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传奇《青衫记》介绍

《青衫记》传奇剧本。明顾大典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远、白好题目。点缀大概亦了了。仿佛《四节记》。”明王骥德《曲律》说:“古戏科诨,皆优人穿插,传授为之,本子上无甚佳者。惟近顾学宪《青衫记》,有一二语咄咄动人,以出之轻俏,不费一毫做造力耳。”明徐复祚《曲论》说:“吴江顾大典有《义乳》、《青衫》、《葛衣》等记,皆起流派,操吴音以乱押者;清峭拔处,各自有可观,不必求其本色也。”清杨恩寿《词余丛话》说:“香山《琵琶行》,不过自写其沦落耳。《青衫记》以香山曾昵此伎,送客时始得重见,纳为簉室,命意遣词,龌龊可鄙。”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青衫》以白乐天素眷此伎,中经丧乱,伎遂委身江西茶客。乐天送客浔阳,乃遇此伎,卒复与乐天团圆云云。通本荒唐,都是梦话,虽承马东篱《青衫泪》之谬,然亦不应舛误至此。”近人蒋瑞藻《花朝生笔记》说:“按小说家言,真伪常相杂,窜掇点染,在所不禁,非如信史以事事翔实为贵也。顾剧关目虽非,又何伤乎?且香山《琵琶行》,承学之士,谁则不知?见传奇云云,固人人知其为游戏笔墨,决不足为白公盛德累。今乃诋之曰舛误,曰庸妄,窃谓未免过甚矣。”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此剧“本之元曲者。其收场处,元曲中以天子敕命赐妓女兴奴于乐天,过于夸张,滑稽之极,比较之,此记收场,稍为稳健。然就其欲以青衫贯串全记结构而言,质衫、捧衫而走、以衫抵房金、以泪湿之、又宝藏之为记念云云,其牵强处,顾堪喷饭。”此剧取材于白居易长诗《琵琶行》和马致远杂剧《青衫泪》,写白居易和琵琶妓裴兴奴的爱情悲欢,除了写裴兴奴的遭遇有感人之处外,余皆平平。lIS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