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学杂著《遵生八笺》介绍

《遵生八笺》养生学杂著。十九卷。明高濂辑撰。刊行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撰者事迹参见“《玉簪记》”条)VF6中华典藏网

高濂少时患有羸疾和瞆眼,而有“忧生之嗟”,并“癖喜谈喜”。家居客游时,多方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施治。及后身愈,便喜而收其所藏,又益之以平日博览群书而条记者,参以己意,编成是书。自云“余《八笺》之作,无问穷通,贵在自得,所重自足,所生自尊。”VF6中华典藏网

第一,《清修妙论笺》。该笺为“日抄玄经秘典圣贤散戒省心律己格言”总三百五十八条。撰者以为凡三教法门,其宗旨总是教人修身立身,因而多与养生之道有关,有的还罗列有养生之论,如《易》有《颐卦》,《书》有《无逸》,黄帝有《内经》,《论语》有《乡党》。都可作为养生一门的指导。因而将它们录成一编,置于全书之首。多涉及养心养性的一般性道理。VF6中华典藏网

第二,《四时调摄笺》。该笺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纲,根据不同季节介绍养生的特点,又细分为月来一一阐释。特别重点介绍了肝、胆、心、脾、肺、肾等的诊断、调养、治理方法,引用了《灵钊子》、《五脏导引法》、《陈希夷二十四气坐功》等气功导引术,还配绘图说,简明可行。中还收集大量的方剂,每一季后附“逸事”、“幽赏”两项。VF6中华典藏网

第三,《起居安乐笺》。分“怡逸自足”、“居室安处”、“晨昏怡养”、“溪山逸游”、“三方避忌”、“宾朋交接”六部分。重点谈修身养性的起居环境,设置。涉及居室的建置、书斋的安排、花榭盆景、始养动用事宜、游县,细至袖炉、禅灯、叶笺、酒尊等等。VF6中华典藏网

第四,《延年却病笺》。以气功导引为主要内容,介绍了《治万病坐功法》、《养五脏五行气诀》、《八段锦导引法》等等。关于按摩的有《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右上混元按摩法》、《天竺按摩法》等,又有祝法、符诀、光疗法、去尸虫方等等,五花八门,极其丰富。中又附有撰者自己的“高子三知延寿论”,立论精辟。VF6中华典藏网

第五,《燕闲清赏笺》。该笺将中国古代的雅玩形式也作为养生的方式之一,可说是视野开阔,为一般的养生家所不及。但又不是一般介绍,而紧扣养生之道。广涉铜器、陶瓷、藏书、碑帖、玉器、画、砚、墨、纸、笔、文具、书房、香、琴、养鹤、瓶花、盆景、竹等。VF6中华典藏网

第六,《饮馔服食笺》。专谈饮馔养生之道。而以“日常养生,务尚淡薄”为宗旨,首将“茶泉类”列入笺首。次列汤品类、热水类、粥糜类、家蔬类、酝造类等等。多述其各种不同的配方,又重点介绍了他自己几十年采集,并经由考据、实践的“神秘服食方”,如如何服松脂、雄黄、枸杞茶等。该笺集中了历代、特别是明代多种饮馔经验材料。VF6中华典藏网

第七,《灵秘丹药笺》。该笺为医药方剂专章。第一部分列“丹药”类四十余种;第二部分列“治痰症方”、“眼目症方”、“风症方”、“寒症方”、“痨症方”等常见病症药方十四类。第三部分为“日抄客谈经验奇方”,因是有闻随记而下的,故不便类聚,随意罗列其上。VF6中华典藏网

第八,《尘外遐举笺》。录“遁世无闷而独善其身者”百人。这些人都是“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去危以图其安,或曲避以守其道,或庇物以全其清……”,通过避弃尘世,归于山水,从而不仅保全了性命,也得以延年益寿。在每人名下,一般先简略介绍其隐居生平,然后摘录其经典格言数句。VF6中华典藏网

《八笺》所涉内容极为广泛,可说是养生学门类最多者。虽以养生为主,其中居室、园林、古玩、饮馔、饮茶、野游等也可供各类研究所用。该书多不作深入考研,均简笔要言,然又多及要领。精华之中自然也杂以不可征信处,一些则须进一步鉴定。VF6中华典藏网

本书现存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本、明崇祯年间本、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本等版本。一九八八年巴蜀书社加以标点、修订后排印出版。VF6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