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原理

作者:汪机
医学原理

综合类著作。明汪机撰,吴勉学校。十三卷。机有《运气易览》已著录。依据《内经》、《本草经》及后世名医格言,历八年撰成,以申明医理。约成书于正德十四年(1519)。卷一至卷二,论述经络穴法,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图论;卷三至卷十三,为临床各科病因、机、证、治,包括六淫为病、气血之病、内伤诸证、内科杂病、瘟疫、五官、口齿、外科、妇产、小儿及痘疹等。每门病证治法均有“丹溪活套”,以为临证参考。所论病源、病机简明有据,选录方剂广泛精要。为临床较好参考书。有明刻本。

猜你喜欢的书

马一浮先生语录类编

这是一部谈话记录,由“六艺篇”“诗学篇”“文艺篇”及“教学篇”等构成,是马一浮称性而谈的作品,既具有一定的条理性、系统性,也非常适宜片段化地欣赏,是了解一代哲人非常好的渠道路径。

医方选要

十卷。明周文采 (生卒年不详)编。周氏生平事迹不详。李时珍《本草纲目》引作周良采。弘治年间(1488—1505)曾任宪宗第四子朱祐杬兴献王府良医副使。著有《外科集验方》一书。此书成于弘治八年 (1495),为刘氏奉兴献王之命,将平日所集常用效方精选其简明切要者,分门别类,汇集成编。全书约十五万字。卷一载诸风、诸寒、中暑、中湿四门;卷二载伤寒、疟疾、诸痢、泄泻、霍乱五门; 卷三载呕吐、秘结、咳嗽、痨瘵、诸虚五门; 卷四载脾胃、诸气、积聚、水肿胀满四门;卷五载心腹痛、翻胃膈噎、咳逆、头痛、眩晕、腰胁痛六门;卷六载痰饮、喘、消渴、遗精白浊、诸淋五门;卷七载五疽、脚气痿痹、自汗盗汗、怔忡健忘动悸、疝气、积热四门;卷八载痼冷、诸血、肠澼痔漏脱肛、眼目、耳鼻五门;卷九载咽喉口齿、痈疽疮疖二门;卷十载折伤、妇人、小儿三门。共四十五门,载方一千一百六十余首。每门均抄录古方,又加以论述,论述病证机理,方便实用,有一定的临症参考价值。书中前有兴献王序及周氏自序。有嘉靖二十四年(1545) 刊本。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如前所述,开始于肃宗即位之年,而结束于肃宗3年(1677)9月的《显宗实录》是由南人所编纂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出南人的立场。不过,到了肃宗6年(1680),许积等南人受庚申换局这一逆谋事件的牵连而被挤出了政坛之外。西人掌控政权后,立刻于同年7月开始,进行《显宗实录》的重新改修作业,该作业于肃宗9年(1683)3月结束。领议政金寿恒等西人主张,之前的《显宗实录》为担任总裁的南人许积所领导编纂的,内容上有失公正。有的大臣甚至极力进谏说,该实录为奸臣们盗用史笔编纂而成的。不过,最重要的意见分歧还在于对显宗时期礼讼的解释上,这也是两党派之间的殊死之争。实录的改修作业中途曾因遇到仁敬王后的国丧而暂时中断。最后,历经了3年的岁月,于肃宗9年(1683)时终于得以完成。总之,继《宣祖实录》的修改之后,《显宗实录》是第二次被修改。实录的修改主要源于党派之间政策上的差异,所以,很难判定谁是谁非。可以说修改后的实录与原来的实录都具有其特定的价值,同时参考二者是很有必要的。

燕市货声

一作《一岁货声》。 清·闲园鞠农(蔡省吾)编,凡一卷,载张江裁编《京津风土丛书》,双肇楼1938年出版。本书辑录清末北京市井的各种招徕市声。卷首有光绪丙午(1906年)的“自序”;全书依元旦、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日、腊月、除夕、通年、不时等岁时,及商贩、工艺、铺肆等共为18辑,将各种招徕市声分别辑录,既录招徕器乐,亦录吆喝说唱叫卖之辞,并间及招幌。本篇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清末民初北京地区市井招徕市声,是考察研究本地当时市井风情的珍贵写实文献。周作人《夜读抄·一岁货声》评论道:“我读这本小书,深深的感到北京生活的风趣,因为这是平民生活所以当然没有什么富丽,但是却也不寒伧,自有其一种丰厚温润的空气,只可怕现在的北平民穷财尽,即使不变成边塞也已经不能保存这书中的盛况了。”“此书因系传抄本,故颇多错误,下半注解亦似稍略,且时代变迁虑其间更不少异同,倘得有熟悉北京社会今昔情形如于君闲人者为之订补,刊印行世,不特存录一方风物可以作志乘之一部分,抑亦间接有益于艺文,当不在刘同人之《景物略》下也。”

困知记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罗钦顺著。包括前记2卷,156章,续记2卷,153章,附录1卷。为与人论学之书。所以以“困知”命篇,谓其治学“始则不得其门,中则疑决,晚岁用功愈坚,自知愈审,兢兢业业,惟恐其入于他歧而不出耳”(《原序》)。力排释老、陆九渊之“明心”说,谓其“有见于心,无见于性”。指出“心者,人之神明;性者,人之生理”,性为体,心为用。把性视为人生之初静的本体,将心看成人既成形之后“感物而动”的妙用。书名取自《论语》“困而知之”一语之意而成,成书于明嘉庆年间。主要版本有明《三先生语录》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等。

梵语杂名

全一卷。唐僧礼言集。又作悉昙字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系收录日常使用之汉字对译梵语。语汇由身体各部分开始,色香味触、动静行止、数目、年时、鸟兽、药物、衣服、亲族等继之,凡举一千二百五十个汉语,一一注以梵语之音译及悉昙字。内容类似唐梵两语双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