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縣破山興福寺志卷一

偈菴程嘉燧mz4中华典藏网

破山mz4中华典藏网

文林郎秘書省較書郎守縣尉陳于頂山路記云常熟居海濵地無大山縣依山之陽是為隅山以瀕海之隅也又名虞山以昔人治虞于此也山北行九里是破山以鬬龍破山而澗也又北行九里頂山又北行六七里小山山之南北相距纔二十四里而名已不一矣又合而名之或曰烏目山也mz4中华典藏网

姑蘇志云慶元志引山海經曰虞山之北岡壠相接即烏目山今頂山之南有烏目澗疑即此也自此東北九十步有空心潭又有舜井mz4中华典藏网

寳祐志破山之名舊傳正觀中有老宿在寺說法常有白髯老人每旦必先至一日師問誰曰某山中白龍也師願見其形老人云我見形時當念摩訶經號助我之威師怖誤誦揭諦神咒神以杵擊龍龍衝山而去遂成破澗mz4中华典藏网

又高僧傳云白龍與黑龍交勇衝迸成溪mz4中华典藏网

朱長文續圖經云正觀中山中嫗生白龍與一龍鬬于此而成澗(舊志云唐貞觀十年夏月白龍與烏龍鬬于虞山之東北衝山而去山裂成澗則又與白龍祠事相涉三說未知孰是)mz4中华典藏网

中吳紀聞舊傳有四高僧講經山中一老翁日來聽法之問翁所從來答曰吾非人也龍也因問本相可得見乎曰可已而果以全體現僧恐甚亟誦揭諦咒語揭諦神與龍角力龍不能勝破其山而去續圖經所載不同謂白龍與一龍鬬未知孰是mz4中华典藏网

盧熊蘇州府志破山亦虞山之別山因白龍鬬衝山而去故曰破山mz4中华典藏网

興福寺mz4中华典藏网

吳地記後集云興福寺在縣西九里虞山北嶺下梁大同三年置mz4中华典藏网

唐破山興福寺再修功德記mz4中华典藏网

此寺始自齊始興五年因邑人郴州牧倪德光捨居第置之是大慈寺至梁大同三年改興福寺自邑寺歷陳隋四代迄于我唐甲辰歲歲踰三百年會昌末釋教中圮僧難聿興武宗斥去浮屠法寺毀大中踐祚再恢釋教俾飾伽藍先是大檀越主吳興錢公某吳郡顧罕汝南周坦與彼親友兼募信士助修塑像添建殿堂赫赫垂芳傳之不朽以雋僑居是邑廢之興之耳目相接俾書其事有愧斐然mz4中华典藏网

中和四年六月五日記mz4中华典藏网

范成大吳郡志興福寺在常熟縣西北九里唐寺記云始於齊始興五年按齊無始興年號但有延興中興二號皆止一年流傳之誤如此既是唐碑姑存之即常建題詩處(鄭虎臣吳都文粹同)mz4中华典藏网

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興福寺在常熟縣破山海虞之勝處齊郴州刺史倪德光捨宅寺唐常建詩云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恱鳥性潭影空人心即此地也山中有龍鬬澗唐正觀中老嫗生白龍與一龍鬬于此而成此澗有空心潭因常建詩以名有御賜鍾唐懿宗咸通六年所賜有文擧塔體如塔二人者唐之高僧也有救虎閣五代時僧彥偁虎拔箭於此有宗教院雍熈中高僧晤恩修天台教於此故以名近劉御史拯宰邑作八詠以志其事云mz4中华典藏网

范成大吳郡志破山興福寺去邑九里齊始興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捨宅寺名曰大慈梁大同三年改興福寺飛泉石橋修廊複閣氣象雄古多唐時屋也僧堂三柱皆有雷篆倒書竒恠不可識相傳唐初雷震故然(寳祐志同)mz4中华典藏网

郭彖暌車志曰常熟縣破山寺僧堂李唐新建柱有雷神書凢三處盖昔人所傳謝仙火之類內一柱題字最端謹可識云助溪作火田凢六字上一字作從具從力字書所無字皆作隸體倒書入木三分不類雕刻然各去地丈餘與舊說身長三尺者差異mz4中华典藏网

盧熊蘇州府志出宣化門循山而北過報慈寺六里西北入破山興福寺寺多古跡臨龍鬬澗山腰有光明菴mz4中华典藏网

唐詩mz4中华典藏网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mz4中华典藏网

清晨入古寺 初日明(一作炤又作曜又作朗)高林mz4中华典藏网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mz4中华典藏网

山光恱鳥性 潭影空人心mz4中华典藏网

萬籟此都寂 但餘鍾磬音mz4中华典藏网

唐詩記事丹陽商璠撰河嶽英靈集首列建詩愛其山光恱鳥性潭影空人心mz4中华典藏网

歐陽公臨行題青州山齋曰吾常喜誦常建詩云竹徑(通)遇幽處禪房花木深欲效其語作一聮不可得乃知造意者難工也晚來青州始得山齋宴息因謂不意平生想見而不能道以言者乃已有於是益欲希其髣髴竟爾莫獲一言夫前人開其端其物景又在其目然不得自稱其懷豈人才有限而不可疆吾將老矣文思之衰耶兹終身之恨爾熈寧庚戌仲夏月望日題mz4中华典藏网

姚寬西溪叢語曰常建題破山寺後院詩云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余觀又玄集唐詩類選皆作通熈寧元年歐陽永叔守青州題廨宇後山齋云竹徑遇幽處有以杜石本徃河內以見邢和叔始未見時亦頗疑其誤及見碑反覆味之亦以佳不知別有本耶抑永叔自改耶古人用一字亦不苟也mz4中华典藏网

僧清晝:晚秋破山寺mz4中华典藏网

秋風落葉滿空山 古殿(集作寺)殘燈石壁間mz4中华典藏网

昔日經行人去盡 寒雲夜夜自飛還mz4中华典藏网

高僧傳云皎然名晝姓謝氏長城人心篇什凡所遊歷皆以詩句牽勸令入佛知有集十卷mz4中华典藏网

寳祐志載皎然雙峯百戰後一首題曰游破山考杼山集乃遊吳匡山破寺詩也今削去mz4中华典藏网

吳融:送僧歸破山寺mz4中华典藏网

萬里指吳山 高秋杖錫還mz4中华典藏网

別來雙闕老 歸去片雲閑mz4中华典藏网

師在有無外 我嬰塵土間mz4中华典藏网

居然本相別 不要慘離顏mz4中华典藏网

僧常達:破山山居八詠mz4中华典藏网

身間依祖寺 志僻性多慵mz4中华典藏网

少室遺真旨 層樓起暮鍾mz4中华典藏网

啜茶思好水 對月數諸峯mz4中华典藏网

有問山中趣 庭前是古松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晚望立虛庭 心心見祖情mz4中华典藏网

煙開分嶽色 雨霽减泉聲mz4中华典藏网

遠樹猿長嘯 層巖日乍朗mz4中华典藏网

更堪論的旨 林下筍初生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一室塵埃外 翛然秪麽常mz4中华典藏网

睡來開寢幔 鍾動下禪床mz4中华典藏网

溪浸山光冷 秋凋木葉黃mz4中华典藏网

時題諸祖意 欹石看斜陽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西來真祖意 秪在見聞中mz4中华典藏网

寒鴈一聲過 踈林幾葉空mz4中华典藏网

心閒憐水石 身老怯霜風mz4中华典藏网

報叅玄者 山山月色同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真性寂無機 塵塵佛祖師mz4中华典藏网

日明庭砌煖 霜苦藥苗衰mz4中华典藏网

汲水和烟酌 栽松帶雪移mz4中华典藏网

好聽玄旨處 猿嘯嶺南枝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古寺凭闌危 時聞舉妙機mz4中华典藏网

庭空月色淨 夜逈磬聲移mz4中华典藏网

漏轉寒更急 燈殘冷熖微mz4中华典藏网

太虛同萬象 相會話玄徽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胡僧論的旨 物物唱圓成mz4中华典藏网

踈栁春來翠 幽窓日漸明mz4中华典藏网

禪心親石室 蝶翅覆花英mz4中华典藏网

好聽譚玄處 喬松鶴數聲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祖祖唯心旨 春融日漸長mz4中华典藏网

霜輕莎草緑 風細藥苗香mz4中华典藏网

月滿真如 花開覺樹芳mz4中华典藏网

谷前鸎囀處 時聽話圓常mz4中华典藏网

宋詩mz4中华典藏网

劉拯:破山八詠(有序)mz4中华典藏网

拯,字彥修,宣州南陵人。進士及第,知常熟縣。mz4中华典藏网

元豐元年蘇州常熟縣沙門思雅謁予言曰海虞之勝鍾于破山然林泉之勢遊觀之繁無近無遠傳之盛矣自倪郴州舍宅寺數百年間僧人竒士徃徃間出而人知者願有以發明之余因請而咏其可道者俾靈蹤異跡不揜乎山水之勝云mz4中华典藏网

元豐五年四月旦日宣德即知蘇州常熟縣劉拯序mz4中华典藏网

興福寺mz4中华典藏网

齊郴州刺史倪德光捨宅寺號大慈院梁大同中改興福寺mz4中华典藏网

峩峩烏目山 曾臨貴侯宅mz4中华典藏网

重房昔珠翠 峻宇換金碧mz4中华典藏网

泉激晨霞明 松搖暮雲白mz4中华典藏网

宜爾山中人 日輪自朝夕mz4中华典藏网

(餘七咏俱見)mz4中华典藏网

李湛:興福寺mz4中华典藏网

湛,宋祕書丞,大中祥符間人也。詩歸載此首譌唐詩。mz4中华典藏网

雲門十里長 殿塔明朝陽mz4中华典藏网

半夜風雨至(一作止) 滿山松檜香mz4中华典藏网

清猿嘯遠壑 好鳥鳴虛廊mz4中华典藏网

塵土斯可濯 胡語滄浪mz4中华典藏网

莫儔:破山mz4中华典藏网

儔,吳江人。mz4中华典藏网

聞勝地有蓮宮 乘興來遊杖瘦筇mz4中华典藏网

庭老樛枝翠瓔珞 池生並蒂玉芙蓉mz4中华典藏网

飛仙何意來題柱 開澗當年想鬬龍mz4中华典藏网

歸騎回看樓閣處 雲深隐隐度踈鍾mz4中华典藏网

李光:破山興福寺mz4中华典藏网

招提清絕冠諸方 溪遶山圍勝氣藏mz4中华典藏网

好在池塘存舊址 依然花木隱禪房mz4中华典藏网

風生殿閣元無暑 雨後松篁自有香mz4中华典藏网

日暮不教清興盡 更登絕頂瞰微茫mz4中华典藏网

舊志載陳簡齋詩一首乃雒中龍門詩也今削去mz4中华典藏网

章康:游龍山mz4中华典藏网

康,浦城人。mz4中华典藏网

名山相望 今日著屐mz4中华典藏网

到寺第一義 古松足蟠屈mz4中华典藏网

一一龍蛇形 風雷氣蕭瑟mz4中华典藏网

瓔珞檜兩株 皆數百年物mz4中华典藏网

佛燈耿青熒 像設暗金碧mz4中华典藏网

雲廊極徘徊 老屋共崪兀mz4中华典藏网

僧房小盤薄 西原訪泉石mz4中华典藏网

于其[宋-木+取]幽絕 似可使築室mz4中华典藏网

因而思古人 多有愛山癖mz4中华典藏网

要之亦何 一賞事已畢mz4中华典藏网

上方不及登 尚或俟他日mz4中华典藏网

無非會心處 妙同箭鋒直mz4中华典藏网

山靈謂何如 移文兹不必mz4中华典藏网

作詩山中 併可告來轍mz4中华典藏网

元詩mz4中华典藏网

周霞賔:破山後院mz4中华典藏网

一路入青山 禪居樹木間mz4中华典藏网

竹泉和雨釀 梅壑倚雲攀mz4中华典藏网

塔冷高僧骨 嵐清俗士顏mz4中华典藏网

夕陽鍾磬遠 相趂采樵還mz4中华典藏网

僧如鏡:破山寺mz4中华典藏网

虞阜前朝寺 蕭然一徑深mz4中华典藏网

煙霞多古跡 花果滿晴林mz4中华典藏网

石泉應冽 空亭晝自隂mz4中华典藏网

高僧遺塔在 何日復重尋mz4中华典藏网

吳訥:破山mz4中华典藏网

老龍逞餘怒 舊觸蒼厓裂mz4中华典藏网

厓邊古佛祠 年深亦銷歇mz4中华典藏网

隂房燐火青 曲竇泉聲咽mz4中华典藏网

客遊縱竒討 摩挲看遺碣mz4中华典藏网

朗吟常建詩 清風滿林樾mz4中华典藏网

李傑:遊破山寺和錢世恒韻mz4中华典藏网

今日重來續舊遊 可堪歲月去如流mz4中华典藏网

春光冉冉紅將歇 山色隂隂翠不收mz4中华典藏网

天晚腥風生虎穴 雨深新水溢龍湫mz4中华典藏网

老僧煑笋充清供 石上三生話未休mz4中华典藏网

王同祖:游破山興福寺破龍澗mz4中华典藏网

破龍廻絕澗 靈鷲倚修林mz4中华典藏网

紺宇烟霞靜 蒼崖松栢深mz4中华典藏网

虛無侵海色 去住引禪心mz4中华典藏网

日夕山風冷 幽禽空好音mz4中华典藏网

錢籍:遊興福寺歸途即事mz4中华典藏网

古寺登臨罷 肩輿下翠微mz4中华典藏网

山僧擕鉢上 樵子負薪歸mz4中华典藏网

暝雀喧凋葉 寒鴉度夕暉mz4中华典藏网

獨憐遊客興 猶逐野雲飛mz4中华典藏网

楊儀:遊興福寺mz4中华典藏网

愛禪林好 時來坐夕曛mz4中华典藏网

幽禽喧敗屋 古木堕寒雲mz4中华典藏网

細讀逍遙論 清譚怪石文mz4中华典藏网

步兵長嘯罷 皷吹半山聞mz4中华典藏网

楊儀:贈破山寺洪上人mz4中华典藏网

尋春過夏事俱寒 惟有題墨未殘mz4中华典藏网

落葉不教潭影 閒雲長伴衲衣還mz4中华典藏网

吾難求富徔吾好 汝可將心與汝安mz4中华典藏网

三十年餘京國夢 家山依舊醉中看mz4中华典藏网

孫七政:春日遊破山遇雨mz4中华典藏网

春遊不覺遠 幽興轉無涯mz4中华典藏网

雨送一峯磬 雲埋半壑花mz4中华典藏网

暗芳更識 空翠濕還賖mz4中华典藏网

歸處渾迷徑 翻疑洞口家mz4中华典藏网

邵鍪:破山贈李超無得貧字mz4中华典藏网

澗戶繩床寄此身 眉間精悍色猶存mz4中华典藏网

千年寺色松頭冷 半日茶煙竹裡貧mz4中华典藏网

野鹿徤如逃世客 嶺雲間似住山人mz4中华典藏网

繇來此意無多子 與爾蒲團子細論mz4中华典藏网

尹嘉賔:寄破山樵者李超無三首mz4中华典藏网

羨爾佯狂已陸沈 青山作伴遂幽尋mz4中华典藏网

相思只恐難求覓 聞說禪房花木深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江上青山政憶君 西風旅鴈自羣mz4中华典藏网

天涯歲晚多冰雪 若箇峯頭蹋凍雲mz4中华典藏网

mz4中华典藏网

自斷文章豈致身 忍看時事日沈淪mz4中华典藏网

東來山色何驕稚 思殺當年採藥人mz4中华典藏网

龍鬬澗mz4中华典藏网

邑志一名破山澗亦云破龍澗相傳龍鬬山裂成澗至今澗石皆赤研之色如代赭畵家用以皴染mz4中华典藏网

劉拯:龍鬬澗mz4中华典藏网

唐正觀中老嫗生白龍與一龍鬬于此而成澗mz4中华典藏网

白龍鬬巍峯 長澗落千尺mz4中华典藏网

靈泉應竒蹤 高連莫雲碧mz4中华典藏网

寒影凌蒼崕 清流動危石mz4中华典藏网

八月苗正枯 猶能變甘澤mz4中华典藏网

宋高九萬:題龍山mz4中华典藏网

開禧中僧居簡送高菊澗遊吳門序云山隂菊澗高九萬得句法于雪巢林景思于後山第五世mz4中华典藏网

古澗滄浪外 晴藍縹緲間mz4中华典藏网

木枯曾閱世 龍老解分山mz4中华典藏网

鳥道秋迷跡 禪房晝掩關mz4中华典藏网

詩成遊子去 流水自潺潺mz4中华典藏网

朱砂洞mz4中华典藏网

南畿志破山上有破龍澗旁有朱砂洞邑志云在龍鬬澗中mz4中华典藏网

大澗mz4中华典藏网

邑志在虞山北麓興福寺北mz4中华典藏网

空心潭mz4中华典藏网

朱長文續圖經云有空心潭因常建詩以名潭有無尾螺相傳有神僧見烹螺者已去其尾放之潭中得生或徙之他處則尾如故mz4中华典藏网

劉拯:空心潭mz4中华典藏网

在殿之東北九十步mz4中华典藏网

碧潭發幽石 瀟灑無纖塵mz4中华典藏网

寒光湛秋月 有物難比倫mz4中华典藏网

離鈎况無魚 千尺徒垂綸mz4中华典藏网

到此心已空 何用濯我纓mz4中华典藏网

明季箎:空心潭mz4中华典藏网

寺裡寒潭百尺深 冷涵秋氣碧沉沉mz4中华典藏网

風波不動開明鏡 恰比山僧入[宋-木+之]心mz4中华典藏网

空心亭mz4中华典藏网

寳祐志寺有通幽軒空心亭盖取常建詩中語鄧黻志至正五年重修叚天祐作記弘治十一年建今又廢mz4中华典藏网

叚天祐:空心亭記mz4中华典藏网

天祐字吉甫河南人泰[宋-木+之]甲子進士為常熟州判官mz4中华典藏网

海虞山循常熟州治西北十里而近曰破山直破山之麓有寺曰興福澗流絕山而下瀦深潭潭之上有空心亭山以崖斷石裂得破山之名亭以唐少府常建詩得空心之名海隅之勝萃于破山而破山之秀鍾于斯亭孱顏峙其前冷冽停其下設置宜而稱謂允當人知少府之詩之工而不知所以工一登斯亭不言而喻矣亭之始莫知誰歲滋風雨弗支至正五年寺僧徴上人謀撤其故而更剏焉邑士崔君天游后君議皆許諾二君人望也既相先後聞者樂而朱君其倡者也落成宏敞雅潔十倍其舊先是崔后二君嘗與寺昌上人取少府詩析韻授四方名士大夫各賦五言一詩至是悉刻梓揭之亭冠以少府詩亭所宜者始大僃以天祐佐是州而山若亭實所游歷致書屬記惟元氣結而山其秀且竒者所不乏非有文章才藝之士發之未必顯于世破山之以秀傑稱宜矣必少府詩出而後人人知之又必空心之亭立而後人人信之地有待夫人重事有待夫時如此檐甍翬飛棟宇雲湧晴隂雨雲光景變幻遊者稅塵鞅縱清躅蔭林樾之薈蔚睇谷巖之碅磳寓聽于琴筑而致跡于氷雪平昔寵榮勢利之膠乎中者蕩然火燼烟滅其靈臺虗明直與潭水相洞炤名亭空心疇曰不宜天祐不敏方將命杖屨載茟札從諸君子之後崔君名元方后君名克正朱君名士昭mz4中华典藏网

八年九月應奉翰林文字儒林即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叚天祐記mz4中华典藏网

李傑:重建空心亭記mz4中华典藏网

虞山海隅之鎮發脉自北而西迤邐南邁其首則邑治在焉其中支[宋-木+取]深秀以山形磅礴環抱靈氣所鍾也舊有寺曰破山今稱興福山下有泉出焉瀦而潭唐常少府詩所謂潭影空人心者也後人作亭其上興廢屢矣前令嘗再建之實土潭心以亭基四周所餘不過數尺水源盡窒茂草叢生余致政歸每至輙之悶然廼諗于邑大夫澶淵胡公巍命義官徐明夫董其役撤去舊材屏除積土攘剔蕪穢濬而深之清泉汩汩灌注冬夏常盈淵渟澄澈可燭鬚眉而天光日華上下交暎瑩乎一鑑之空明也於是更樹亭于潭上飾以丹雘楹桷棟宇高出巖厓老梅古檜離立于前脩竹長松森繞于後游于斯者倐然改觀而塵襟開豁萬慮俱消名之曰空心其亦稱情也已mz4中华典藏网

張著:分題空心亭得枝字mz4中华典藏网

山寺無僧澗道疑 華亭零落已多時mz4中华典藏网

空潭雲動蛟龍影 老樹霜摧虎豹姿mz4中华典藏网

謾擬稽隂成列坐 那同歷下徧題詩mz4中华典藏网

明年此地重相憶 石上梅花雪滿枝mz4中华典藏网

御賜鍾mz4中华典藏网

寳祐志寺有御賜鍾是唐懿宗賜鍾文云唐咸通九年歲次戊子正月二十一日勑賜破山興福寺鍾一口重一千三百六十觔mz4中华典藏网

劉拯:御賜鍾mz4中华典藏网

唐懿宗咸通六年賜mz4中华典藏网

大聲扣洪鍾 萬里來彤廷mz4中华典藏网

鳥間棲影重 星淡雲氣清mz4中华典藏网

餘響遶巖壑 林葉如廻驚mz4中华典藏网

有客發深省 塵耳非謾傾mz4中华典藏网

常熟縣破山興福寺志卷一畢mz4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