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宝典

  • 法澜澄禅师语录

    法澜澄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清原澄说,清杲编。二卷。卷上收,住荆州天王禅寺、当阳度门禅寺语录。卷下收住荆州菩提场、报恩禅寺语录、机缘、入室、偈颂、佛事、塔记。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 山晖禅师语录

    山晖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清完壁说,宗上编。十二卷。卷一,住平越府龙门护国禅院语录——上堂。卷二,住平越府兴庆万寿禅寺语录——上堂。卷三,住瓮安县圣恩禅院语录——上堂。卷四,住黄平州高兴长松禅院语录——上堂、住扬州府高邮州福海禅院语录——上堂。卷五,小参。卷六,晚参。卷七,机缘、入室机缘。卷八、法语。卷九、杂偈。卷十,杂偈。卷十一至十二,尺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明圆䂐说,观谁等录。三卷。卷首有序,启,卷一收住夔州新宁县指月禅院语录——上堂、住夔州开县栖灵禅院语录——上堂、住荆州府天皇护国禅院语录——上堂、住沣州药山禅院语录——上堂、住夔州新宁县牛山广福禅院语录——上堂,卷二收小参、晚参,示众、机缘、法语、规约、佛事,卷三收书问、颂古、分灯偈、杂偈。卷末附行状。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 法玺印禅师语录

    法玺印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法玺印禅师语录,清正印说,性圆等编。十二卷。卷一至卷二收住江西南康建昌县凤栖山同安禅寺语录;卷三收住江西南昌府靖安县龙门山暇僧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南城清化禅寺语录;卷五收小参、普说、示众、茶话;卷六收,法语;卷七收,勘验机缘、参见机缘;卷八收,书、启;卷九收,真赞、自赞;卷十收,颂古、付法偈、诗;卷十一收,佛事;卷十二收,募疏、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

  • 二隐谧禅师语录

    二隐谧禅师语录

    《作者:本谧明代行谧禅师的语录。凡十卷。明·行谧说,清·超巨、超秀等编。收在《嘉兴藏》(新文丰版)第二十八册、《禅宗全书》第六十二册。其生前历住各刹时之语录,及行实、杂着等,由嗣法弟子超巨、超秀等编集而成此语录。本书共分十卷。卷一为行谧住法祥禅寺及栖真禅寺时之语录。卷二为再住法祥禅寺及住大明禅寺时之语录。卷三为住法忍禅寺时之语录。卷四为住保安禅寺时之语录。卷五则为小参及示众。卷六包含示众、法语及拈颂。卷七为举古、别古、代古和机缘。卷八拈古。卷九颂古。卷十包括源流杂偈、启、书及杂着。全书卷前收录三篇序文,分别由清代的察尼

  • 季总彻禅师语录

    季总彻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四卷,清 彻(尼)说 超祥记录。卷首有序、开堂启,卷一收上堂、小参,卷二,收示众。机缘、法语,行实,卷三,拈古、颂古。源流颂,卷四、诗偈、赞、书问、杂著、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

  •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作者:祇园行刚一卷,清行刚(尼)说 授远.超宿等编。升座 小参 示众(附法语) 机缘 拈古 颂古 偈语 书问 题赞 佛事 源流颂 行状 塔铭等。

  • 永济融禅师语录

    永济融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2卷,清 融说 师住.妙印等录。卷上,上堂(附挂钟板 斋单) 小参 双塔寺入院法语 垂问 落堂语 入室机缘 勘辨机缘 自讚。卷下,普说 茶话 拈古 颂古 杂录 行实。

  • 古雪哲禅师语录

    古雪哲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卷前有序、请疏,卷一收住洪都翠岩寺语录,卷二至卷六,收住翠岩寺语录,住百法院语录,卷七至卷八,收住建宁府黄岩寺语录,卷九,住建州佛顶寺语录,卷十至十一收普说、行实,卷十二收问答机缘、垂问、入室,卷十三,颂古,卷十四,法语、赞,卷十五,书,卷十六,启,卷十七至十九,偈,卷二十,佛事、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

  • 斌雅禅师语录

    斌雅禅师语录

    《作者:斌雅清鉴说,海岳记录。二卷。卷前有序。卷上收住浙川县山/乍山/各山法海寺语录、住临潼交口龙华寺语录、住渭南灵台寺语录、住西安封村寺语录、住宁夏海宝禅寺语录,卷下收汉中西乡洪崖寺语录、住山西阳城开明寺语录、偈颂,杂著。《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

  • 云峨喜禅师语录

    云峨喜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云峨喜禅师语录》由清行喜说,智恒等编,共二卷。卷前有序。卷上收住霍丘大别山普济禅寺语录、住河南光山县普福禅寺语录、住萝山县国祥山龙池禅寺语录、住湖广随州落黄法兴寺语录,住河南府汝州风穴禅寺语录,卷下收陕西长安大兴善寺语录、再住风穴禅寺语录、问答入室机缘、拈古、颂古、赞偈、佛事、杂著、行实。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

  •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作者:尔瞻达尊二卷。清达尊说,本开等记录。卷上示众上堂机缘,卷下拈古颂古偈颂赞书问佛事杂着附塔铭等。

  • 雪关禅师语录

    雪关禅师语录

    《作者:雪关智訚十三卷,明智訚说,成峦等录,开诇编。卷一,住博山语录,卷二,住鼓山语录,住虎跑语录,卷三,住妙行语录,住瀛山语录(附各刹法语),卷四,答问,禅淨发隐,归云夜话示禅人,卷五,拈古,卷六,拈颂,颂古,卷七,禅镜语(附禅镜偈),卷八,文赋,记序,题跋,疏说,卷九,启,尺牍,卷十,尺牍,卷十一,偈,卷十二,偈颂,赞诗,卷十三,诗歌,杂著,塔铭,行传。

  • 雪关和尚语录

    雪关和尚语录

    《作者:雪关智訚六卷。明智訚说,传善辑。序传,卷之一瀛山语录博山语录鼓山语录,卷之二虎跑语录妙行语录,卷之三拈古颂古赞偈,卷之四偈之余,卷之五尺牍疏祭文,卷之六诗。

  • 鸳湖用禅师语录

    鸳湖用禅师语录

    《作者:鸳湖妙用鸳湖用禅师语录,清妙用说,悟进.悟元等编。卷首有序。卷上收住福建宁府普明禅寺语录、机缘、拈古、颂古、像赞、法语,卷下收书启、偈颂、杂著、行状、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

  •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

    《作者:丈雪通醉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通醉说 彻纲等编,十卷。上堂,小参,晚参,问答机缘,勘辨机缘,广录,颂古,诸赞,分灯,法语,佛事,书问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

  • 隐元禅师语录

    隐元禅师语录

    《作者:隐元《隐元禅师语录》清隆琦说,海宁等编。十六卷。卷一至卷七,收住福州府福清县黄檗山万福禅寺、浙江嘉兴府崇德具福岩禅寺、福建福州府长乐县龙泉禅寺等寺语录;卷八收小参;卷九收源流颂;卷十收颂古、拈古、行实;卷十一收入室、问答机缘,法语、答垂语;卷十二收启、书问;卷十三至十五,收书偈;卷十六收赞、杂记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

  • 大休珠禅师语录

    大休珠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清净珠说,广熙等录。十二卷。卷一收,住曹溪南华禅寺语录;卷二收,住嘉兴白莲禅寺语录;卷三收,住定隐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大觉妙济禅寺语录;卷五收,住湖州桐乡密印禅寺语录;卷六至卷七收,住越州天华禅寺语录(百问);卷八全卷九收,住曹溪南华禅寺语录(书问);卷十至卷十一收,住曹溪南华禅寺语录(普说);卷十二收,偈赞。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

  •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明净现说,净痴等编。四卷。卷一收小参、示众、秉拂、示做工夫要语;卷二收颂古、问答、机缘、杂著;卷三收,室中漫言;卷四收,山居诗、关居诗、十僧诗、杂咏。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

  • 石雨禅师法檀

    石雨禅师法檀

    《作者:石雨明方二十卷。又作《石雨法檀》。明代石雨明方撰,远门净柱编。收录明方由杭州府佛日寺始,经六府十三处道场,计十五会之语录、普说、示众、机缘、颂古、赞、法语、诗偈、序、记、铭、跋、疏、书问、佛事、祭文、杂著、行状等。有清顺治六年(1649)刊本。

  • 三宜盂禅师语录

    三宜盂禅师语录

    《作者:三宜明盂明明孟说,净范等编。十一卷。卷一卷至二,收越州云门显圣禅寺语录;卷二收住姑苏古朱门寺语录、示众,卷四收小参、晚参;卷五收,普说;卷六收,普说、问答机缘;卷七收,拈古;卷八收,颂古;卷九收,佛祖历传像赞;卷十收,佛祖像赞、自赞;卷十一收,佛事、塔铭。

  •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

    《作者:瑞白明雪《入就瑞白禅师语录》是由明明雪说,寂蕴编写,总共十八卷。卷一至卷三收上堂、小参、夜参;卷四至卷五收茶话;卷六至卷七收问答机缘;卷八至卷十三收颂古、诗偈等;卷十四至卷十六收书复、参请因缘等;卷十七至卷十八收塔铭、行状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六册。

  • 林野奇禅师语录

    林野奇禅师语录

    《作者:林野通奇明通奇说、行谧等编。八卷。卷首有序。卷一收住浙江台州府天台山通玄禅寺语录,卷二收住浙江嘉兴府福城东塔禅寺语录,卷三收住浙江嘉兴府秀水县栖真禅寺语录、住湖州府地藏禅院语录,卷四收住宁波府天童山景德禅寺语录,卷五收示众、小参、晚参、法语、普说,警策、诫勉,卷六收拈颂、行实、书问,卷七收入室勘辨、天童西堂寮应答机缘、问答机缘、答问,卷八收诗偈、赞、佛事。卷末附行状、塔铭、后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六册。

  • 浮石禅师语录

    浮石禅师语录

    《作者:浮石通贤 十卷。清代释通贤撰。通贤,俗姓赵,字浮石,当湖(今地不详)人。生有奇特禀性,厌烦薰腥。稍长萌发出家之念,十九岁在越南削发出家,归回故里后,因其父母以独生子苦留,稍又蓄发。后转投佛门,于武原普净庵受沙弥戒。后长住天童寺直至七十五岁圆寂。通贤回首平生,静思往事,自闻佛经,感慨颇多。遂思绪集于笔端,勤功用于著述,将其一生奉佛行法所得,用语录体撰成《浮石禅师语录》十卷。成为他留给后人的一份遗产,现见载版本有清康熙元年壬寅刊本。

  • 天童弘觉忞禅师北游集

    天童弘觉忞禅师北游集

    《作者:木陈道忞佛教文献,共六卷。清代木陈道忞说,真朴编次。收在《嘉兴藏》(新文丰版)第二十六册、《禅宗全书》第六十四册。道忞禅师,俗姓林,广东茶阳人。字木陈,号山翁、梦隐。曾奉清世祖(顺治)之召入大内说法,并蒙世祖赐号‘弘觉’。本书系道忞北游大内之说法集录。卷一收录大内万善殿之语录,卷二收奏对机缘,卷三收奏对别记(上),卷四收奏对别记(下),卷五收偈、赞,卷六收杂着,卷末附录清·顺治十七年的〈御札〉一篇。清世宗(雍正)即位后,曾对《北游集》所载甚表不满。谓该书‘狂悖乖谬之语甚多’而下敕销毁。

猜你喜欢的书

叶八白易传[标点本]

一名《八白易传》,十六卷。明叶山撰。叶山字八白,里籍不详。据作者自序;十岁始读《周易》,越十年能压学究语。嘉靖二十二年(1543)从鹿田精舍见杨诚斋(万里)《易传》而读之,因自著《八白易传》十六卷,然属未定之稿,以后反复修改,叶氏有《重改易传序》二篇、《改录易传序》一篇可证,至嘉靖三十九年定稿誊清,藏之石匮,可见其为学之不苟。此书专释六十四卦卦辞、爻辞,对《彖》、《象》、《文言》等《十翼》没有涉及。大旨以《诚斋易传》为主,出入子史,佐以博辨,实为借《易》以言人事,非尽为经义而作。其体例先列卦辞、爻辞原文,再加“叶子曰”三字进行解说。《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所言“往往可以昭法戒”。
有《四库全书》本。

内经知要

医经类著作。明李中梓(1588—1655)撰。二卷。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今上海)人。博学多闻,后因多病及其子被庸医误治,究心医学,对《内经》、《伤寒论》的理论有较深研究。医术高超,颇负盛名。在学术上受李东垣、薛立斋、张介宾等人影响较大,主张脾肾并重,强调阳气的重要性,治疗上擅长温补。一生著述较多。根据《内经》、《伤寒论》理论,参阅诸家著述,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撰有《医宗必读》、《士材三书》、《颐生微论》、《伤寒括要》等著作。本书撰于崇祯十五年(1642),是《内经》的节注本。约五万字。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八类。分类系统,选材精当,注文联系实际,重点突出。实为学习《内经》的一部较好参考书。为后人所重,流习甚广,为学习 《内经》必读之书。至清薛生白重校加按语,即后世通行本。有金阊传万堂刻本,清道光五年(1825)太邑赵氏重校刻本,一九三七年上海世界书局影印本。杨春波《论李中梓的学术思想及其主要成就》(《福建中医药》1963.8)、徐荣斋《略论李士材学说》(《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8.2),可供参考。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人物志。曰名宦,凡人任于苏省有名者,曰任绩,凡苏人任于京外有可述者;曰孝义、曰儒林、曰文苑、曰武功、曰忠节、曰隐逸、曰艺术、曰方外、曰流寓,皆详事实,各为列传。此次编志,夏先生仁虎有补者,一并列入。

持咒仙人飞钵仪轨

持呪仙人飞鉢仪轨,一卷,唐不空拔出,尾题飞鉢仪轨,日本道觉题记,龙肝题记。

斗南暐禅师语录

二卷,清 暐说,普润,法权等录,杨雍建序。南岳下第三十二世,嗣别庵统。依驹本增入并印。

中部经典

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分为三篇十五品,共收经一百五十二部。其中九十八部与《中阿含经》大体相同。《中部》的汉译本名为《中部经典》,其节选本由近代芝峰译出,收入《普慧藏》、《大藏经补编》。此本共收经五十部,始《根本法门经》,终《呵魔经》。《中部》的全本由今人通妙译出,收入台湾出版的《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九至十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