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小说《金钟传》介绍

《金钟传》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正明集》。八卷六十四回。题“正一子、克明子著,后学鬲津天香居士正定注解,津门培一批,鬲津静一居士、超凡居士录,冰斋校”,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fYq中华典藏网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乐善堂藏板本,藏浙江省图书馆;1926年上海锦文堂石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乐善堂藏板本,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乐善堂藏板本。fYq中华典藏网

延安府有一女子叫贺淑媛,因父亲不幸早亡,家道中落,兼连年荒旱,遂随母杨氏逃往北直永清县。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失身青楼。当其刚入青楼之日,尚未逢迎,适有江南举人李金华进京,路过永清,宿于贺家,与淑媛情投意合。淑媛曾以身相许,决志从良,誓不逢迎。金华则许以成名之后迎娶,遂赴京都。fYq中华典藏网

贺家母女自李金华走后,移居杨村。杨村土豪钱尚明见贺淑媛丰姿秀雅,垂涎三尺,与走狗常近财等共谋划策,企图诱取霸占。先是带人黑夜闯进贺家,将衣物、钱财抢掠一空;后又假做好人,让杨氏向“慷慨”的钱大爷借贷纹银,约定五个月归还,并无附加条件。哪知到期后,钱尚明、常近财就拿出借据索人,借据中竟有“以女作当”字句,实是当时做了手脚。淑媛母女无法,只得到本府去告。府主谢春和,系安徽滁州人,平日正直无私,明镜高悬。春和见状,经过察颜观色,详问细审,真伪立判。钱尚明、常近财等难逃罪责。春和收淑媛为义女,即让贺家母女暂住府衙。不久,谢春和因政绩卓著,调任保定府正堂。在任时,因审一个凶恶无比的逆理之人,盛怒之下,造成气塞难通,两耳双聋,不能听审。虽已提升按察司,谢春和仍不得不告病携眷回家。由水路南下,到沧州泊船。时半夜三更,遭强贼打劫,将淑媛抢去,并将谢公夫妇投入河中,只杨氏逃脱报案。fYq中华典藏网

贼头魏勇欲逼奸淑媛,淑媛凛然难犯,遂悬梁自尽。淑媛尸埋被盗,死而复活,又落魏勇同党阎荣手中,经受磨难。经沧州知州杜清明断,终于脱离贼窝。被抛入江心的谢公夫妇,也被济难救生的养素子救起,死里逃生。更可喜的是,谢公经此一难,耳疾竟愈。养素子出面,杜清、淑媛母女等同至河干拜访谢公,皆喜极而泣。谢公、杜清两人交谈十分投机。针对沧州地区民风不古、盗抢之事不绝,谢公要杜清“德威并用,自无不治”。杜清领教告辞,谢公则再携家眷及淑媛母女同返滁州。在滁州有日,春和夫妇偶得时症,淑媛不避秽污,不辞嫌疑,事谢公竟如亲父,竭力舍身以报,义孝上格天心。 天庭感其诚不可负,遂添谢公阳寿一纪,封淑媛为贞烈孝女。fYq中华典藏网

李金华离永清,抵京都,访同年,准备会试,但张榜之时却名落孙山。感慨之余,与友南下同回故乡。又经永清,再住原店。然时过境迁,人异貌非,淑媛母女已随谢公赴陕。金华遂回家乡,上坟祭奠,处理家事。后又与友乘船赴京,船泊天津城外,听得河岸有一乞丐小儿卖唱,下船询问,得知系谢公之侄子莲,遂收留教学。fYq中华典藏网

康熙七年,李金华等人再次应试。经保和殿殿试,金华钦定为探花。会试副总裁胡升见金华才貌双全,欲为女儿择婿。金华据实相告:“婚姻早定,万难从命。”胡升认为金华“不察时务”、“不自尊重,泥于妓者”。胡升面奏圣上,备言李金华举止不端。圣上命礼部详察上奏。礼部尚书、会试大总裁杜清,便将李金华之为人、贺淑媛之贞节,一一奏上。圣上阅奏,命李金华自京都巡查,南至两广;钦赐铜铡,凡遇恶官赃吏,先斩后奏;即封淑媛为贞孝夫人,以待完婚。fYq中华典藏网

金华接到上谕,入朝谢恩,告别同年及座师,出京而去。即带仆人李忠,步行至天津,微服私访。访知知府卜文卿,绰号“不问清”,与上司钱升狼狈为奸。平日包揽官私,欺民欺君,实乃酷吏虐民,作恶多端。百姓闻钦差到此,冤状纷纷,其事多多,不胜枚举。金华当即据实参奏,卜文卿立刻被革职撤任。一时闻者莫不称快,贪官污吏莫不惊惶。金华又沿街密访,将一班逆子讼师,尽为缉拿,腰斩示众。诸事完毕,又带人万里巡行,躬亲密访。下山东,至两广,赴安徽,到滁州,所有一切官民之善恶,尽行查清,以待回京沿途缉拿。fYq中华典藏网

其时,谢公春和已从内侄子莲口中得知金华一切,并已告知淑媛。今闻金华将到,无不悲喜交集。金华和谢公俱倾心相慕,相见恨晚。谢公便言子莲一事,称谢一回;金华亦言及淑媛一节,备言感戴。金华与淑媛完婚之日,鼓乐喧天,万民称贺。fYq中华典藏网

金华针对民风实情,命铸醒世金钟,重一万八百斤,悬于城内十字路口,于每日五更撞一百零八声,以惊去人们的十恶八邪。金华抵京,缴旨已毕,圣上见喜,即升为内阁学士。金华谢恩,尽职效力。fYq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