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度柳翠》
《度柳翠》也叫《临歧柳》,全名《月明和尚度柳翠》或《月明三度临歧柳》,写杭州妓女柳翠,经月明和尚多次引度,终归佛道的故事。
观音菩萨净瓶中的杨柳,枝叶上偶汙微尘,被罚往下界人间,在杭州的抱鉴营街积妓墙下化作风尘妓女,名为柳翠。三十年后柳翠父亲十周年,其母要请十众僧做好事,蒿亭山显孝寺只有九僧,便把香积厨下烧火的月明和尚拉来凑数。这月明和尚,便是观音派到人间点化填满宿债返本还元,同登佛会的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这月明和尚念经来迟,被雨水滑倒,柳翠把他扶起。月明和尚要柳翠跟她出家,柳翠说自己年轻,不愿出家。他告诉柳翠:“你则是天生来罗汉身”;现在“则恋着那锦营花阵”,“劝你呵,我是劝着一个木头人”;柳翠说柳与月添神,他说月与柳招魂;柳翠自恃年少要觅钱,他说柳翠若出家,可免生死。两人正在争论不休,柳翠母亲把月明和尚推出门外,月明和尚叹息柳翠“缘薄”而去。
柳翠自遇月明和尚,夜里梦里也见那和尚。一天她听人呼唤,怕走正街碰见和尚,便往后巷里走,可是偏偏又在后巷碰见月明和尚。月明和尚说她“恋着花和酒”,“不想久以后绿惨红愁”,表示自己“今番月度柳”,教柳翠“再休恋那红尘内赤力力虎斗龙争,碧天边来往往鸟飞兔走”;他领柳翠来到一家茶房,要为柳翠剃发,柳翠坚执不肯,又被他缠不过,只好装睡不理。月明和尚趁机唤来阎神并牛头鬼力,以在人间触污圣僧罗汉为罪名,要斩柳翠。柳翠呼救,月明和尚出现在她面前,问她有无生死?求不求出难?肯不肯修行?柳翠被阎神等威慑,只好一一作了肯定回答。月明和尚向阎神求情,阎神不允,喝命鬼力下手,柳翠为之惊吓而醒,竟不知所在何处何时。想起刚才梦中己被杀坏,醒后却又活着,始悟“生死原来是幻情,幻情灭尽生死止”。月明问她“假若生死止在何处”,她却答不上这一“转语”,月明告诉她:“云来云去,虚空本净。花开花谢,田地常存”。柳翠这才下拜道:“弟子早省悟了,这回和月常相守也”。月明和尚要带她“访灵山会首”,她却又提出辞别一班儿姊妹后再去。月明和尚意欲不允,怕她“又折入情郎画眉手”,但还是领她回家一别,不过提醒她休动凡心。在柳翠家,月明和尚利用和柳翠下棋之机,比柳翠与其母如“黑白二子”,要她“忘了黑白心”;打双陆时,比柳翠与其母如有阴阳之数的“两把骨头”(色数),告诉柳翠:“好色的这把骨头儿你便休恁般寒碎”;踢气球时,比柳翠为气球,“郎君每心闲时将你脚上踢,兴阑也络在网里,端的个不见实心,但听抛声,尽是虚脾,有一日臭皮囊褪了口元阳真气,柳翠也早闪下你这褪胞儿便死心塌地”。柳翠听了月明和尚这种种比喻,要来那当官身(官妓)的衣服当即烧毁,表示出家决心;可是当与她作伴多年的牛员外找上门来时,她趁月明和尚不在当面,忙关上门对牛员外说:“员外,则被你想杀我也”。不料“此情惟有月先知”,月明和尚出来提醒她:“柳翠也,只怕你春归人老,花残月缺,树倒根摧”。柳翠听后这才决心跟月明师父出家。牛员外赶到显孝寺,看见柳翠在法座下,企图用几句言语嘲拨她,要她“织女嫁牛郎”,柳翠却“一任东风再不摇”,牛员外扫兴而归。柳翠不久在寺中东廊下坐化,月明引着柳翠,驾起祥云,拜见菩萨,观音叫她“再休题舞依依袅娜轻盈,翠巍巍娇柔模样,毕罢了爱欲贪嗔,同共到灵山会上”。
《月明和尚度柳翠》和《马丹阳度刘行首》都是旨在表现剧作家同情沦落风尘的妓女但又苦于无法改变她们生活地位的思想感情,其中所宣扬的人生如梦思想也是对现实不满但又无可奈何的一种产物。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