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垢道人小说《八仙得道传》介绍
八仙得道传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又名《八仙全传》。一百回。题“峨眉无垢道人”著。作者四川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同治七年(1868)。
现存主要版本有1935年上海大众书局初版本;1937年上海大众书局再版本。1992年三秦出版社排印1937年上海大众书局再版本,199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神怪小说丛书”排印1935年上海大众书局初版本。
上古舜帝时代,孝子平和化龙,引出雌雄双龙为争意气而抢珠,一直打到南天门,大闹天庭,玉帝不安,深感天宫仙班文武不力,就下旨求贤。雌雄双龙后因治水有功,受封为龙王、龙妃,建造水晶宫居住。
张果老前世原是天地开辟之初的一只老鼠,因修炼化为蝙蝠。仙蝠转世为善人孙杰之子,取名孙仙赐,少年英俊,朝野称扬。时有上大夫伯皋把女儿蕙姑许配与他。不料,蕙姑被西海龙神附体作祟,欲与仙赐为难,幸得上仙文美真人相救,才转危为安。仙赐受狐女胡三姐指点,出家修道。千年之后,其父孙杰已投生十余世,降生在洛阳张姓富室。仙赐重又投胎张家为子,取名张果。他生而能言,灵慧非常,十岁时,得师父文美真人引度修炼,后终于丹成得道。
何仙姑乃玉帝司花女罚降人世。前世为烈女马大姑,为保住贞节,投河而死。经河神相助,其魂转世投镇江金山何姓人家为女,名何兰仙。从小不进荤腥,立誓不嫁。七岁时,九天玄女降凡,化身为道婆,到金山指点于她,她就一心修道。后经铁拐李引度,得道成仙。
铁拐李原是天庭司香吏,因渎职遭贬,罚下人间。前世本是一个老道士,正当转世临终之际,为救投水自尽的马大姑,却反把她的尸体伤残一腿,因此悔恨而死。死后投生到洛阳官宦李府,取名李玄。他生性奇特,不愿为官作宰,只求出家修道。十多岁时,太白金星受老君祖师之托,驾云至李府引度他离家修道,拜在太上老君门下为徒。那太上老君乃天之精,地之魂,在天地混沌初开之时,修成不坏之身。至夏商之交,分神气寄胎于玄妙玉女,降生人间,济度世人。生而能言,自己指李树为姓,取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著《道德经》。世称老子。李玄经老君引度得道后,以元神出游,去金山引度在家修道二十年的何兰仙(即何仙姑),了却前生之缘。临行时,嘱咐徒弟杨仁看守好他的躯体,约七天为期。不料,杨仁丧母,在六天半时,误认为师父已死,就匆匆焚了李玄躯壳,回家去了。李玄元神归洞,无处可依,只好附体于一个已死的跛足乞丐身上。文始天尊又赠他一根王母娘娘园中的蟠桃树枝,作了拐杖。从此,俊俏公子李玄就变成了又黑又丑的八仙之首铁拐李。
汉钟离原系老君看牛童子,因贪玩,看守不力,被那青牛逃出天庭,下凡为妖作恶。他被罚下人间,投生在山中猎户人家,取名钟离权。后遇何仙姑指引,拜在铁拐李门下修仙学道,得成正果。转世之前,他曾与东华帝君相约,下凡后互为师徒。他得道后,又遵约把东华(即吕洞宾)引归仙界。
蓝采和本是天庭披发大仙,因赴王母蟠桃大会,在园中偷摘仙桃,被贬下人间。途中遇到下凡投胎的月里嫦娥,结下孽缘。披发大仙下凡投生为范杞良,嫦娥转世为孟姜女。二人因秦始皇暴政而死,又转世为蓝采和与王月英,做了再世夫妻。这对夫妻又历尽磨难,幸仙根牢固,王月英仍回月宫为嫦娥仙子,蓝采和拜了铁拐李为师,修成仙道。
吕洞宾乃东华帝君转世。东华立志度脱众生凡俗,弃仙界而投生凡间,为吕家之子。时值唐代武后归政之后,吕府世代为官,他虽中了进士,却一心独尊道教。当时钟离权已成正果,为引度他,特来吕府教书,结为师生,终于将他引归仙界。成仙之后,吕洞宾又三“试”白牡丹,把白牡丹引度成了地仙。
韩湘子原为玉帝殿前秘书郎,因治钱塘江潮有过失,贬至湘水边上的鸣鹤峰化为白鹤。虽经千年修炼,仍不脱禽身,常常对月哀鸣长唳。月宫嫦娥下凡,劝他投生人世,再行修道成仙。白鹤得吕洞宾、钟离权之助,送往冥司,再投生在韩姓之家,做了大文学家韩愈的侄子,取名韩湘子。长大后,拜吕洞宾为师,修成仙道。
曹国舅前世为秦汉鬼师,名叫王一之,为人忠厚耿直,被铁拐李看中,终于收为徒弟。转世为宋理宗时曹太后的胞弟,人称曹大国舅。他虽身居富贵,却在二十岁后就长斋修道。其弟曹二国舅仗势作恶,为非作歹,终被司法参奏,判了死罪。事后,曹国舅独自一人,芒鞋竹杖,遁出家门去了衡山。后拜韩湘子为师修仙学道,最终度列八仙之末。
八仙大功告成,得道升天,上灵霄殿朝拜玉帝。玉皇赐宴赐爵,又赐每位仙人洞府一处。值王母娘娘万寿之期,八仙齐往祝寿,渡海之时,蓝采和失手把白玉花篮掉进海中。何仙姑与蓝采和二仙入海取宝,杀了前来夺宝的海龙王的两个孙子。龙王得报,兴兵找八仙报仇,千军万马,海浪滔天。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竟移泰山填没大海。水晶宫遭了浩劫,龙子龙孙尽皆受难,只留下龙王长子敖广逃出性命。敖广上天庭哭诉。玉帝派火龙、缥缈二位真人调解,才使天庭安宁,海宇澄清。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