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詹姆斯二世统治下的英格兰

詹姆斯二世 [1] 十分惹人厌。跟他一比,就连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们都觉得还是他哥哥查理 [2] 更令人欣慰一些。在短暂的任期内,他致力于在英格兰复兴天主教。这个愚蠢而偏执的顽固追求使得他的统治生涯很快就画上了句号。8M9中华典藏网

他首先向委员会保证,他将努力维持政府在教会和国家层面同时存在的状态,就像法律建立的那样,并将尽心捍卫和支持教会。这番动人的发言赢得了大众的一片叫好,不管是在布道坛还是在其他地方,人们都对国王的信守承诺赞不绝口。可让这些轻信了国王的人们始料未及的是,他建立了一个秘密委员会专门用来处理天主教事务,它的一个主要成员是一个名叫彼得神父 [3] 的、祸害人的耶稣会会士。国王欣喜涕零地收下了法兰西国王给他的第一笔五十万里弗赫 [4] 的津贴,然而,鉴于他是个本性卑鄙的人,且怀着既吝啬又自傲的复杂心绪,所以尽管兜里揣着法兰西国王的钱,他却总是热切地表现出他的独立。他在哥哥查理二世的保险箱里找到了两份支持天主教会的文书,并把它们给公开发表了(虽然我觉得这不会有什么用);他还公开参加弥撒。尽管做了这么多过分的事,极尽谄媚的议会竟还给了他一大笔钱,这让他相信自己上任后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胡闹一番。8M9中华典藏网

在讲述重要事件之前,让我们先来说说泰特斯·奥茨 [5] 的事情。加冕礼两周后,他因伪证罪受到审判。除了要缴纳大笔罚款外,他还被判两次站上颈手枷,第一天从奥德门 [6] 一路受鞭刑到新门监狱,两天后又从新门监狱到泰伯恩刑场,而且在有生之年他每年都要上颈手枷五次。事实证明,这可怕的判决对这无赖还真有效。第一天,泰特斯被鞭打得站不起来,于是被人用雪橇拖着从新门监狱去了泰伯恩刑场,一路上还继续忍受着鞭刑。这个恶棍身体还真硬朗,经历了这番折磨之后也没死掉,后来在还活着的时候受到了宽恕,得到奖赏,不过再也得不到信任了。那帮人里面仅存的另一个活口便是丹杰菲尔德,但他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从新门监狱到泰伯恩刑场的路上,他差点被鞭打致死,不过这还不算,格雷律师学院一名残暴的律师用手杖戳他的眼睛,他因此丧命。当然这个凶恶的律师也受到了审判,得到了应得的处罚——他被处死了。8M9中华典藏网

国王的落跑让民众陷入了相当混乱的状况,他们认为军队里的爱尔兰人会杀了新教徒。因此他们鸣响钟声,点起守夜篝火,烧了天主教教堂,四处寻找彼得神父和耶稣会会士。而教皇的大使则装扮成男仆逃了出去。虽然百姓们连一个耶稣会会士都没能找到,但是一个人却在沃平发现一张浮肿的、醉醺醺的脸正从窗户往下看。此人曾是杰弗里斯的法庭上被恐吓作证的人,所以这张脸他记得很清楚,就算对方穿着水手的衣服,他也能认出这就是那个可恶的法官杰弗里斯。于是他抓住了这个醉汉。民众保持了基本的道义,没有将他碎尸万段。大家只是来回推搡了他一会儿,然后就把惊恐万分的杰弗里斯交给了市长。市长在他的尖声乞求下,将他送进了伦敦塔。他最后死在了那里。8M9中华典藏网

民众的混乱状态还在持续着。他们点起篝火庆祝,就好像他们应该为国王的回归感到高兴似的。但国王只是短暂停留,因为怀特霍尔宫的英格兰守卫被换成了荷兰守卫,一位他的前任大臣告诉他,亲王第二天就要来伦敦了,他最好去哈姆。可国王说哈姆又冷又湿,他宁愿去罗切斯特。他自以为小算盘打得不错,自以为这样就可以从罗切斯特逃去法兰西了。不过国王这点花花肠子一下子就被奥兰治亲王和他的朋友看穿;国王能够自己离开,他们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国王在几位贵族和荷兰军队的看守陪同下乘皇家船只前往格雷夫森德,仁慈的民众们见到国王受辱,甚是怜悯——他们宽大为怀的品格可比国王高尚多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到了这般境地的国王还没有意识到已经没人要拥护他了。他愚蠢地穿过罗切斯特的花园,经梅德韦逃往法兰西,和王后团聚。8M9中华典藏网

国王不在期间,伦敦的贵族和名流召开了会议。国王走后第二天,亲王就来到伦敦,召见了各位贵族,很快又召见了查理二世统治期间出席过议会的成员。这些名流们最终商定,王位因詹姆斯二世的个人行为而空缺,如果由天主教王子来继承王位的话则不利于新教王国的安定与幸福。奥兰治亲王与王妃应成为国王和王后,直到二人均去世为止;随后如果他们有子嗣的话则由他们的子嗣来继承王位;若无子嗣,则由安妮公主和她的孩子来继承;若她也没有孩子,王位则应交给其他继承奥兰治亲王头衔的人。8M9中华典藏网

于是,一六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亲王和王妃登上了怀特霍尔宫的王座,从此开始了共同统治。英格兰开始推行新教。至此,英格兰伟大的光荣革命落下了帷幕。8M9中华典藏网

[1] 英格兰詹姆斯二世(James II of England,1633-1701),在苏格兰称为詹姆斯七世,1685至1688年间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国王。他是最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英格兰国王。(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2] 英格兰的查理二世(Charles II of England,1630-1685),苏格兰、英格兰和爱尔兰国王。早在1649年、其父亲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后,苏格兰议会就宣称查理二世为国王,却遭到英格兰议会的反对,直到1660年、克伦威尔死后才重新登上王位,于1661年被正式加冕为英格兰国王。(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3] 即爱德华·彼得爵士(Sir Edward Petre,1631-1699),是一名耶稣会会士。他是詹姆斯二世的心腹。(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4] 里弗赫(livre)是法国古代货币单位,一里弗赫的价值等于一磅银。(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5] 泰特斯·奥茨(Titus Oates,1649-1705),制造了“教皇阴谋”(Popish Plot),一场看似以谋杀查理二世为目的的虚假阴谋。(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6] 奥德门(Aldgate),伦敦城墙最东侧的城门。(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7] 阿奇博尔德·坎佩尔(Archibald Campell,1629-1685),第九代阿盖尔伯爵,因参与了蒙茅斯叛乱而被处死。(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8] 即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1649-1685),第一代蒙茅斯公爵,查理二世和情妇露西·沃尔特的第一个私生子。(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9] 血十字(fiery cross)是四端烧焦或染血的木十字架,是古代苏格兰高地人的氏族或部族聚众出战的信号。(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0] 即理查德·朗博尔德(Richard Rumbold,1622-1685),克伦威尔派的士兵,参与了莱府阴谋,计划谋杀查理二世和他弟弟詹姆斯。(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1] 莱府(Rye House)即1683年莱府阴谋案的据点。辉格党人的议会被解散后,一部分军人密谋在莱府暗杀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但并未成功。莱府位于英格兰赫特福德郡的霍兹登。(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2] 汤顿(Taunton),隶属于英格兰西南部的萨默塞特郡(位于德文郡以北),是此郡的最大城镇。(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3] 即威廉·拉塞尔勋爵(Lord William Russel,1639-1683),1683年因叛国罪被斩首,据说行刑过程相当艰难,勋爵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死去。(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4] 即乔治·杰弗里斯(George Jeffreys,1645-1689),威尔士法官,后来被任命为大不列颠大法官(Lord Chancellor),贵族头衔是韦姆的杰弗里斯男爵,被称为“绞刑法官”(the Hanging Judge)。(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5] 《立誓法》(Test Act)是1673年颁布的英国法律,要求公职人员必须信仰英国新教。(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6] 即奥朗治亲王威廉二世(William II Prince of Orange,1626-1650),于1641年娶了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的长女玛丽·亨丽埃塔为妻。(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7] 理查德·塔尔博特(Richard Talbot,1630-1691),第一代提尔康奈尔伯爵,1687至1688年间为爱尔兰总督,爱尔兰保皇派,詹姆斯党派士兵。(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8] 坦普尔栅门(Temple Bar)是旧时伦敦城的入口,位于法学院前,为叛国者和其他罪犯首级示众之处。(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9] 即英格兰的威廉三世(William III of England,1650-1702),威廉二世和英格兰公主玛丽·亨丽埃特的儿子,苏格兰的威廉二世、奥兰治的威廉亲王三世,曾任奥兰治亲王和英国国王。他的妻子是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为他的共治者。(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20] 埃克塞特(Exeter)是英格兰西南区域德文郡的城市。(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21] 淋巴结核病(the King’s Evil),在中世纪的英格兰和法国,人们普遍认为国王的触摸能够治愈这种疾病。在英格兰,这种行为始于“忏悔者”爱德华统治期间;而法国则始于腓力一世(1052-1108)统治期间。(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22] 流鼻血的事情据说是在奥兰治亲王成功入侵之后,詹姆斯二世吓得精神崩溃,鼻血横流,故有此说。(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第三十七章8M9中华典藏网

我写的这部小小的历史书到这儿就接近尾声了。至于在一六八八年著名的光荣革命之后所发生的事情,要想在这样一本书里写出来并让读者理解可不太容易。8M9中华典藏网

总之,威廉 [1] 和玛丽 [2] 共同统治了五年。善良的妻子去世后,威廉又独自统治了七年。在他的统治当中,那个曾经被称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二世 [3] 的可怜虫在法兰西去世了——那时是一七零一年九月十六日。他死前一直竭尽所能暗杀威廉(不过他所谓的“竭尽所能”也只是下一点点功夫而已),想要收复自己失去的领土。法兰西国王宣布詹姆斯的儿子 [4] 为英格兰的合法国王;他在法兰西被称作圣乔治骑士,在英格兰则被叫作冒牌货。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特别是在后者,总有一些头脑发昏的人,时常打着冒牌货的旗号造反,就好像这个国家还没有受够斯图尔特王朝的统治似的!结果却造成了无数死亡和悲痛。一七零二年三月七日,星期日,威廉国王意外坠马身亡。他一直都是位勇敢爱国的亲王,拥有卓越的才能。他行事冷峻,知己甚少,却深深爱着自己的王后。当他去世的时候,人们发现他左臂上缠着的黑色缎带里系着一枚戒指,戒指里封存着王后的一缕秀发。8M9中华典藏网

威廉的继任者是安妮公主 [5] 。她是位颇受欢迎的女王,她的统治延续了十二年。在安妮统治内的一七零七年五月,英格兰与苏格兰结成联盟,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从一七一四年到一八三零年统治大不列颠的则是乔治王朝的四位国王 [6] 。8M9中华典藏网

一七四五年,当时的统治者是乔治二世,冒牌货最后一次起事——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次露面。已入暮年的詹姆斯和詹姆斯党派 [7] (他的同党被如是称呼)成员推举出了他的儿子、人称“年轻骑士”的查尔斯·爱德华 [8] 。说到斯图尔特家族,就不得不说说苏格兰高地人:他们极好惹是生非,又生性固执,对查尔斯忠心耿耿,于是查尔斯也与他们联合起来。为了把他推上王位,苏格兰人还发动过一场叛乱。在叛乱中,许多英勇无畏的绅士都献出了生命。查尔斯·爱德华要想再次逃出国非常困难,因为敌方重金悬赏他的脑袋,但苏格兰人民对他极其忠诚。他和当年的查理二世一样经历了一番颇具传奇性的冒险,最后逃到了法兰西。当时产生了很多具有詹姆斯党派时代特色、描写他们情感的有趣的故事和欢快的歌曲。要不是有这项功劳,我觉得斯图尔特家族对英格兰完全就是百害而无一利的。8M9中华典藏网

在乔治三世统治期间,由于坚持强制对北美课以重税,英格兰失去了这片土地。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独立了,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美利坚合众国。在我写书的这个时代,美国有一项值得称颂的过人之处,那就是无论其国民走到哪里,都能受到政府的保护。这样出色的表现实在值得英格兰学习。我跟您私下里讲一句,在这方面,英格兰可是从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时代开始就大不如人了。8M9中华典藏网

一七九八年七月二日,也就是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大不列颠与境况十分糟糕的爱尔兰结成了联盟 [9] 。8M9中华典藏网

一八三零年,威廉四世 [10] 接任乔治四世的王位,然后一统治就是七年。一八三七年六月二十日,威廉四世的侄女、肯特公爵(乔治三世的四儿子)唯一的孩子维多利亚女王 [11] 登基。一八四零年二月十日,她嫁给了萨克森-哥达公国的阿尔伯特亲王 [12] 。她很善良,备受人民爱戴。所以,现在我要像个传布公告的人一样,高声喊出这句话来作为本书的结束语:8M9中华典藏网

天佑女王!8M9中华典藏网

[1] 即英格兰的威廉三世(William III of England,1650-1702),即苏格兰的威廉二世、奥兰治的威廉亲王三世,曾任奥兰治亲王和英国国王。他的妻子是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为他的共治者。(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2] 英格兰的玛丽二世(Mary II of England,1662-1694),詹姆斯二世的长女,以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女王的身份自1689年统治直至逝世。她与表兄威廉三世结婚,共同统治英国。(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3] 英格兰的詹姆斯二世(James II of England,1633-1701),苏格兰的詹姆斯七世,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被迫退位,是最后一位统治英格兰的罗马天主教君主。(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4] 即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尔特(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t,1688-1766),威尔士亲王,被称为“圣乔治骑士”(le Chevalier de Saint George)或“老冒牌货”(the Old Pretender)。在1701年詹姆斯二世去世后,他的堂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 of France,1638-1715)宣布他为合法的英格兰国王。(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5] 即大不列颠的安妮女王(Anne,Queen of Britain,1665-1714),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女王,詹姆斯二世与王后安妮·海德的次女。(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6] 即大不列颠乔治一世(George I of Britain,1660-1727)、乔治二世(George II of Britain,1683-1760)、乔治三世(George III of the United Kingdom,1738-1820)和乔治四世(George IV of the United Kingdom,1762-1830)。乔治一世来自德国,他是汉诺威王朝的第一位英格兰国王。(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7] 詹姆斯党派(Jacobitism)为支持斯图尔特国王詹姆斯二世的一个政治团体,以罗马天主教教徒为主,于1688至1746年间多次起义闹事。其成员多来自苏格兰北部,他们不承认英格兰议会对詹姆斯二世的罢黜,并希望通过詹姆斯二世恢复天主教教徒的地位,并维持苏格兰的氏族制度。(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8] 查尔斯·爱德华·斯图尔特(Charles Edward Stuart,1720-1788),又称小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或小冒牌货(The Young Pretender),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尔特的长子,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之孙。(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9] 从此时起大不列颠王国(Britain)才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或“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0] 联合王国的威廉四世(William IV of the United Kingdom,1765-1837),乔治三世的小儿子,于1830年起统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汉诺威。由于没有合法子嗣,在他死后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王位转由他的侄女维多利亚继承。(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1]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1901),于1837年起为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76年起为印度女皇。乔治三世的孙女,威廉四世的侄女,是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译注)8M9中华典藏网

[12] 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1819-1861),萨克森-科堡-哥达的阿尔伯特王子,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和堂弟,后维多利亚女王专门为他创造了“王夫”(Prince Consort)这一头衔。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王位传给了他们的儿子爱德华七世,从此开始了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统治。一战时期,未了平息国内的反德情绪,英国王室将萨克森-科堡-哥达(Saxe-Coburg and Gotha)改为温莎(Windsor),现在的英国王室即是这个家族的延续。(译注)8M9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