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千家诗》
《红楼梦》里的诗词自成一景,在江河日下的明清诗歌里别开生面,可谓“诗起三代之衰”。正如脂砚斋所云:作者写此书亦有传诗之意。的确,“红楼”之诗与“红楼”之文,如星与月交相辉映,二者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这部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书中的诗词多为作者原创,不过也有部分酒令、灯谜里摘有前人的诗句,例如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大家为宝玉庆生日,夜宴怡红院,行的是“占花名儿”的酒令,从宝钗到袭人,八个人掣出的八句诗,便都是唐宋诗人的句子。其中有七句,都出自《千家诗》。分别是:
探春掣出的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选自唐代诗人高蟾的《上高侍郎》,原诗为: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李纨掣出的诗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选自宋代诗人王淇的《梅》,原诗为: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如今。
湘云掣出的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选自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海棠》,原诗为: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麝月掣出的诗句是:开到荼蘼花事了。选自宋代诗人王淇的《春暮游小园》,原诗为: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了事,丝丝夭棘出莓墙。
香菱掣出的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选自南宋女诗人朱淑贞的《落花》,原诗为: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袭人掣出的诗句是:桃红又是一年春。选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原诗为: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黛玉掣出的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虽然这句不是《千家诗》里的原句,但一眼就能看出,此句脱胎于高蟾《上高侍郎》的最后一句:不向东风怨未开。(而且我觉得,黛玉与探春掣出的诗句出自同一首诗,也预示着二人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命运:嫁作王妃。不过那就是《红楼梦》背后的故事了。)
只有宝钗掣出的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未出自《千家诗》,此句选自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原诗为:似其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侬华过此身。
我们知道《千家诗》是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一本幼儿蒙学读物,曹雪芹何以对这本蒙学读物情有独钟呢?原来,最早分门纂类的《千家诗》是在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刊行的,在他的《楝亭十二种》里,收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一书,题为“后村先生编集”,全书十二卷,分为时令、节候、气候、昼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共14类。可见,曹雪芹对《千家诗》的熟稔和喜爱是有原因的,他的祖父曹寅是当时比较有名的诗人和藏书家,祖父的藏书理所当然地对幼年的他形成了影响,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的一个源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对《红楼梦》里出现蒙学读物《千家诗》中的诗句而感到诧异了。同时,也让我对《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曹雪芹增添了一份信心。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