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蒋神灵应》

《蒋神灵应》全名《破苻坚蒋神灵应》,主要写淝水之战西秦王苻坚被东晋谢玄击败的故事。Tjy中华典藏网

苻(fú)坚“收蜀破鲁,天下十分得其七也”,他视东晋微弱,欲举大兵图晋,先请军师王猛商议。王猛认为应该“存仁布德守秦邦”,而不要凭借“兵多将广”、“人强马壮”,冒然行动。否则,只怕“枉徒劳措手难防”。秦王苻坚不听王猛之言,又同阳平公苻融商议。苻融认为晋不可灭者有三:天道不顺者,一也;晋国无衅者,二也;数战兵疲,民有畏敌者,三也。苻坚仍然坚持出兵,唤来大将梁成、慕容垂,二将欣然愿往。慕容垂是被苻坚击败收降之将,心中怀恨,他所以同意出兵图晋,是因为“若是成得,某便封官受赏。若是输了呵,某领兵还我那夹山去”。苻坚急于得天下,那里去想这些。淝水一战,被东晋十万兵打败,百万兵被杀大半,水中淹死大半。苻坚孤身逃窜,向梁成慕容垂求救,慕容垂要他及早受死,苻坚愿以西秦与慕容垂,方得活命。Tjy中华典藏网

东晋方面,剧本首先写了有雅量之才、举侄设计的史部尚书谢安。大司马桓冲请侍中王坦之举荐抵抗西秦名将时,王坦之说:“小官才疏德薄,不能举荐。有谢安此人才高德厚,当以举贤拜将,堪可定西秦苻坚也”。谢安平昔所好者,乃声律棋枰丝竹之艺,乐其心志。他得知西秦苻坚欲图东晋,就有举荐“颇习韬略遁甲之书,学成管乐之谋”、“有孙吴之智”、“亦有大将之才”的侄儿谢玄挂印为帅的想法。王坦之一提起保举名将之事,他便毫不犹豫地举荐谢玄,满怀信心地说:“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堪可挂印为帅。若论俺晋国,有长江险阻,老夫略施小智,但用机谋,将秦兵一百万一鼓而下,有何难哉”!说罢,若无其事地和王坦之下起围棋来。下棋中间,唤来谢玄观看,以棋喻战,使其得用兵之法;谢玄向他求问破秦之计,他先用周瑜、诸葛亮破曹之例,鼓舞其必胜信心;接着用纸写一“退”字交给谢玄,说道:“凡治众如治少,分数是也。三军之众,亦可敌也。我与你这个字,便是破苻坚之计”。就这样,在闲谈围棋中,荐才定计,做好了破秦的重要准备。虽然作者没有写谢安直接参战,但谢安的决定性作用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Tjy中华典藏网

直接指挥淝水之战的是谢玄。他参透了九宫八卦文、一变千筹数、万敌百战法、三略六韬书,掌握了妙策幽微趣、神机决胜术。他观棋如排兵布阵,识其方园动静亲疏:“静埋伏暗计包藏,动交战攻城必取,园用兵如棋子,方下寨似棋局。倚亲者添雄壮,接疏者情势孤”。他对棋中变化,无不知备;对叔父所书“退”字,他对照棋局,参详已透。苻坚倚仗百万雄兵,过河布阵,杀气腾腾,不可一世。谢玄里壮外怯地对苻坚说:“苻公,你兵百万,我兵十万,少不敌众。你将兵且退过河那边,我回去商量,便来投降,你意若何”?苻坚不知是计,命令三军退过淝水那边,摆着阵势,若谢玄不降,再与交战。百万兵马,一退即乱,这“退一步非灾怎免,退一步横祸缠绵”,谢玄在他退兵乱阵之际,下令呐喊追赶,众军趁势争先,秦兵被打得落花流水。正所谓战者多算胜,少算不胜。百万兵对十万兵的严重局面,被一“退”字轻而易举地解除了,风云雷电被一“退”字轰得一干二净,转眼间“边庭宁静”,天下太平,万里无云,黎民安生。Tjy中华典藏网

剧中插入了一段谢玄焚香祷告、蒋神显灵助战的场面,虽然给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涂上了神秘色彩,但也表现了西晋得道多助、得道神助的道理,渲染了谢玄的兵威、神威,有助于后来从侧面揭示晋兵草木皆兵的败惧心里。Tjy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