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公案小说《海公案》介绍
全称《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一题《海忠介公居官公案传》。公案小说。六卷,七十一回。明李春芳撰,刻本题“晋人羲斋李春芳编次”。初刊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李春芳,字子实,号石麓。兴化(今属江苏)人。隆庆初曾任宰相,有《贻安堂集》。
本书实际上是一种话本总集,而以海瑞贯穿全书。内容是写明朝浙江淳安县知县海瑞审案断狱的故事。它由若干独立成篇的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先有记述全案过程的一段说明文字,然后分为事由、诉状、判词三部分,类似公牍文书。小说的主题是歌颂清官的明察和廉洁。海瑞本实有其人。字汝贤,自号刚峰,广东琼山人。生于正德九年(1514年),卒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嘉靖举人,任户部主事、应天巡抚、南京吏部右侍郎等职,为明朝著名清官。他审案重调查研究,注意证据和人情事理,曾平反了许多冤狱。而《海公案》则完全是小说家的编撰,并非海瑞实事。卷首有《皇明都御史忠介公海刚峰传》,所记也多与史实不符。作者在书中极力赞美海瑞清官的形象,说他爱民如子,正直无私,执法如山,断狱如神。小说情节以写审断奸杀、盗窃、霸占、抢掠等案为最多。但凡疑难案件,多经鬼神暗示和帮助才得以判明。如《许巡检女鸣冤》、《风掀轿顶》、《乌鸦鸣冤》、《黄莺诉冤报恩》等,就是通过女鬼托梦、乌鸦、黄莺显灵来破案的。本书第三十九回《捉圆通伸兰姬之冤》、第四十二回《判明合同文约》均脱胎于宋元话本的《简帖和尚》和《合同文字》。而《僧徒奸妇》、《妒奸成狱》、《判给家财分庶子》、《判谋陷寡妇》等篇,又为明代拟话本提供了素材。小说吸取民间传说的内容,在形式上也有民间文学的特点,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情节曲折有致。但语言不够生动,题材也嫌冗杂。
现存最早刻本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万卷楼刊本。清文锦堂覆明本。关于海瑞的小说还有清代无名氏的《海公大红袍全传》六十回、《海公小红袍全传》十卷四十二回。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