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元

隐元
  • 姓名:隐元
  • 俗姓:林,名隆琦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福建福清人
  • 出生日期:1592年
  • 逝世日期:1673年
  • 民族族群:

隐元(1592年-1673年),明清之际禅宗僧人。日本佛教黄檗宗祖。俗姓林,名隆琦。福建福清人。28岁出家。明泰昌元年(1620),从福清黄檗山鉴源禅师剃度出家后,周游各地,历访名师。首至海口镇瑞峰寺所道享讲《楞严经》。在绍兴显圣寺听湛然讲《涅槃经》,不久至海盐金杰山广慧寺参谒当时名僧密云圆悟。崇祯三年(1630),随密云至黄檗山。崇祯六年,密云弟子通容继任黄檗山住持,隐元遂嗣其法。崇祯十年,受请继黄檗法席,住持七载,多所兴建。又历住浙江崇德福严寺及福建长乐龙泉寺。后回黄檗山开设法度,从其受学者甚多。


清顺治十一年(1654)应日本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等之请,率弟子十余人东渡传法。同年七月到达长崎,当地兴福、福济、崇福三唐寺,竞相延请说法,日本知名禅僧也常来问道。1655年,应日僧龙溪之请,到达摄津(今大阪)普门寺。1658年在江户(今东京)谒见将军德川家纲,备受礼遇。越年为幕僚留于京都,择定大和山(今京都字治)建寺,1661年建成,名黄檗山万福寺。后即以此寺为基地传禅,形成黄檗宗。1664年让法席与门下木庵性 ,退居于山内之松隐堂。1673年日本后水尾上皇特授大光普照国师之号。


著作有《隐元禅师语录》、《普照国师厂广录》、《云涛集》、《弘戒法仪》等,并订有《黄檗清规》十章。近年日本平久保章编有《编元全集》12卷。法嗣共23人,其中日僧有龙溪性潜、独照性圆、独本性源3人;其余著名的有木庵性 、即非如一、慧林性机、独湛性莹、大眉性善、南源性派、独吼性狮等,皆先后渡日的中国僧人。[五灯全书卷七十、正源略集卷五、普照国师年谱]

猜你喜欢的书

H庄园的一次午餐

H庄园的一次午餐

《H庄园的一次午餐》(Sad Cypress)又译作:柏棺,丝柏的哀歌,孤女含冤,哀悼的紫柏树,阿加莎·克里斯蒂著。该书主要讲述了由波洛调查的H庄园里的一场谋杀案。

古今同姓名录

古今同姓名录

一卷。梁元帝萧绎 (508—554)编。萧绎字世诚,萧衍第七子。幼时盲一目,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在位三年,谥号孝元。萧绎著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注 《汉书》 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老子讲疏》以及《文集》五十卷。《古今同姓名录》见于《梁书·本纪》及《隋书·经籍志》均为一卷。后来,经唐代陆善经,元代叶森分别加以增添续补,收录在明代的《永乐大典》中。清代李调元编辑《函海》时,将此书收入,改为三卷。此本虽然经过反复的增补,但其体例分明,不相混杂。凡是陆善经、叶森增改之处,都予以标明。所以仍可以看到梁元帝原本的面目。这是类事之书中,最早的一部书。书中列古今同姓名者三百八十二个,共一千三百零七人。此后,明代万历年间,余寅又撰《同姓名录》十二卷。周应宾增补一卷。清代王廷灿又增补八卷。内容更为详尽,但是其体例依然如原本。有《四库全书》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 本。

春秋考

春秋考

十六卷。宋叶梦得撰。叶梦得之治《春秋》,多有攻击三传者,而此书是旨在申明其所以攻击三传,只是根据周代法度典制以为断,并非自己所臆测。所以书中所言皆讨论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此书辨定考究,无不精详。《四库提要》亦誉此书“其文辨博纵横,而语有本原,率皆典核”。今观此书,其持论较为平和公允,较少凿空之论。如其云:《春秋》者,古史之凡,而其目则在史”。又云:“《公羊》张三世、藉位以鲁以托王义、黜周为二王后,不足据。”又云“《春秋》虽讳国恶,但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不为贤者讳。”虽不尽正确,但较诸儒之说《春秋》者,则稍胜一筹。叶氏好发新说,如此书《统论》释《春秋》书名云:“春者,阳之中。秋者,阴之中,天道所以生杀万物者;《春秋》赏罚之法,法者天也,岂古之史概以是为名,特鲁能守之不易乎?”此书于宋宁宗开禧年间由其孙叶筠刻于南剑州,元程端学《春秋三传辨疑》多引其说,可知其时尚有传本。明代藏书家皆不着录,可知已佚。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其内容占原书十之八九。现存有宋开禧叶筠刻本、闽覆本。

阿弥陀经略记

阿弥陀经略记

阿弥陀经略记,1卷,日本源信撰。编号二二一零。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三十七尊之心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全一卷。略称般若心经略疏。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般若心经之注疏。书中分教兴、藏摄、宗趣、释题等四门。卷首并附自序。本书之注疏本有题正记三卷(仲希)、连珠记二卷(师会)、探要钞二卷‘普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