感应。诚心诵此咒能驱妖辟邪,可解除灾难,佛光普照,事事顺利,吉祥如意,幸福平安。DUa中华典藏网

13、《如意宝轮王陀罗尼》DUa中华典藏网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源于《如意轮陀罗尼经》,由观世音菩萨宣说,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一心读诵此咒,能得到智慧、妙法,明瞭佛法奥义,转烦恼成菩提,获得种种利益。一心念咒,有求必应,临终时能亲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率众来迎,当即往生极乐世界。DUa中华典藏网

14、《功德宝山神咒》DUa中华典藏网

功德宝山神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诚心读诵此咒,可以消除罪业,不堕地狱,往生极乐净土。《圆因往生集》里提到,念诵此咒一遍,等于礼拜四万五千四百遍的《大佛名经》,这部经典中都是殊胜的佛号,天天持诵此咒,也等于读了大藏经六十万五千四百遍,所以此咒功德犹如宝山那样高大,不可思议。DUa中华典藏网

15、《静心咒》DUa中华典藏网

静心咒又称宁心咒、清心咒。众生皆烦恼,烦恼皆苦,烦恼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形者,生于无形,无能生有,有归于无。若不明事理,不知烦恼所在,可诵读此咒则不会被情绪左右,有利于碰到问题时能立刻冷静下来。DUa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