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机

汪机
  • 姓名:汪机
  • 别名:字省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安徽祁门县人
  • 出生日期:公元1463
  • 逝世日期:1539年
  • 民族族群:

汪机(公元1463—1539年),字省之,安徽祁门县人。明代医家。因世居祁门之石山,人亦称之为石山先生。名医汪渭(字以望,号古朴)之子,其随父行医几十年,遂成一代名医。他年轻时为邑诸生,后因母病而究心医学,行医几十年,临床经验丰富,学识宏博,汪氏钻研医业刻苦,医德亦好,“行医数十年,活人数万计。”(《祁门县志》)其医学主要继承朱震亨,对内、外科,针灸和痘疹方面都有一定见解。研读诸医家书,参以《周易》及儒家性理奥论,治病屡效。尝据《内经》等古典医籍,以为人体应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不能偏执一端。强调治病应四诊合参,缺一不可,若偏恃脉诊以断人之吉凶生死,是为自欺欺人。认为治病应博采众长,辨证论治,如病当升阳,治从东垣;病当滋阴,法随丹溪。共有十余部医学专著,其中以门下弟子所编辑的《石山医案》最具代表性。


所著有有《石山医案》(1519年)、《医学原理》(1519年)、《本草会编》(佚)、《续素问钞》(1519年)、《运气易览》(1519年)、《脉诀刊误》(1523年)、《外科理例》(1531年)、《痘治理辨》(1531年)、《针灸问答》(1532年)、《伤寒选录》等书。

猜你喜欢的书

丰臣秀吉

本书是柴田炼三郎以日本战国时期统一全日本的丰臣秀吉一生为蓝本的小说。其实就秀吉的一生而言,浓缩在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的确稍显单薄,但因为是小说题材,写的非常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个人演绎的成分很少,而且大的事件节点也都有记载,算是比较忠实地遵循了史实。如果对日本历史或丰臣秀吉这个人比较感兴趣,这本书是可以作为入门读物的。

檆溪居士集

檆[shān]溪居士集,宋代诗文别集。刘才邵著。周必大于嘉泰元年(1201)为本集所作的序称:“其孙承议郎恪类公集二十二卷,授其子国学生千龄。”原本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其诗文,重编为12卷,前3卷为诗,卷4至5为内外制,卷6为诏,卷7为敕书,卷8为表、状、札子,卷9为启,卷10为序、记、论、跋、策问,卷11为箴、偈、祝文、疏文等杂文,卷12为祭文、墓志铭。卷首列周必大、杨万里序。周序称“其制诰有体,议论有源,铭志能叙事,偈颂多达理,固余事也。”《四库全书总目》则谓:“其诗源出苏氏(东坡),故才气颇为纵横,其余亦驯雅,而制诰之作尤有体裁。”本集除《四库全书》本,较常见的版本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本。

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

吕思勉著,全书共分三篇,分别为经子解题、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内容涉及论读经之法、论读子之法、史学定义、史籍溯源、史学缘起、史部大略、史家宗旨今夕异同、论搜辑考证、论史事之法、史学演进趋势、读旧史宜注意之点、治古史的特殊方法,等等。三篇内容都是吕思勉先生盛年时期,指导学子学习国学的入门佳作,至今对国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珊瑚网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 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 (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砢玉自撰的跋语,语说。书中搜集的名迹也很多。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曾说,汪砢玉留心著述,所辑《珊瑚网》一编,与张丑《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并驾而行。按张丑从其高祖以下,四世鉴藏。汪砢玉之父汪爱荆与嘉兴鉴赏名家项元汴交好,筑“凝霞阁”以贮书画,收藏之富,甲于一时。可见汪砢玉与张丑之凭借大体相同。所以二人皆能搜罗荟萃,各成名著。二人之书相比,张丑的两本前后编次、年月皆不甚明确。汪砢玉此书则前列题跋,后附论说,较之张丑之书可谓纲目有致。但书中所载法书、多有目睹耳闻,据以著录,不都是汪砢玉所藏,而都一例载录,不曾注明,未免难于区别。中间所载原迹,或全文、或摘录,也没有标出。此书中其它方面亦有失于精审之处,如说唐刻《定武兰亭》有二石,焦山《瘗鹤铭》有三石,则见其真伪不辨。又以李邕书《云摩将军李思训碑》误为李邕《李思训碑》,以宋人所刻《临江帖》误为唐拓,则失其考据。但总观其书,瑕不掩瑜,其于宋、元诸家铭心绝品,以录极详,可见收藏之富,罕有其比。后来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考》、厉鹗 《南宋院画录》,皆借此书而成。另外此书于书跋之后有 “书旨”“书品”,画跋之后有“画继”“画评”,皆杂录旧闻,难免挂一漏万。此书主要版本有:《适园丛书》本、路有抄本、振绮堂有抄本、知不足斋抄本,八千卷楼抄本、《美术丛书》本等。

园冶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捉季布传文

全称《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又或称《季布骂阵词文》。唐代变文。佚名撰。一卷。传文开端曰:“大汉三年楚将季布骂阵,汉王羞耻,群臣拨收军词文”。此下全文皆为韵文,基本为七言句,隔句叶韵,原有十个写本,此据王重民校录本。开端部分写楚汉交兵,季布骂阵之词,因辱及刘邦出身及祖宗,刘邦惭愧蒙羞,退阵收兵,心恨季布,发誓得天下后,凡楚将来投,皆可赏用,唯季布与钟离未必得而诛之。第二部分写刘邦坐天下后,悬文捕捉季布,季布隐身逃难,投奔齐州故人周氏之家。朝廷派朱解到齐州巡查,季布授计周氏,将季布剪发刺面带枷,伪装其仆,卖与朱解。第三部分写季布随朱解回京,因习武被朱解识破,季布道出真实身份,并授计朱解宴请箫何、夏侯婴。席中,季布出面见萧何、夏侯婴,授计请二人奏请刘邦废止捕捉季布的榜文,并赦其骂阵之罪,封其为齐州太守。全文着重描写了季布避难时的危急狼狈处境,刻画了季布忍辱负重,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全文似一首叙事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