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吴还初小说《天妃娘妈传》介绍

明代通俗中篇神怪小说。凡上下二卷三十二回。封面题《锲天妃娘妈传》,目录前题《新刻宣封护国天妃林娘娘出身济世传》,正文前题《新刊出像天妃济世出身传》,下署“南州散人吴还初编”、 “昌江逸士涂德孚校”、 “浑邑书林熊龙峰梓”。上图下文,刊刻颇精。据书末木记,此书刊于“万历新春之岁”。小说开头先点明湄州有汉明帝时敕封的“护国济世天妃林氏娘娘之庙”,然后倒叙本末:“天妃者乃北天妙极星君之女玄真是也”。她于端午节游碧莲池观鱼,见一行蝼蚁被猴、鳄双怪所害,顿生恻隐之心,决心辞别父母,去西王母、观世音处学法。她对父母说: “有志者事竟成。儿将西叩瑶池之上,再游南海之滨,默聆心传,然后周流四海,去暴除残,造万世福,望父母推爱子之心爱民,民之幸也,儿之幸也。”时猴、鳄两怪分别逃窜,猴至西蕃,鳄走东洋,一路上作恶多端。玄真学成后,别亲下凡,投胎莆田县林长者,后于湄州化身,西蕃藉猴妖,兴兵向中原进发。汉君臣榜招术士。玄真兄林二郎别亲应召,护军西征,后在观世音的帮助下,收伏猴精,奏凯回朝。敕封真人为“护国庇民天妃林氏娘娘”,二郎为“靖国法师护教圣兄”。天妃又多次为民救苦救难,剪妖除怪,最后将鳄精收囚于小壑之中,使得海内宁静。时诸将进曰: “娘娘西荡妖猴, 东除怪鳄,护国之功,纵四海之外,六合之内,以威灵显赫称者,谁可与并!”妃曰: “功建自我,所以能成功者,……皆观音之力也,吾当往南海谢恩。 ”观音曰: “除妖是汝之志,能除妖是汝之功,若汝者可谓不负学,不负世,不负身,不负名,此志此事,一了百了矣!”明日,观音升奏上帝,林氏一家共成仙道。此书文言成份较重,情节来源于民间长期流传的故事,想像颇为丰富,然组织欠工,略有枝蔓之感。猴、鳄两怪比例不均,写猴精笔墨较多,虽然有时留下借鉴《西游记》的痕迹,但狡猾狠毒的猴精形象还稍有个性,相比之下,对于鳄精的描绘显然不足,似乎给人以一种草草收场、粗制滥造之感。不过,全书宣扬除暴安民, “系四海安危于一身,视生民祸福尤一己”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a5t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