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生经(五卷)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一那赖经。说佛昔为仙人名那赖,此云无乐,说法令方迹王断爱,今复说法断比丘欲想,令证果。二分卫比丘经。说此比丘昔为鳖时,亦曾系意猕猴,而不遂所愿。三和难经。说和难释子辄度人,昔时亦曾受博掩子所欺。四邪业自活经。亦说和难释子往事。五是我所经。说悭鄙长者曾为鸟,名我所。六野鸡经。说野猫巧诱野鸡因缘,猫即旃遮比丘,鸡即佛是。七前世诤女经。说调达最初结怨之由。八堕珠着海中经。说佛昔时抒海事。九旃阇摩暴志谤佛经。说尼谤佛夙缘。十鳖狝猴经。亦说暴志昔为鳖妇,调达为鳖,佛为猕猴。十一五仙人经。说一仙人侍四仙人事,四仙人,即前后四佛,梵志,即调达。十二舅甥经。亦佛及舍利弗调达往事。 十三闲居经。为梵志说出家闲居行。十四舍利弗般涅盘经。说尊者虽入灭,五分法身不灭,人宜自求归依,处于法地,归命于法,不处他地,不归余人。十五子命过经。为丧子堕忧者说法,令悟无常。十六比丘各言志经。与中阿含牛角娑罗林经上同。十七迦旃延说无常经。十八和利长者问事经。佛问长者四大诸法,长者一一能答。十九心总持经。说大乘法,而有咒。二十护诸比丘咒经。二十一吉祥咒经。二十二总持经。大似华严经中略出少许。二十三所欣释经。说所欣释今昔粗犷事。二十四国王五人经。说舍利弗,阿那律,阿难,输轮,及佛往因,与今事同。二十五蛊狐乌经。说调达与拘迦利,昔为狐乌,互相谬叹,今亦复然。二十六比丘疾病经。即佛躬看病比丘事。二十七审裸形子经。外道遣人觅佛短,反受佛化,得见道迹,因说夙事。二十八腹使经。阿难劝匿王于饥世供佛及僧,佛说其往因,曾以腹使之语,利益众人。二十九弟子命过经。有弟子命过生天,见佛得道,其师忆之,佛为安慰说法,并说昔时仙人爱小象缘。三十水牛经。说昔时水牛王忍猕猴辱,而梵志杀此猕猴,今外道亦然。三十一兔王经,说兔王舍身奉仙人事。仙人,即锭光佛。免王,即释迦也。三十二无惧经。说昔人行道,死时无惧,得生内院。三十三五百幼童经。童子行善遇水厄,生内院。三十四毐草经。说大林毒草喻,警人勤去三毒。三十五鳖喻经。喻三界无安。三十六菩萨曾为鳖王经。说鳖王忍苦,不害商人事。三十七毒喻经。说子息不肯行毒以为喻,喻人不宜行毒,宜去三毒,行六度等行。三十八诲子经。说母善诲子事,叹后世人子,有从不从。三十九负为牛者经。说佛救牛因缘。四十光华梵志经。说维卫佛时梵志,即是今佛,众眷属,即今众会。 四十一变悔喻经。居士出家,后又变悔,树神现尼身以觉悟之,乃得证道。四十二马喻经。马能调良,则受快乐,佛调众生,亦复如是。四十三比丘尼现变经。二尼现变,化度恶人。四十四孤独经。说昔时孤独人能作福,有子反受其累,以喻迷心而生五阴六衰之患。 四十五梵志经。佛为梵志一家说法,令各得益,因说昔事亦尔。 四十六君臣经。说调达昔为大犹王,佛为密善财大臣。四十七拘萨国乌王经。说四将昔为四乌事。四十八蜜具经。授梵志施蜜者缘觉记,并说其往因。四十九杂赞经。有比丘尼子出家,不顺道法,母诲不从,父敕不顺,后遇大苦,佛因说其曾为乌时,亦遭此苦。五十草驴驰经。比丘妄授客比丘筹,后取衣钵辱主乃去,佛说草驴驰梵志往因。五十一孔雀经。说往时孔雀,令乌无光,今佛令外道失彩。五十二仙人拨劫经。即往古仙人触女失通事。五十三清信士阿夷扇持父子经。父不喜其子,子他出后,方思之,唤不肯归,佛因说昔时猕猴师事。五十四夫妇经。夫不喜其妻,妻出家证果,后方唤之,佛因说其夙缘。五十五譬喻经。一说昔时比丘化油供佛缘,比丘,即然灯佛。老母施油者,即释迦佛也。二说大鱼救荒结缘事。三说首达谤惟先堕狱事,首达,即释迦。惟先,即阿弥陀佛。四说梵志儒童争座成怨事,梵志,即调达。儒童,即释迦。梵志发恶愿巳,大修功德,乃得世世与佛相值。五说驴随马,则与马相似,随驴,则仍似驴,诫人宜随善知识。六说盗天像金头,称南无佛,即得取去,人方知天不如佛。七说狗伏床下听经。得为比丘尼证果。八说贫人乞得天帝瓶,堕地破之,便无所堪。喻人初闻佛法,能行精进,所愿必得,后小懈怠,忘失经戒,譬如瓶破也。
杂有大乘法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