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讲英国史
作者:狄更斯章节列表
升序↑- 作品简介
- 第一章 古英格兰和罗马人
- 第二章 早期撒克逊人统治下的古英格兰
- 第三章 撒克逊仁君——艾尔弗雷德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四章 阿瑟尔斯坦和六个青年君主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五章 丹麦人卡努特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六章 “野兔腿”哈罗德、哈德克努特, 和“忏悔者”爱德华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七章 哈罗德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以及诺曼征服
- 第八章 诺曼征服者、威廉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九章 威廉二世——威廉·鲁弗斯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章 “好学者”亨利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一章 玛蒂尔达和斯蒂芬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二章 亨利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三章 “狮心”理查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四章 “无地者”约翰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五章 温彻斯特的亨利——亨利三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六章 “长腿”爱德华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七章 爱德华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八章 爱德华三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十九章 理查德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章 亨利四世——博林布罗克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一章 亨利五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二章 亨利六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三章 爱德华四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四章 爱德华五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五章 理查德三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六章 亨利七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七章 亨利八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八章 亨利八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二十九章 爱德华六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三十章 玛丽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三十一章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三十二章 詹姆斯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三十三章 查理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三十四章 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三十五章 “快乐国王”查理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 第三十六章 詹姆斯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猜你喜欢的书
汉官六种
10卷。清人孙星衍校辑。包括《汉官》1卷,东汉王隆撰;《汉官解诂》1卷,东汉胡广注;《汉旧仪》(又称《汉官旧仪》)2卷,东汉卫宏撰;《汉官仪》2卷,东汉应劭撰;《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或省称《汉官典仪》、《汉官典职》、《汉官典职仪》)1卷,东汉蔡质撰;《汉仪》1卷,吴丁孚撰。以上6种,原书早佚,经孙星衍校辑,收入《平津馆丛书》、《四部备要》等丛书中。其《汉旧仪》上下两卷系采清代武英殿聚珍版所刊《永乐大典》本,孙氏校证后,又别作《补遗》2卷附后。6种之中,《汉旧仪》、《汉官仪》分量最大。《汉旧仪》专载西汉一代,以职官制度为主,兼述皇帝起居、皇后亲蚕、祀典、皇帝诸侯丧葬等杂事。其余5种则仅记两汉官制。此6种书虽已非完篇,但仍不失为探讨两汉官制与礼仪制度之重要资料。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假托元始天王命太上大道君笔录,言诵九天诸真名讳及佩符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九天真王和五老上帝名讳及符,劝人佩符,称若妄示人,将遭风刀之拷,“一依四极明科之制”,疑出自六朝。
道听途说
笔记小说集。近代潘纶恩著。十二卷,一百零八篇。纶恩,字箨园,著有《箨月山房诗钞》。筠坪老人序谓题材来源于“道听途说”,故名。体例则仿《聊斋志异》,篇末以“箨园氏曰”发议论。内容多为奇闻异事。创作于清代道光中后期至咸丰初年。收录小说一一○馀篇,大多数为情节曲折的传奇体之作。 潘纶恩除了揭露吏治黑暗、民风浇薄,还把笔触伸向家庭这个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单元,广泛地描写了这一社会细胞诸种人伦关系的窳败。 《道听途说》不仅以内容的批判性、揭露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艺术上也有与之相适应的特色。作为一部主要成书于道光年间的笔记小说,它在清代文言小说史...上标志着创作风气的一种转折。 对《道听途说》这种艺术特色,筠坪老人曾概括为“善道俗情”。 《道听途说》凝聚了潘纶恩的半生心血,也是其传世的唯一作品集。
十国春秋
清吴任臣撰。一百十四卷。纪传体。包括本纪、世家四十二卷,列传六十六卷,表六卷。另附拾遗、备考各一卷。书成于康熙八年(1669)。以《新五代史》记十国事甚多漏略,因博综《资治通鉴》、两《五代史》及五代、两宋有关史著、地志、笔记、类书、文集、金石、碑志数百余种,汇为此编。以国分编,各系纪传。凡称帝者皆入本纪,称王者别入世家。约九十余万字,记述人物一千三百余,篇帙繁博,超过前人。所设纪元、世纪、地理、藩镇、百官五表,统记十国,甚便考览,地理、百官二表考订尤为精密。十国史迹历来记载散乱,有此一编,秩然可观。惟取材仍有遗漏,尚欠熔铸剪裁,间有误记。书初刊于康熙十七年。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宰惠纪略
5卷。柳堂撰。1901年笔谏堂刻本。作者于1895年起宰惠民县五年,于1901年移署东平县,晚年收集各种文稿成《笔谏堂全集》,是书亦收录其中。是书第5卷之卷首载有《义和拳本末》及《义和拳回答》两篇,前篇记载义和团兴起以后,惠民地区义和团的活动,以及盐山县义和团进入惠民的情况;后篇记载有关义和团问答10则。皆属于义和团之源流、组织、信仰诸问题。该书已编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释教正谬
1857年英国人艾约瑟写的基督教辟佛护教文献,三眼居士译。作者艾氏是英国基督教会宣教士。 据《佛光大辞典》的介绍,《释教正谬》网罗经典、教乘、释迦牟尼、轮回、三宝、沙门、十恶、功德、偶像、净土、观音、世界、诸天、地狱、瑜伽、持咒、宗门、止观、涅盘、无常等项,计二十章。现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编目为7490号。 其写作的动机是因为佛教“皆拜其偶像,谓之象教,今吾耶稣正教,…以上帝之命,毋许崇拜偶像,故与彼教论辨。”它一方面通过推理论证佛教在上述十个方面的谬误,另一方面,更是以《圣经》为依据来批评佛教的理论和教义,如“保罗曰:‘当弃妄言老媪之谈,练习敬虔上帝之事。’”“彼得曰:‘舍耶稣别无救主,盖天下人间,更无锡他名,可以得救者也。’”本书是为数不多的基督教新教的辟佛宣教古籍,其特点是站在基督教立场上批判佛教,“究其由来,明其非上帝所证之教,所有谬误,细为指陈。”通过与基督教的对比来批判佛教,以基督教为正教,以佛教为“由学空言”,因而有失公允,这可能也是引起佛教界多有辨驳的原因。 佛教界辩驳此书者,有日本养鹈彻定之《释教正谬初破》、《释教正廖再破》各一卷、南溪之《释教正谬噱斥》二卷,南条神兴之《释教正谬辩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