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再梦》小说介绍
孤山再梦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三卷六回。题“渭滨笠夫编次,姑苏游客校集”。作者王羌特,字冠卿,号渭滨笠夫、梦醒主人、惊梦主人,伏羌人。成书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前后。
现仅存清抄本,藏中央党校图书馆。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排印清抄本。
江南姑苏有一钱姓夫妇,平日乐善好施,广行仁义,并在家中朝夕供奉观音菩萨像。一夜,妻子袁氏梦见观音菩萨将一枝梅花插在她的头上,醒来后便觉有了身孕,十月后产下一子,因梦中之事遂取名曰梅生。此子自幼骨骼清奇,相貌俊美,年及十五,入馆拜在杭州名士田先生门下,与少年白加色同窗苦读,并结为金兰。钱梅生不但貌若潘安,而且才逼子建,诗词联赋无所不精,深得先生赏识。相形之下,白加色则才疏学浅,窘态百出。
一日,师徒三人酣饮散尽后,钱梅生趁着酒兴翻阅了杂记《孤山梦》,深感于书中小青和舒心谈的爱情故事,不觉在朦胧醉意中睡去,遇观音菩萨托梦告之,他即是舒心谈后身,而小青的转世后身则是一头戴梅花的白衣女子,日后当与之结为连理。梅生醒后,心下大奇,遂静待后验。
清明时分,师徒游春,行至虎丘,见一美貌女子素衫赤履,头戴一枝白玉梅花簪,不由令梅生忆起梦中之言,顿觉与之有缘。而那女子亦有意于他,两两顾盼,互生情愫。次日,梅生寻至那女子宅第外,遇老妇人木易婆,才得知女子名曰宵娘,乃本城富豪万钟之女,赋性聪颖,色艺双绝,而且诗书满腹,只因自恃甚高,故不轻易许人。梅生心下甚是称意,遂请木易婆代为求婚从中撮合。而宵娘亦早有此意,但欲先试梅生内才,故通过木易婆约梅生翌日相会。次日清早,梅生被木易婆乔扮成卖花女进入万府。在宵娘闺中,二人一见如故。谈诗论赋,梅生出口成章,应答如流,赢得了佳人芳心,并许他不日托媒求亲。
孰料不知此情的钱氏夫妇,暗中为儿子安排与亲戚程家联姻。梅生得知,不觉忧郁成疾,父母惊惶,遂首肯其向万家求亲一事,并央木易婆上门说媒。万钟夫妇见女儿欢喜,亦慨然应允。梅生闻讯,大喜过望,不慎将此前后之事泄与白加色。不料白加色亦钟情于宵娘,闻言妒火中烧,心生邪念,假作梅生笔迹,修书一封,寄至万家,言当日私会及父母已订程氏之事。万钟阅后大怒,当即退婚。梅生获悉万家悔亲,登时忧愤交加,一病不起,父母无奈,只得求助于学馆田先生。田先生吩咐钱家先娶程氏过门,只说是万家女儿瞒过梅生,待成亲后以夫妻恩爱来疗其相思病苦,此计果然奏效。但好景不长,洞房之夜,梅生勘破实情,自此病复加重,奄奄待毙。而万宵娘得知父母退婚及梅生新娶,亦伤心欲绝,误以为钱郎薄幸负心。后经木易婆两地传书,方知其迫于无奈,情非得已,遂相思成疾,病危中梦遇观音菩萨告之,日后将还魂与梅生结为夫妻。
不久,宵娘即撒手人寰。万钟夫妇按其临终遗言,把灵柩寄放于虎丘观音庵殿内,以待他日还魂重生。万钟悲痛之余,愤恨不已,欲上报官府,咎梅生之责。而身染沉疴的钱梅生自见宵娘书后,心中略宽,又见程氏甚是贤淑,病体渐愈。 不料一日,经人告知宵娘死讯及白加色诬告之事,顿感痛不欲生。 为避免与万家对簿公堂,遂决定离家出走。 一路上,钱梅生风餐露宿,戴月披星,饱尝颠沛、强虏之苦,幸得义士相助,菩萨护佑,方保无碍。 流落荆楚之后,梅生广交俊彦,吟诗作赋,霎时名满当地。 三年后,适逢京师招考,梅生前往应试,一蹴而就,委任杭州推官,并于赴任途中衣锦还乡。
重回故里,乍逢父母、发妻和昔日恩师,梅生感触良多,对白加色亦既往不咎,并与万氏夫妇冰释前嫌。一夜,宵娘忽托梦而来,俱告之还魂之法。梅生大喜,遂于次日清晨携万钟夫妇等人同往虎丘观音殿上开棺。在山门杨柳树下拜祷之后,梅生用碗盛住杨柳枝上滴下的甘露,将其洒于宵娘七窍并灌入其口。果然,过不多时,万宵娘即还魂重生,众人皆喜。翌日,二人便拜堂成亲。自此,宵娘与程氏以姐妹相称,同侍夫君。三人情深意笃,相敬如宾,并同赴梅生任所。
钱梅生在任五年,为官清廉,政通人和。不日又蒙菩萨托梦,遂醒悟人生,激流勇退。在孤山脚下,建造住宅,携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至此,孤山一梦终得再续。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