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集注》简介

谈恺刻并序。前有《〈孙子集注〉序》,末署“嘉靖乙卯春正月穀日锡山谈恺书虔台之思归轩”。嘉靖乙卯即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穀旦”,义为“良辰”。经校查,这是依南宋《十一家注孙子》的翻刻本。书中凡引曹操注直称“曹操曰”,与南宋《十一家注孙子》同,而与孙星衍校《孙子十家注》所依据的底本华阴道藏本不同,其引曹操注一律称“曹公曰”。款式与南宋《十一家注孙子》不同,宋人刻书习惯是在原文行内加注(双行小字),此《孙子集注》则是原文占一行,注文另起一行,低原文一格,用与原文大小一样的字,依序排列注文。此刻本对于校勘《孙子》有重要的价值(唯《行军篇》有若干错乱)。谈恺的序文,引用欧阳修评论诸家“孙子注”的文字,他本《孙子》注不见,兹抄录于下,以便参考。“欧阳文忠公撰《四库书目》言:‘《孙子》注二十余家,予所见仅此。汉有曹操,唐有杜牧、李笙、陈皞、孟氏、贾林、杜佑,宋有张预、梅尧臣、王晳、何氏。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则见之行事者也。操尝别为《新书》,诸将征伐即以《新书》授之,从者胜,违者负。今《新书》不传而见于《李卫公问答》(按:即《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者,机权应变,寔本之《孙子》。其注多隐辞,引而不发,操之所以如鬼也。”欧阳公如此推崇曹操注,实为大谬。曹操在军事上长于战术而短于战略,稍后于欧阳修的苏轼就已指出:曹操犯了两次战略错误(一为赤壁之战,一为失掉进军占领汉中巴蜀的时机),以致终魏之世,不能实现中国之统一。(见《苏东坡集·魏武帝论》)因此,曹操注《孙子》,凡属战略原理者,大都错误。贬低曹操以外的诸家,亦属无见。把“孟氏”当作唐人也错了。孟氏是六朝时南朝梁人。(见清毕以珣《孙子叙录》)其下谈恺引杜牧《孙子注自序》等,而发表自己的评论,颇有见地。“杜牧《自序》云:‘孙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有败,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拞(按:‘拞’为‘抵’的俗字,见《龙龛手镜》)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予解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知丸之不能出于盘也。’牧未尝用兵,观其与时宰论兵二书,谓尚(上)古兵柄,本出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使其言用于山东,不足平矣。陈皞注多指责杜之谬误。人各有见,未必为樊川病也。李笙注,依《太乙遁甲》,杂引诸史以证《太乙遁甲》,与今所存书往往不同,意古书散逸久矣。孟氏、贾林、杜佑(注),即唐纪燮所集者。岐公(按:杜佑被封为‘岐国公’)相业足称,而文章议论亦炳焕杰出;其注于里居时撰(见《通典》)。张预取历代名将制胜有合于《孙子》者编次为传,于《孙子》多所发明。梅尧臣注,文忠公谓其当与三家并传,晦翁(按:指朱熹)有定论矣。孟氏、贾林、王晳、何氏,虽言人人殊,而皆于观者有所裨益。”“皆于观者有所裨益”,确为持平之论。他对于张预的评说很有道理。张预之所以对《孙子》原理“多所发明”乃得力于研究名将传,亦即研究战争史。观杜牧之《自序》,可知他研究过战争史,这也是他注《孙子》有贡献的原因之一。谈恺对李笙注《孙子》评说有欠公允,未认识李注的价值。李笙第一个引用战例解释《孙子》,也是第一个初步阐释《孙子》的治乱、强弱、勇怯在一定条件互相转化的辩证法的。谈恺,字守教,嘉靖进士,累官副御史,巡抚南赣汀漳。后拜兵部右侍郎。移镇两广,曾镇压峒地人民起义,以功加右都御史。此《孙子集注》是他督军虔台时所刻。“予奉命督军虔台,进武弁及生儒问之,无有知是书者,取授之以梓,以广其传。”所谓“无有知是书”,盖承平既久之故。明版谈刻《孙子集注》现存,并有上海涵芬楼影印本。HvE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