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夜怪录》简介|鉴赏

传奇小说。唐佚名氏撰。《太平广记》卷四九○,未注出处与作者姓名。 《虞初志》本、《说郛》本、 《唐人说荟》本均题唐王洙撰,非是。鲁迅辑入《唐宋传奇集》中。yzs中华典藏网

郑振铎说:此篇所叙情节“类似牛僧孺的《元无有》,也许这两篇是同出一源的”。作者以志怪的笔墨,叙述了一个奇异却颇有深味的故事:彭城秀才成自虚,夜间单乘赶路,遇风雪,遂入一佛庙求宿,庙中病僧慷慨相助,“撒其所藉刍藁分用。”忽有数人联步而至,问其姓名,一曰卢倚马,一曰朱中正,一曰敬去文,一曰奚锐金。众人环坐,竞相作诗论文,抒发胸臆。此时,又有苗介立和胃家兄弟来加入,气氛更为热烈。正在谈兴间,远寺钟声传来,人物便骤然不知所去, “但觉风雪透窗,臊秽扑鼻”。天晓,自虚觉夜来之异,便“遍求之”,原来高僧者,乃农家病橐驼;卢倚马者,乃河阴官之弃驴;朱中正是牛,苗介立是猫,胃家兄弟是刺猬。夜间所高谈雅论者,其实都是一群家禽动物所变。成自虚怅然, “如丧魂者数日”。这个故事,构思巧妙,寄托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批判。yzs中华典藏网

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遭际并不比一般人更好,他们做的是小官,常为上层统治者奔走驱使,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意志,而一旦年老有病,等待着他们的便是被抛弃和被冷落的命运。《东阳夜怪录》借一群家禽动物的幻化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幸。yzs中华典藏网

卢倚马,自谓是“前河阴转运巡官”,但他的生活却不是很如意的:“煎迫不堪,旦夕羁旅;虽勤劳夙夜,料入况微;负荷非轻,常惧刑责”。他作诗说:“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争利贪前竞着鞭,相逢尽是尘中老。” “日晚长川不计程,离群独步不能鸣。赖有青青河畔草,春来犹得慰羁情。”前一首是对人们争相往京城求官谋利的一种讥讽,后一首则表达了他的厌世归隐思想,这种由求仕到求隐的思想变化,在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中带有典型性,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失望情绪的普遍反映。yzs中华典藏网

封建社会中的下层知识分子,既有对现实不满的牢骚,但又不能摆脱对封建统治阶级依附效忠的思想。如敬去文就很动感情地对成自虚说: “凡人行藏卷舒,君子尚其达节。……或为知己吠鸣,不可以主人无德,而废斯义也。”并作诗言其志,表面上堂而皇之,实际上却反映出一种奴才心理。此外,作者还揭示了当时的门第观念对于文人的影响以及文人之间的互轻互贱、勾心斗角。敬去文窃讥苗介立“蠢兹为人”,只配“主仓库”,苗介立则夸耀自己, “得姓于楚远祖”,并反讥敬去文是“盤瓠之余”, “非人伦所齿。”他们竭力贬低对方、抬高自己,并且都想让他人忘掉自己的不甚高贵的出身,结果却欲盖弥彰。yzs中华典藏网

作者通过幻化描写,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思想的复杂性,他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境遇,又对他们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某些劣根性进行了不留情面的讽刺鞭挞,有一定典型性。yzs中华典藏网

在艺术上,这篇小说也颇有特色。它在构思上采用了真幻结合、由真入幻、幻中见真的方法。小说开始,写成自虚遇怪的时间和环境是实写,但是由时、地及气候所点染出来的气氛,却使人自然联想到精魅的出没。而在叙述卢倚马,朱中正这些人物的高谈阔论时,他们的言行举止既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特点,又有他们自身的动物原形的特点,作者运用双关语将这二者融合为一,极为自然。如卢倚马的“赖有青青河畔草,春来犹得慰羁情”, “羁”字与饥饿的“饥”字双关,河畔青草既可喂驴,又含蓄表达了这位“转运巡官”因羁旅之苦而思归隐的思想。更妙的是,由于小说中插入了成自虚的疑、奇、惊、叹等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就使整个情节平添了一种似幻似真的艺术魅力。如成自虚听了敬去文一通“君子达节”的议论后,作者写其反应是:“自虚赏激无限,全忘一席之苦”,对成自虚的这种心理变化活动的描写,无疑从侧面加强了敬去文这一人物的现实性,从而使人读来全然不觉其假。yzs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