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的罪恶:《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内容简介:ZNN中华典藏网

清末刘鹗创作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内容丰富,意蕴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ZNN中华典藏网

小说以老残的见闻为线索,描写了晚清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于所谓的清官,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认为他们实际上是酷吏。小说结构比较松散,但有些片断写得很成功。全书对人物、景物描写都很细腻生动。如大明湖的风光,黄河的冰雪,桃花山的月夜等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为鲜明。《老残游记》的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鲁迅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写景的特点是自然、逼真,有鲜明的层次和色彩,可以作为优美的散文来读。ZNN中华典藏网

简要评论:ZNN中华典藏网

《老残游记》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玉贤和刚弼 两个艺术形象。玉贤和刚弼是作者笔下的两个所谓“清官”,实则 是披着“清官”外衣的两个酷吏。在这两个艺术形象身上倾注著作 家的全部憎恨,体现著作家鲜明的批判色彩和否定意识。 玉贤是小说中着力塑造的“清官”形象之一。他是一个杀人成 性的刽子手,为急于做大官,要取得好名声(即统治者的赏识、信 任),便不惜残害良民。他惯于诬民为盗,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体 现了酷吏残暴和灭绝人性的一面。玉贤治盗的办法是:“他随便见 着什么人,只要不顺他的眼,他就把他用站笼站死;或者说话说得 不得法,犯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以至曹州府的老百姓,吓得个 个面色失常,恐惶不安,敢怒而不敢言。其治下曹州府的“路不拾 遗”,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ZNN中华典藏网

小说中的另一个“清官’’形象是刚弼。这个人物是有意影射清 廷封建顽固派刚毅。这个形象的特点是自以为不要钱,“清廉的格 登登的”;但主观武断、刚愎自用。他的所作所为和玉贤一样,实际 上也是一个酷吏。他在审理魏氏一案时,仅据魏家家人为救主人 疏通官府的一千两银票,望风捕影,主观推论;他强词夺理而又不 做调查,一口咬定魏氏父女有放毒致死人命之罪,才前来托人行贿 (第十八回)。这种毫不调查真相就据以推论定案的办法已让人可 恨;尤令人不忍目睹者,是刚弼对贾魏氏的用刑,他完全采用一般 酷吏诱供、逼供、屈打成招的方法办案,又力避“严刑毙命”的恶名, 真是残暴、凶狠到极点。 玉贤和刚弼这两个形象,作者描写得很成功,具有很高的典型 意义。ZNN中华典藏网

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凶残、暴虐的本性,撕破了他们身上 清廉的外衣,让人们看到他们酷吏的真相。它暴露了封建社会末 期统治阶级为了延缓自己的灭亡、残酷镇压人民的狰狞面目和反 动本质。 第二,《老残游记》通过对翠花、翠环因黄河水灾沦落为娼的描 写,揭露了统治阶级为侵吞治河公款不惜制造水患的滔天罪行,并 从而反映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翠花和翠环都是良家女子,翠环家还是齐东县的财主,姓田, 只因为这次黄河水灾,家被水冲了,才沦落为娼。其实,这次水灾 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岂止翠花、翠环二人呢?淹死的,饿死的,救活 了因无饭吃又投水自尽的,数以几十万计。 洪水的凶猛,气氛的恐怖,令人为之战栗!明月的凄清,哀鸿 的悲鸣,令人为之鼻酸!但这次水灾却完全是人为的。废掉民埝、 退守大堤固然是错误的;但倘提前通知堤内百姓把他们迁出来,也 不会造成淹死数十万生灵的大灾难。ZNN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