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

作者:凌叔华
古韵

1953年出版。《古韵》》描绘了生长在清末民初官宦人家中的一个小女孩整个童年的生活体验及所观所感。这个复杂的旧式文人的大家庭中,有威严的父亲;美丽聪慧又哀婉的五妈;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三妈和六妈;还有自己那位贤良无争的母亲;十几个兄弟姐妹;远近亲姑妈等等及佣人仆妇无数。她从小就见惯了姨太太为争宠幸、地位而争风吃醋的场面。书中还为读者讲述,淑华随了花匠老周,出门去逛隆福寺,买花肥,看曾给慈禧太后管理颐和园的花匠朋友;当那位精通六国语言的辜鸿铭来访时,叔华站在一旁,看爸爸和他一起赏竹,争论国事,等着吃云片糕;年少时留学日本,体味樱花开时绚烂之极的快乐和悲凉。通过这一个个小故事,读者可以领略到明末的政治、民风、习俗等一系列风光。

凌叔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天真汉

天真汉

法国作家伏尔泰(1694—1778)的哲理小说。一个从小在加拿大落后的部落中长大的法国青年,人称天真汉,到法国漫游时偶然和一个圣母修道院院长特·甘嘉蓬神甫相逢。原来天真汉是这个神甫的侄儿。神甫留天真汉住下,准备将自己的教职传给他。他先让天真汉受洗礼,然后教他念《新约》。天真汉极聪明,任何东西一学就会,他很快就能将整本书都背诵下来。可是,当他和圣·伊佛小姐产生爱情时,他却因宗教的教规而不能与之结合;然而,他却又在生活中看到许多人,特别是教中人,他们叫别人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可自己却什么都干。比如,当地的一个法官就企图让自己的傻儿子娶圣·伊佛小姐,可是当他听说她已与天真汉相爱时,便立刻要将她送到修道院去“侍奉上帝”。天真汉因此很烦恼。正在这时,英国人来犯,他英勇抗敌,击败敌人。他本想利用领赏的机会奏请皇上准他与心爱的人结合,可是在去凡尔赛王宫的途中,他在胡格诺党人中发表的政见被耶稣会的奸细告密,他一到凡尔赛就被投进监狱。在狱中,天真汉和一个异教老人同囚一室,他从老人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比过去成熟多了。狱外,圣·伊佛小姐多方为天真汉奔走。圣·波安越大人以放天真汉出狱为条件,强行夺走圣·伊佛小姐的贞操。天真汉出狱了,可是圣·伊佛小姐却含恨死去。

文章正宗

文章正宗

《左传》以下至唐诗文总集。三十卷。宋真德秀编。《文章正宗》分辞命、议论、叙事、诗歌四类。前五卷为辞命;六卷至十八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为议论;十八卷至二十四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为叙事;二十九卷、三十卷为诗歌。辞命、议论、叙事选自《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两汉书》、《三国志》以及韩愈、柳宗元、李习之之文;诗歌有古逸诗、汉魏六朝诗及唐李白、杜甫之诗。四类皆按时代顺序编次。本书选择很严,大体主于论理而不主于论文。“正宗云者,以后世文辞之多变,欲学者识其源流之正也”。刘克庄在《后村诗话》里说:“《文章正宗》初萌芽,以诗歌一门属予编类,且约以世教民彝为主,仙释、闺情宫怨之类皆弗取。余欲取汉武帝《秋风辞》,西山……意不欲取,其严如此。……凡余所取,而去之者大半,又增入陶诗甚多,如三谢之类多不收”。顾炎武《日知录》里说:“真希元《文章正宗》所选诗,一扫千古之陋,归之正旨。然病其以理为宗,不得诗人之趣。且如《古诗十九首》,虽非一人之作,而汉代之风略具乎此。今以希元所删者读之,‘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异唐风山有框之篇?……十九作无甚优劣,必以防淫正俗之旨,严为绳削,虽矫昭明之枉,恐失国风之意。六代浮华,固当刊落,必使徐庾不得为人,陈隋不得为代,毋乃太甚,岂非执理之过乎?”深切地论到了诗歌选择方面的得失。总的来说,本书选择范围过于狭窄,但所选之文,很有名篇。明正柏辑《文章正宗续集》二十卷,都是北宋之文,但缺诗歌、辞命二类,仅有叙事、议论,而末卷议论之文有录无书。有明刻本。《文章正宗》宋刻本残存四卷。有元刻明修本、明初刻本、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蒋氏家塾刻本、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刻本。

栖云笔记

栖云笔记

搜集刘一明在栖云山、兴隆山名胜古迹中所撰的大量碑刻文字、对联,为道教殿堂所作的募疏序、为时人及道教人物所作的传记,以及大量的诗词歌赞,对于研究刘一明的生平及其易学思想,研究甘肃省名胜古迹、历史,地理,人物,民俗都有着重要价值。

玉机微义

玉机微义

五十卷。明徐用诚撰。刘纯续增。徐用诚名彦纯,字用诚,会稽 (今浙江绍兴)人。学术上宗朱震亨,兼采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等诸家医说。精于医术,擅长本草,著有《本草发挥》等书。刘纯,字宗厚 (一作景厚),为当时名医,祖籍淮南,洪武中移居咸宁(今陕西西安一带)。著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此书徐氏原撰于洪武元年 (1368),题名 《医学折衷》,立论以 《内经》为宗,同时亦兼采张仲景、王叔和、巢元方诸家之论,尤参考金元医家刘河间、李东垣、朱震亨之说,并以朱氏之论为准。刘纯其后又增补若干病证,对原书中诸证亦有所附论,并改其名为 《玉机微义》,成书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卷一至卷七分列中风、痿证、伤风、痰饮、滞下、泄泻、疟七门。卷八至卷三十三分列咳嗽、热、火、暑、湿、燥、寒、疮疡、气、血、内伤、虚损、积聚、消渴、水气、脚气、诸疝、反胃、胀满、喉痹、淋秘、眼目、牙齿、腰疼、腹痛、心痛二十六门。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三分列头痛、头眩、咳逆、痞满、吐酸、痉、疠风、风痫、破伤风、损伤十门。卷四十四至卷五十分列斑疹、黄疸、霍乱、厥、痹、妇人、小儿七门。共五十门。其中卷一至卷七,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三为徐氏原撰内容,卷八至卷三十三,卷四十四至卷五十为刘氏增补内容。搜罗广泛,以内科杂病为主,亦涉及外、妇、儿、五官等诸科。论述精详,旁征博引,颇有学术价值。卷八至卷五十为刘氏续增内容,共三十三门,与徐氏同出一辙。为后人所重视。有明初刻本、正统四年(1439)姑苏陈有戒刊本、日本宽文四年(1664)刊本、《四库全书》本。

诗词例话全编

诗词例话全编

周振甫著,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周振甫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分为欣赏与阅读编、写作编、修辞编、风格编以及文艺论等五个部分,结合古代诗词评论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立意、风格、修辞手法等作了系统的归纳与论述。下册是周振甫先生的遗著,是对上册的充实,从未结集出版过。该书,旁征博引,评述精当,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是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重要参考读物。

金光明经疏

金光明经疏

全一卷。隋代吉藏(549~623)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昙无谶所译金光明经四卷之注释书。本书将金光明经十八品中分为精简之三科节:第一序品为序说分,第二寿量品至第十七舍身品为正说分,第十八赞佛品为流通分。此外又阐释金光明经之大旨,说明金光明经之力用,并赞叹持守该经之功德等。本书之注释,文简义显,为金光明经重要古注之一。虽不如天台大师智顗之金光明经玄义及金光明经文句之详细,然亦可窥见吉藏之独特见解。智顗将金光明经判立为五时教中之第三时,摄于方等部中;吉藏则将之摄于究竟大乘菩萨藏,属于顿教。本书之撰述,约于吉藏六十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