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十大经书

1、《道德经》KaX中华典藏网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KaX中华典藏网

2、《南华经》KaX中华典藏网

《南华经》,又名《庄子》,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共33篇6万5千多字。《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KaX中华典藏网

3、《冲虚真经》KaX中华典藏网

《冲虚真经》,又名《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冲虚真经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KaX中华典藏网

4、《通玄真经》KaX中华典藏网

《通玄真经》,又名《文子》,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战国时文子所著,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通玄真经解说老子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道的学说,又杂揉名、法、儒、墨诸家。现存唐徐灵府《通玄真经注》十二卷,宋朱弁《通玄真经注》七卷,元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十二卷,皆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KaX中华典藏网

5、《周易参同契》KaX中华典藏网

《周易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所著,简称《参同契》,是一部内外丹兼修的道教理论著作,对道教修炼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对后世内外丹的理论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道教史与古代科技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KaX中华典藏网

6、《太平经》KaX中华典藏网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是中国第一部道教经典,成书于东汉中晚期,170卷。太平经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对道教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汉末太平道的主要经典,被视为传达天命的谶书,构成道经“三洞四辅”中的太平部,辑入历代道藏。KaX中华典藏网

7、《北斗经》KaX中华典藏网

《北斗经》,全称《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经中称,北斗七星君乃造化之枢机,人神之主宰,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灾度厄之力。凡人性命五体,悉属本命星官主掌。因而要人于本命生辰及诸斋日,清净身心,焚香诵经,叩拜本命所属星君,广陈供养,自可消除罪业,福寿臻身,远离诸祸。也是道教斋醮科仪“顺星拜太岁”的必诵经书。KaX中华典藏网

8、《抱朴子》KaX中华典藏网

《抱朴子》,道教典籍,东晋葛洪所撰,分为内、外篇。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全书总结了魏晋以来的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并继承了魏伯阳的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KaX中华典藏网

9、《阴符经》KaX中华典藏网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共有400余字。经书论涉养生要旨、气功、八卦、天文历法等方面。作为一部高度精炼的道教经书,《黄帝阴符经》正如其他许多具有理性精神之道教学者所撰之作品一样,不是简单因袭易学义理派的言辞,而是运用其义理思维,以《易》通《老》,演述“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KaX中华典藏网

10、《清静经》KaX中华典藏网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全经只有五百九十一字。清静经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无形”而定了全经格调。经文不讲有为的修养方法,而是要人从心地下手,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去参悟大道。经中以发挥“清静”两字为主,简明地叙述了道家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KaX中华典藏网

其他经典:KaX中华典藏网

《度人经》KaX中华典藏网

《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是一部道教神学作品,其哲学思想较为深远。被后世明代《正统道藏》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头。是道教正一三山符箓灵宝派的核心经典。全文主题思想宣传斋戒诵经,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鎭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护度,咸得长生。KaX中华典藏网

《文始真经》KaX中华典藏网

《文始真经》即《关尹子》,先秦关令尹喜所著经书。关尹子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该书阐明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揭示真理,主张体认至精无形的道体,“独与神明居”,即与大道为一体。KaX中华典藏网

《洞灵真经》KaX中华典藏网

《洞灵真经》即《庚桑子》,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书中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则难窥其义。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KaX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