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

范成大
  • 姓名:范成大
  • 别名:字至能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平江府(治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126年6月26日
  • 逝世日期:1193年10月1日
  • 民族族群: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宋代诗人、地理学家。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治今江苏苏州)人。成大少年时连遭亲丧,孤贫自励,隐居山中十年,自号“此山居士”,在居无住所,只能寄居寺院的艰难情况下,毅然负起嫁妹抚弟的重任。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其后历任徽州司户参军、圣政所检讨官兼敕令所枢密院编修、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著作佐郎等职。乾道二年(1166),除吏部员外郎,为言者所阻,请祠归里三年起知处州五年,宰相陈俊卿荐为国史院编修,擢起居舍人兼侍讲,又兼实录院检讨六年夏,以虞允文荐,被命为祈请国信使,使金,归,迁中书舍人七年,因缴驳张说除签书枢密院制,自请领祠禄引归八年冬,起知静江府(治今广西桂林)、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元年(1174),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三年,以病乞归。入对,除权礼部尚书五年,知贡举,寻兼直学士院,四月,以中大夫参知政事、权监修国史、日历,才两月,为言者以私憾论劾,落职归里六年二月,起知明州(治今浙江宁波)七年,改知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兼行宫留守九年,以病力求放归十五年,又起知福州,力辞。绍熙三年(1192)起知太平州,虽勉赴,逾月归,卒谥文穆。


成大始由词翰,洊至宰执,历官州郡,颇有建树。作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范诗的爱国情怀同样慷慨沉痛,不可多得,不过其风格含蓄深婉。其北行记行诗72首绝句,充溢爱国主义情思。其爱民诗,除《四时田园杂兴》60首外,颇多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杰作。其行旅诗,真切细致,委婉动人。其诗风格以清新婉丽、温润精雅为主,脱略江西,饶有唐韵。其著作极富,有《石湖大全集》136卷,惜多已佚失,仅存《石湖诗集》34卷,有上海古籍社版点校本行世,其佚文孔凡礼辑为《范成大佚著辑存》(中华书局1983年版)。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猜你喜欢的书

雍熙乐府

雍熙乐府

散曲戏曲选集,二十卷,明郭勋选辑。勋为明武定侯郭英之曾孙,正德初嗣侯,以罪下狱死。此书汇辑金、元、明以来杂剧、传奇、南北曲、俗曲、民歌等,内容极为丰富。许多见于记载,但已失传的戏曲曲文、散曲、套数都可以从此书中找到。如元散曲家汪元亨,《录鬼簿·续编》称其有《归田录》一百首,而元明各曲书不见汪名,亦不见《归田录》书名。《雍熙乐府》有其小令一百首,原注“《归田》,元人汪元亨作”。包括《醉太平》《沉醉东风》《折桂令》《朝天子》《雁儿落兼得胜令》各二十首。又如元人曾瑞《青楼集》中言其有赠妓喜温柔《梧叶儿》,并“梓行于世”。但其集《诗酒余音》和其他曲集,皆不见。而《雍熙乐府》中有曾瑞《梧叶儿》十首,每首皆嵌有“喜温柔”或“温柔”的字样,可知为曾作。因此,它成为曲学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全书所收套数(包括北曲散套及杂剧、南曲传奇、南曲散套及《天宝遗事诸宫调》等)共计一千一百二十一套。所收小令(书中称为《杂曲》,包括北曲小令、南曲小令)一千八百九十七首,其中仅有少量的曲子注了剧名或作者姓名,有的仅注出了题目。这给研究者以考订研究余地。《雍熙乐府》按曲牌所属宫调排列。《四库全书》存目著录者十三卷本,为明万历节本,明嘉靖原本作二十卷。书名取《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及“庶绩咸熙”之义。有商务印书馆民国间所编《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嘉靖本。

云谣集杂曲子

云谣集杂曲子

一卷。不著撰人。敦煌本《云谣集杂曲子》有两本,于清末被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盗去,一藏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院,存十八首,一藏巴黎国家图书馆,存十四首,校除重复,有三十首,与原题三十首之数合。计〔凤归云编〕四首、〔天仙子〕二首、〔竹枝子〕二首、〔洞仙子〕二首、〔破阵子〕四首、〔浣溪沙〕二首、〔柳青娘〕二首、〔倾杯乐〕二首、〔内家娇〕二首、〔拜新月〕二首、〔抛球乐〕二首、〔鱼歌子〕二首、〔喜秋天〕二首。此十三调,均见崔令钦《教坊记》所载曲名中。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崔令钦官国子司业,为隋弘农太守宣度之五世孙。又考《教坊记》,记事讫于开元而上,则知令钦为肃、代二宗时人,而此十三曲者,固为开元教坊旧物。诸曲句法,多不同于后人。因可见唐人词律之宽,与诗词演变之迹,由近体诗而长短句之变,当于此集观之。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起,先后有王国维、罗振玉、吴伯宛、朱祖谋、刘复、卢前、冒鹤亭、郑振铎、唐圭璋、王重民、任二北、胡适、饶宗颐、潘重规、沈英名等诸家的抄本、刻本、影本、校本或摹本问世,其传刻之广,研讨之深,蔚为大观。《云谣集》的发现是我国词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研究词的起源、体式和内容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有敦煌卷子本。

唐诗百话

唐诗百话

施蛰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87年版。本书的特色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一百篇“诗话”,既有对具体诗人的研究,如《唐女诗人》,又有对一个时期诗歌发展的鸟瞰,如每一个时期的介绍之后均有一篇“余话”,即《初唐诗余话》、《盛唐诗余话》、《中唐诗余话》和《晚唐诗余话》。而最大量的是对唐代诗人作品的介绍,其中即有单篇诗作的分析,如《王绩:野望》、《杨炯:从军行》,又有对同一诗人几首诗的比较研究,如《王维:五言律诗三首》、《岑参:七言歌行二首》,还有对不同诗人相同题材的诗作的比较分析,如《边塞绝句四首》就比较分析了王翰《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和岑参《逢入京使》;《五七言绝句四首》比较分析了骆宾王《在军登城楼》、宋之问《渡汉江》、杜审言《渡湘江》、沈佺期《邙山》。另外,有些篇章还就某些诗人的某一类诗作了研究,如《曹唐:游仙诗》;有些篇章还总论了某一诗人的作品,如《郑鹧鸪诗》、《王梵志诗》。最后还有几篇总览性质的文章,如《六言诗》、《联句诗》、《唐人诗论鸟瞰》、《唐诗绝句杂说》、《历代唐诗选本叙录》。总之,这部著作材料丰富,作者时有新鲜的观点,对学习唐诗和研究唐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出师表

出师表

三国蜀诸葛亮著。诸葛亮出师征魏,以图中原,出师前上表于后主刘禅。表凡二上,故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之谓。《前出师表》,劝诫后主发扬“先帝遗德”,用贤纳谏,刑赏无私,“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对宫中营中之事做了周密安排,反映了他无限的内顾之忧。《后出师表》,分析伐魏弱不胜敌,“然不伐贼王业亦亡”的危难形势,力陈“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道理。表中有“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前表亦有“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等语句。表现了作者尽忠报国的赤诚之心。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一卷,清观如辑并序,附回向偈。

佛说普门品经

佛说普门品经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十文殊师利普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