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

常建
  • 姓名:常建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长安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常建是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长安人,开元中与王昌龄同榜中进士,但仕途极不畅达,只做过八品的盱眙尉。于是就放浪琴酒,“有肥遁之志”(《唐才子传》)。什么是“肥遁”呢?就是归隐。往来于太白、紫阁诸山,后来干脆到鄂渚隐居了。据说他入山采药,还遇到过一个浑身绿毛的女子,自言是秦朝时的宫人,逃入山中,以松叶充饥,竟至长生不死。她还把服食松叶的方法教给了常建,不过常建并没有因此也长生不死。


常建早年大概去过边塞,所以写过《塞上曲》《塞下曲》一类的边塞诗,从诗歌的内容看,常建早年倒并不是一个很淡泊的人。比如《塞上曲》: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


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但他为人称道的不是边塞诗,而是后期归隐后受老庄思想影响下的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淡泊空灵,几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了。唐人殷璠选编《河岳英灵集》,把常建放在第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最能代表他这种风格,也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其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是被后人激赏的名句。


他的诗现存五十七首。数量虽不多,而“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四库全书总目》)。后人提到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称王、孟、常、储(光羲),是有道理的。

常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岳游纪行录

岳游纪行录

湛若水撰,游记。嘉靖二十三年八月初九日辰时,在西樵发舟,作发南岳初程诗云:朝出樵山云,暮登祝融峰。问之何神速?此在一念中。夫子示何远?精意有潜通。圣途虽万里,谁道末由从?

广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

又名《书镜》,日本版称《六朝书道论》。清康有为撰。这是晚清碑学在理论上的一个总结,全书虽然是在包世臣《艺舟双楫》的基础上推而广之,但康氏通过自己大量收集评骘汉魏六朝碑刻的经验,于前人之说颇多匡正,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新见,遂写成这部六万余字的论书名著。凡二十七篇。一、原书,二、尊碑,三、购碑,四、体变,五、分变,六、说分,七、东汉,八、传卫,九、宝南,十、备魏,十一、取隋,十二、卑唐,十三、体系,十四、导源,十五、十家,十六、十六宗,十七、碑品,十八、碑评,十九、余论,二十、执笔,二十一、缀法,二十二、学叙,二十三、述学,二十四、榜书,二十五、行草,二十六、干禄,二十七、论书绝句。有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刊本、《万有文库第二集》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崔尔平校注本。

真假之间

真假之间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去年圣诞之夜,我曾被一个消闲的集会,邀去说故事,他们跟我约定,在今年的同一夜晚,他们仍旧要我担任这个节目。凑巧得很,我在说事的时候却又意外地获得了故事的资料;本来,我预备留下这点资料,以便今年践约;但,我自己知道我的脑子,有个健忘的毛病,我觉得演讲而备一份演讲稿,在气派上比较来得大一点,因此我便提前把它写上了原稿纸。假使今年能有机会,我就预备把后面这段离奇的事情,当着某几个角色的面,亲口再说一遍。这一年的圣诞之夜,老天爷虽然没有制造雪景,为富人添兴,但是天气特别冷,那些时代的骄子们,血旺,脂肪多,他们在各种暖气设备之下,可以通宵达旦,追求狂欢。

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

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

戏曲论著。周明泰撰。1932年几里居刊行。辑录清嘉庆十八年(1813)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之间北京戏曲界“信而可征”的事件,按年排列,以系演员生卒年为主,附有一些人的简历、重要演出剧目等。对研究京剧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佛教的缘起观

佛教的缘起观

缘起,可说是佛法的核心,是佛法不共其他思想的唯一特质!佛在一代时教中,虽说了种种的法,但无一不是缘起的多方开展。后代的佛法弘扬者,不论是小乘中的许多派别,大乘中的若干宗派,他的思想之所以分化,诤论之所以发生,完全是由于对缘起的看法不同。所以,佛法的特色在缘起。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玄奘译名为《相应阿笈摩》,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原50卷,缺2卷,后以阿育王传补入。共收经1362部。一般认为属化地部传本。梵文原本现已不存。近代曾在中国新疆发现梵文残片。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述,现存历代异译本39种。都是从大部中撮要别译。这些异译本大多依中亚或北印度流行的传本译出,各出自何派,尚无定论。《杂阿含经》与南传《相应部经典》大体相应,但后者无论在经典内容还是经文编排方面都比前者更有系统性。有的学者认为此经有受大乘思想影响的痕迹。《长阿含经序》记《杂阿含经》有四分十诵,但现存刻本品目均不全,且经文多有重复,似译出后未作系统整理。《大智度论》卷八十五有“弟子所说佛所说”、“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道品”、“结集”等四分之说,与现行刻本大体相同,但顺序略异。现代佛学家吕澂依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作《杂阿含刊定记》,调整后的四分十诵次第是:①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有六诵,即五取蕴诵、六处诵、缘起诵、食诵、谛诵、界诵;②佛弟子所说佛所说分有二诵,即佛弟子所说诵和佛所说诵;③道品分为念住等诵。④结集分有八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