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叟”张志和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生他之前,他的母亲梦见腹部长出枫树。他本名叫张龟龄。十六岁时,他考中明经,拜见肃宗。肃宗十分赏识他,授任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并赐名张志和。后来,他因事获罪,被贬为南浦县尉。他被赦免之后,因为双亲去世,不再做官,转而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一书,并以此自号,另外还著有《太易》十五篇。H96中华典藏网

他的哥哥张鹤龄怕他就此遁世,不再回家,特意为他在越州(今广东浦北)东城建造了一座房屋,屋顶以野草覆盖,椽子和房梁都未经刀凿斧劈。他就住在那里,铺着豹皮垫子,穿着草鞋。他每次垂钓都不下饵,因为他的本意并不想钓鱼。县令派他开挖水渠,他也毫不抗拒。曾经,他想用大块布料做一件大衣,他的嫂子为他做好后,他就一直穿着,即使炎夏也不脱下。H96中华典藏网

观察使陈少游去拜访他,为他的住所题名“玄真坊”。因为看见巷门狭窄,陈少游为他买地扩充巷门,取名回轩巷。又在巷子口河流之上修桥,人们称作“大夫桥”。皇上曾经赐给张志和奴婢各一名,他让他们结为夫妇,分别叫渔童、樵青。H96中华典藏网

r201309438.0133.5f510e.jpgH96中华典藏网

鎏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H96中华典藏网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唐人饮茶有一整套程序,如烹煮、点茶、碾罗、贮茶、贮盐等。图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人碾茶用的银碾子。H96中华典藏网

陆羽曾问张志和:“你和什么人往来?”他回答说:“我以太虚为室,明月为灯烛,与四海兄弟共处一室,不曾分离,何谈往来呢?”颜真卿出任湖州刺史的时候,一次,张志和去拜访他,颜真卿看见他的船破旧漏水,就想帮他换一条船,张志和说:“希望有能够漂游的住所,往来于苕、霅之间。”他才思敏捷,皆如此类。H96中华典藏网

张志和擅长山水画,酒兴正浓的时候,有时击鼓吹笛,挥笔即成。他曾经撰诗《渔歌》,宪宗依诗绘图,想请他亲自歌吟,没有成功。李德裕称张志和“隐居而声名远播,逍遥而不招惹是非,不困窘也不显贵,只有严光可比”。H96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