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疾饮食辨

作者:章穆
调疾饮食辨

养生学著作。6卷。书之扉页又题作《饮食辨录》。清·章穆 (杏云老人)撰。刊于嘉庆十八年癸酉 (1813)。全书分六大类,为总类 (包括水、火、油、代茶)、谷类 (包括饭、粥、酒等)、菜类、果类、鸟兽类、鱼类六项,约600多种饮食。每种均以《本草纲目》为主,兼采诸说。作者自述,阅历病情五十余载,见(病者)误于药饵错投者十分之五,误于饮食者也占十分之五,故而饮食亦为医者之需知,至为重要。本书载曾建序言: 章氏 “年订《饮食辨》一书,上穷天文、日星、岁序、历算,下究草木虫鱼、山海珍错。凡五行百产之精,无不源源本本,辨其性之刚柔燥湿与其用之损益斟酌,条分缕析”。作者认为“书中所采诸方,皆极平稳,且极应验。……以此乃医家、病家两用之书。”书后附有《诸方针线》1卷,是按照不同病症编写的本书药方索引。现存最早版本为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刊本。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珍本医籍丛刊》铅印本。

章穆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最后的莫希干人

最后的莫希干人

美国作家詹·库柏的长篇小说,《皮袜子故事集》中的一部。情节发生在1757年,主人公“皮袜子”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技艺高超,人称“鹰眼”、“长枪”。小说中与他并列的是他的挚友,印第安人一个部落酋长泰加茨固。库柏在美国文学中第一次塑造了印第安人的正面形象,他曾声称有意地对印第安人进行“美化”。泰加茨固和他的儿子翁卡斯真诚、纯洁、勇于自我牺牲。小说也流露出作者对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的同情。他们遭受白人殖民主义者的杀戮,在白人挑拨下各部落之间互相残杀。原是一个部落酋长的泰加茨固后来在白人酒精的腐蚀下变得如同白痴一样,翁卡斯成了“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他的情人科拉的死亡象征着整个印第安部族注定毁灭的历史命运。

会心集

会心集

《会心集》包括《会心内集》和《会心外集》,大约完成于嘉庆六年刘一明68岁时。在《会心集》开篇序言中,刘一明介绍了其基本内容和写作缘由:余自得仙留龛谷之旨,实会的盈天地间者,皆是阴阳之象;盈天地间者,皆吾性命之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可以一道而贯无穷之道,可以一心而统无数之心,纵横逆顺,左右前后,黄芽满地,白雪飞空,信步走去,头头是道。故生平因物书怀,就事写意,无非会之于心,发之于言,故将吟咏拙句,编为内外二集,分为四卷,名曰《会心集》。愿结知音道侣,早会性命之道于一心,勿为旁门曲径所误可也。至于集中所会之是非,余亦弗知,惟有会道于心者自知之耳。刘一明告诉人们,《会心集》中的诗词曲是他得了道教内丹学传承之后“会之于心,发之于言”的吟咏。众所周知,诗词曲都属韵文,是典型的文学体裁,一般说来,其内容以抒情为主,也可以有叙事和说理。而《会心集》中的400余首诗词曲,其数量最多的作品却是“说理”的,其次才是“抒情”的,也有少量叙事作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心集》中的作品所说之“理”不是寻常之理而是玄妙的“道理”;其所抒发的“情”也并非人之常情,而是别具一格的“道情”。因刘一明“会之于心”的“道理”和“道情”与众不同,《会心集》“发之于言”的诗词曲也就具有了不同于普通诗词曲的特殊价值。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九丹变化胎精中记」;《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一卷」,即此经。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太帝君传授,言解开胞胎结节之法。内称世人皆聚九天之气而成胎,出生之后,从胞胎中带来十二结节,盘固滞塞于体内十二部位,使人病痛夭死。故修道者须先开解十二胎结,方能成仙。解结之法,当择日入室,存思体内二十四真及玄父、玄母等神,佩服上化九丹阳灵之符、胎精炼神之符、三关十二结胞胎内符、九丹流精保命之符。如此则胎结自然开解。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云笈七签》卷20全录本经,名曰《太上飞行九神玉经》。基本内容与《北斗九皇隐讳经》同,但更为详尽。本经盖亦六朝古道经。太上大道君向北极真公述飞步七元九星之道,劝人步罡踏斗,存思九皇。

大鹤山人词话

大鹤山人词话

郑文焯撰,龙沐勋辑。大鹤山人郑文焯为近代词学大家,批校宋人词集甚多,朱黄满纸,颇具新意,然散落海内藏家。1933年龙沐勋附记:“友人唐圭璋君,方议汇刊词话,属为搜辑遗佚,因拟汇录先生批校各集,兼及遗札中之有关于词学者,为《大鹤山人词话》若干卷,以报唐君,并先揭载本刊(《词学季刊》),为海内治词者之助云。”是编辑录《东坡乐府》(据《彊村丛书》本)批校语二十五则,如《永遇乐》(天末山横)一首,文焯按:“此词又见《石林词》,元刻既无之,毛本又以意题作‘眺望’,当据元刻及叶梦得词,删去此阕。”有的则用评语,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评语云:“煞拍画龙点睛,此亦词中一格。”另有附录“郑大鹤先生论词手简”五通、“大鹤山人词集跋尾”十一则、“大鹤山人论词遗札”二十四则,还有戴正诚辑“大鹤先生手札汇钞”十九则等,对研究郑文焯词学观点皆有助益。《词话丛编》据《词学季刊》辑入。

维摩经六讲

维摩经六讲

圣严法师在纽约东初禅寺的六次演讲,《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简称《维摩诘经》或《维摩经》。梵文Vimalakīrti是净名及无垢称的意思,故在学者间,常称之为《净名经》。这六场演讲,是由法鼓山文教基金会主办,每场的听众都有二千至三千人,现场有中华电视公司派了三架录影机及一台OB车,录制成为影视带于该公司的公益节目时段播出。另由苏丽美居士将录音带整理成电脑印稿,再经我在纽约,先后花了七十多个小时,修订、润饰、删补。后三篇完稿于一九九四年六月,已于《人生》月刊连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