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传》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朝鲜古典小说。它源于古代口头传说,经过不断加工润色成为书面小说。小说叙述黄州桃花洞盲人沈学圭中年得女,其妻生下女儿沈清七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沈学圭抱着沈清向邻里的妇女讨奶抚养沈清长大。为了照顾眼盲多病的父亲,沈清从11岁时起就独自要饭赡养父亲。一次,沈父在出去迎接讨饭归来的女儿时,不慎落入水中,被梦云寺化缘僧救起,沈学圭听信了化缘僧说只要敬施供米三百石眼睛便能复明的话,在化缘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沈清得知此事后,毅然卖身给船商换取供米三百石,作为活祭品投身于临堂水之中。他的孝行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命四海龙王将沈清送至皇宫。那时正值皇后新丧,天子便册封沈清为皇后,沈清奏请天子设全国盲人宴,在宴会上父女重逢,沈清呼喊着父亲,沈学圭双眼顿时睁开,天地日月大放光明。k5E中华典藏网

《沈清传》成功地塑造了沈清这样一个美丽、纯朴、勤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少女形象。她的性格特征是在对父亲的孝顺中表现出来的。她从十一岁起就讨饭供养盲父,为了使盲父双眼复明,她毅然卖身祭祀海神,在与父亲最后诀别前,为父亲整理好一年四季换洗的衣服,还含泪为父亲做好饭菜。她投身临堂水得救生还后当了皇后,仍念念不忘盲父,奏请皇上设全国盲人宴,终于使盲父睁开了眼睛。k5E中华典藏网

《沈清传》反映了在封建统治下人民的悲惨处境,表现了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表达了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希望,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伪善。但它未能完全摆脱儒家忠孝思想的影响。k5E中华典藏网

《沈清传》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前半部分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后半部分则以浪漫主义手法为主。在结构上的特点是通过悲喜剧的不断交替,步步深入,揭示出沈清父女的命运,引起读者的共鸣,颇有感染力。k5E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