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

朱震
  • 姓名:朱震
  • 别名:字子发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湖北荆门州人
  • 出生日期:公元1073年
  • 逝世日期:1138年
  • 民族族群:

朱震(公元1073年-1138),南宋经学家、哲学家。字子发,世称汉上先生。荆门军一作邵武今属福建人。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政和年间进士,历仕州县,以清廉著称。高宗时,爲胡安国所荐,召爲司勳员外郎,除祠部员外郎,兼川、陝、荆、襄都督府详议官。迁秘书监,侍经延。转起居郎兼赞读。后迁中书舍人兼翊善,转给事中,官至翰林学士。曾问学于程门弟子谢良佐,与当时著名理学家胡安国交往密切。其学问深而博,对《春秋》、《诗经》及礼制皆有研究,精于《易》,平生尤推崇《易》学象数,“其学以王弼尽去旧说,杂以庄、老,专尚文辞爲非,故其于象数加详焉”(《宋元学案》卷三十七《汉上学案》)。认爲象数学是《易》学的正统,并构造了一个 《易》学的传授系统: “陈搏以 《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颐、程颢。”(《进周易表》) 又隐然以《易》学集大成者自视:“以《易传》爲宗,和会雍、载之论。上採汉、魏、吴、晋、元魏,下逮有唐及今。包括异同,补苴罅漏,庶几道离复合。”(同上)其说把象数派和义理派的人物,都包括在这个传授系统之内,意在表明对前人的《易》说悉加吸收,但实际是以象数爲主而兼取义理。故其学大体是通过象与数来说明事物的生成变化,如其自称:“圣人观阴阳之变而立卦,效天下之动而生爻,变动之别,其传有五:曰动爻,曰卦变,曰互体,曰五行,曰纳甲。而卦变之中又有变焉。”(《汉上易传》自序)但亦间或吸取理学家的义理思想。把气看作是万物的本源,认爲有形之物皆由五行阴阳之气构成:“今有形之初,本于胞胎,胞胎之初,源于一气,而一气之动,絪縕相感,可谓至隐矣”,“至隐之中,万象具焉。见而有形,是爲万物”(《汉上易丛说》)。坚持“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宗旨,在解释《无妄卦》时称:“无妄,天理也。有妄,人欲也。人本无妄,因欲有妄。去其人欲,动静语默,无非天理。” (《汉上易传》) 遵循《大学》诚意、正心、修身之说,注重培养道德品质,“君子果其行,必育其德。德者,行之源。育德者,养源也。”(同上书《蒙卦》)认爲育德的标准是“正”,“一言以该之,正而已矣。不正则烛理必不明。不明,行己必不刚,施诸人必无相应之理,反求于心,不能自得,其能通天下之态乎?”(同上书《同人卦》) 又主张修己自重,认爲人惟无欲,有高尚道德,才是真正的富贵:“特立不屈于欲,故能无禄而富,无爵而贵,守道修德,惨然无营。今躁妄以求,无耻自辱,亦不足贵也。”(同上书《颐卦初九》)以上诸说悉与理学家的思想相通。朱震是宋代《易》学中象数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学影响颇大。但其学往往流于繁琐神秘,故亦受到学者讥刺。朱熹称:“朱子(震)发解《易》如百纳袄,不知是说甚麽。以此进读,叫人主如何晓?便晓得,亦如何用?” ( 《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著有 《汉上易传》、《周易卦图》、《周易丛说》 等。

猜你喜欢的书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关于“战国子家”和《史记》的珍贵讲义资料,前者概括了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点,后者则开创了现代《史记》研究的先河,两部分内容都是傅斯年巅峰时期的精华之作,至今仍为学界所推重。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太上隐书金真玉光一卷」;《无上秘要》等道书引《洞真金真玉光八景飞经》,皆指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又有敦煌抄本五件,写于唐武后如意元年(692),其文字与《正统道藏》本基本相同。此经乃上相青童君撰集,桐柏真人传授东晋道士许远游(许迈)。内载三篇道法。第一为修行八景飞经八道秘诀之法。其法以八节之日,入室存思礼拜天宫八景神真,可以招真降神,飞升成仙。第二为修行八景飞经诵章置符之法。其法先诵念《金真太空之章》,然后存思礼拜五帝,书写五方招灵致真摄魔之符,置于香案五方。行此法可招真伏魔。第三为修行豁落七元符法。其法先存神念咒,然后书写佩带豁落七元符。行此法可招致上真飞仙之官,制伏万魔,白日升天。

济生方

方剂学著作。又名《严氏济生方》。10卷。宋·严用和撰于1253年(宝祐元年)。内容包括中风、中寒、中暑等内、外、妇科疾病79篇。每篇先述病候,后记方剂,总收医方450余首。选方多经作者试用有效,因此切于实用。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成于1955年,最早是一篇讲演稿,后经整理编辑出版。该书共分为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个主题,其后又增添了自然、自由等补篇。钱穆在该书自序中就提到,欲通过探究“几个普泛论题”,分析并阐释几个特定名词的意涵,以此概括出中国传统思想的轮廓。

大方禅师语录

六卷,明行海说,超鸣编,吴伟业序,钱广居序及公启,有行实、塔铭。南岳下第三十五世,嗣浮石贤。收住娄江禅灯庵语录、归正圆通普说、拈颂、杂颂、源流颂、牧牛颂、偈、佛事、行实、塔铭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清超琛(尼)说,普明编、明俊录。卷内收图像。像赞、序、示众、偈、颂古、机缘、佛事、记铭、行实、自叙行略训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