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燧

- 姓名:程嘉燧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休宁(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565
- 逝世日期:1643
- 民族族群:
程嘉燧(1565~1643),明代诗文作家、画家。字孟阳,号松园、偈庵。休宁(今属安徽)人;寓居嘉定(今属上海)。少学制科不成,去学击剑,又不成,乃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30岁而诗大就。又善画山水,兼工写生,酒阑歌罢,兴酣落笔。与唐时升、娄坚、李流芳等并称为“嘉定四君子”。崇祯十四年(1641)还休宁。崇祯十六年腊月卒于乡里。著有《松园浪淘集》18卷、《偈庵集》2卷、《耦耕堂集》5卷,辑有《破山寺志》4卷。其诗近体多于古风,七律多于五律。比较起来,七律较优。一般写得秀逸浏亮,颇能自成风格。如《岁暮怀履仁李茂修》:“故人不见岁将穷,临别风烟在眼中。嶽院夜眠春涧雨,浦楼寒醉雪山风。溪南邮使明朝发,江北来帆二月通。廿载东桥歌酒伴,他乡残腊梦应回。”他作七律,注意造词新警,诗中甚多佳联。如“瓜步江空微有树,秣陵天远不宜秋”;“远雁如尘飞水面,乱帆疑叶下吴头”;“梅残烛烬西窗雨,雪沍香浓小阁云”;“古寺正如昏壁画,层湖都作水田衣”;“梦里楚江昏似墨,画中湖雨白于丝”:均有画意,颇堪讽诵。王士禛《渔洋诗话》认为:“明末七言律诗有两派:一为陈大樽(子龙),一为程松园(嘉燧)。大樽远宗李东川(颀)、王右丞(维),近学大复(何景明);松园学刘文房(长卿)、韩君平(翃),又时时染指陆务观(游)。”他的绝句,出入于刘禹锡、杜牧、李商隐之间,不名一家,也时诣妙境。他的歌行学苏东坡,虽常写得抑扬跌宕,但缺乏创新,成就不高。他能文,文气舒展自如,文笔轻倩开爽,虽无大文字,但颇有文学色彩。黄宗羲评《松寥诗引》“极似苏公小品”。
程嘉燧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训子语译注
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训子语》二卷,共十二篇。以同治江苏书局版《杨园先生全集》为底本,以康熙四十三年(1704)海昌范鲲主持刊刻本为参校本,并参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杨园先生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张履祥诗文选注》等著作。此书为张履祥晚年重要著述,倡导以忠信笃敬为本,以立身行己为要,以及积善与耕读的农士家风,并提出立身四要、居家四要等观念,形成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第二,从《清经世文编》等书中广泛搜集张履祥论述子弟教育、读书做人以及进德修业等方面的相关文字十三篇,作为《训子语》的补编,以助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了解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全书遵循丛书体例,在每段家训原文后,依次按照今译、简注、实践要点的结构,全面解读张履祥以修养德行为先、强调立志、倡导耕读相兼的思想理念,重点揭示家训文本隐含的深层意蕴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实践价值。
宝刻类编
八卷。未著撰书人姓名。《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诸家书目也未著录,只有《文渊阁书目》里有记载,但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 中。此书收录碑刻,上自周秦,下到五代。根据书中写有宣和、靖康年号,可知为南宋人所撰。书中有“瑞州”标目,查史书得知,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为避理宗讳,改筠州为瑞州 (今属江西省),可知撰书者是宋理宗以后的人。此书分为八类,即: 帝王、太子诸王、国主、名臣、释氏、道士、妇人、姓名 (残缺)。
文房四谱
我国古代系统介绍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第一部专著。又名《文房四宝谱》。北宋苏易简撰于雍熙三年(986年)。凡笔谱二卷、砚谱各一卷,附笔格、水滴器。各述本末、制作及故实并有关诗词文赋,援引类书及唐五代以前旧籍,广搜博采,体例仿欧阳询《艺文类聚》,分门隶事,后附诗文,但专举一器一物辑成一谱始自此书,多为后人所宗,为研究书法的重要资料。
三国演义
长篇小说。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作。系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三国戏和某些有关传说资料创作而成。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又对嘉靖本辨正史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并合二则为一回,以对偶标目,成为现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至王濬平吴结束,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近百年间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反映人民在动乱时代所受灾难和痛苦,暴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提供许多生活斗争经验和策略。作者“拥刘反曹”,始终以蜀汉为全书主导方面,把刘、关、张和诸葛亮当作小说中心人物。在一百二十回中,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五十一年间事占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仅写十六回即草草结束。所写四百余人物,多栩栩如生,曹操、关羽、诸葛亮、张飞等形象尤为我国人民所熟悉。作品善于表现战争,千变万化,各具特点,如“温酒斩华雄”、“空城计”、“安居平五路”等许多故事都脍炙人口。文字用浅近文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但作品诋毁黄巾起义,描写人物亦有“夸过其理”之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明嘉靖壬午刊本和1973年排印本等。
姜夔词集
词集,姜夔著。本书备搜姜夔词作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在南宋词坛上,姜夔“雅词”一脉,风格迥异于易安之婉约、稼轩之豪放,独有“清空”、“骚雅”之韵,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追求。姜夔一生清贫,未入仕途。他天生一副傲骨,从不趋炎势、随波逐流,其词作在同时代的江湖文人群体中秀然杰出,表现出一种清劲脱俗的格调。王国维评价姜夔:“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
破阴阳八卦桃花女
一作《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简名《桃花女》、《智赚桃花女》。杂剧 剧本。元王晔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叙周公 (一作恭)善卜阴阳,开卦铺三十年无一算差。 算李氏之子石留住及老佣彭祖必板僵身死,皆 为桃花女以解禳法救之免灾。乃设计为子增福 求娶彼为儿媳,专择凶日娶亲,算定桃花出门 必触犯日神,将身死于途。不料均为桃花算破 设法消灾,安然至周家。及入卧房,周令动乐欲 惊床上白虎星,反害死己女腊梅。又令彭祖去 砍城东南小桃树以绝桃花之命根。彭祖感女活 命之恩,遵女嘱只砍枝叶而留树根,归以桃枝 三敲门槛,周全家皆倒地而死。桃花使法救活 周全家,正言责之不义;周始大惭折服。于是一 家和好。剧中多写宋元婚嫁礼俗,与《东京梦华 录》等书可相印证。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 剧》本、《元曲选》本。清安庆梆子有此剧目,晚 清有《阴阳斗异说传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