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诗文总集《全辽文》

《全辽文》十三卷。今人陈述辑校。后附录三种,一为《类目索引》,二为《作者索引及事迹考》,三为《图版》,凡收墓志、墓盖、碑阴、哀册等共十九种。一九八二年版。CaW中华典藏网

正文十二卷,不按文体分类,帝、后等别成卷帙刻于前,其他人悉以作者先后为序。第十三卷补遗。书末附分类目录,以便检索。本书意在全面保存直接史料,又鉴于刘知几文史配合及章学诚三家之学等说法之重要而又有所不足,故在体例上又作了一些改进。在本书前言中陈述云:“《全辽文》采用这种形式,保存辽代遗文,按时间前后,以人为纲,列作品;撰人佚名及时间不详者附后。”这正是本书编排的依据。CaW中华典藏网

陈述因补注《辽史》,兼及搜辑有辽一代之诗文,而痛感已有之四部辽代诗文总集之不足与不便,于是将缪荃孙《辽文存》、王仁俊《辽文萃》、黄任恒《辽文补录》、罗福颐《辽文续拾》所收之诗文,补上他自己搜得之辽代诗文,重新统一整理编排,除诸帝及后妃之诗文外,其他均按作者生卒年之先后编次,剔除重出者,补入未收者,凡得诗文五百多篇,名为《辽文汇》,一九五三年由中国科学院印行。《辽文汇》问世后,陈述犹时时搜集辽代诗文,将近三十年之所得,中间多新发现之材料,复编成《辽文汇续编》,但未得刊行。后将《辽文汇》与《辽文汇续编》再次统一编排,凡得诗文八百余篇,定名为《全辽文》。CaW中华典藏网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云:“由于辽朝‘书禁甚严,传入中国者法皆死’,并曾明令禁止民间私行刊印。天祚末年,战祸陡起,大批著作,散失殆尽。所以后世所传甚少。辽亡国以后,到元朝方有人开始缀辑辽代典籍,明末清初,又有些人注意辽代艺文,收集整理,补撰《辽史艺文志》,辑录辽代佚文。然而今日所能见者,仍属寥寥,其中且多官方文书和从地下发掘的碑铭塔记。辑录的成果,集中反映于今人陈述所编《全辽文》中。”不仅概述了辽文所以存世不多的种种原因,更是对本书的一个重要评价。CaW中华典藏网

本书为研究辽代文史提供了相对前人而言最为完整的第一手材料,检索也最为方便。由之不仅能见有辽一代诗文之全貌,更为治史者进一步研究辽史提供了较全面的史料。CaW中华典藏网

本书于一九八二年由中华书局排印出版。CaW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