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足山志卷之五

寺院(下)eVd中华典藏网

羅漢壁靜室(共四十九處)eVd中华典藏网

萬佛堂eVd中华典藏网

在羅漢壁撒手處之東。懸崖萬仞,竹樹參映,累石架木,別具勝致。萬曆丙辰,僧洪詔建。先有寂光寺僧心宗持鉢盛八功德水傾於崖下,因以成泉,至今不竭。eVd中华典藏网

安心處eVd中华典藏网

在西來寺之東二里許。屋止三楹,附崖而搆,窄處梯棧為階。老樹修竹,交映左右。崇禎甲戌,僧性超建。eVd中华典藏网

撒手處eVd中华典藏网

在楊黼洞左。下臨懸崖,勢頗危仄,而結搆精好。左有小樓,坐攬雲山,別具靜遠之致。天啟甲子,僧廣高建,大錯和尚為之題額。eVd中华典藏网

棲真處eVd中华典藏网

在楊黼洞傍。天啟年,僧還真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半空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幻空靜室右,碧雲寺上。乃張直指與幻空老僧問荅處。eVd中华典藏网

天然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寶印庵之東,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寶印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停雲庵之東,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停雲庵eVd中华典藏网

舊名還真室,在寶印庵西。僧還真建。eVd中华典藏网

還慈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半空庵之左,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普光eVd中华典藏网

即還普靜室,在半空庵之右。崇禎年,僧還普建。eVd中华典藏网

體然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普光庵下。崇禎年建。eVd中华典藏网

一笑軒eVd中华典藏网

在體然室之下。崇禎年建。eVd中华典藏网

自覺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覺融靜室,在碧雲寺下,水井之上。萬曆年,僧覺融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貫徹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水井之旁。崇禎年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甘露軒eVd中华典藏网

原名會心室。在碧雲寺左。僧元然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休歇處eVd中华典藏网

在四觀峯西北四五里許。其下出泉,峯頂比丘汲飲於此。萬曆年,僧來秀建。僧廣和曾隱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古佛洞團標eVd中华典藏网

在華首門西,古佛洞之下,今荒廢。eVd中华典藏网

望北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插屏山崖上。萬曆年,僧幻空棲靜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獻果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魯擺靜室,在藏頭庵西。昔魯擺老僧棲靜於此,有老猿來為之執爨,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桃源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小桃源洞前,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摩雲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兜率庵右,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海印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伏虎庵旁,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廣西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軟瀑之旁,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青齋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山東靜室。在收蛇洞門前,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洛伽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猴子洞。昔大千和尚居靜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磐陀石團標eVd中华典藏网

在放光寺西盤陀石上。石附崖而起,高數十丈。僧歸空結茆於上,架橋以登。俯視千崖萬壑,最為奇險。今團標尚存。eVd中华典藏网

悉怛多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飛鳳嶺之左,太古庵右。萬曆年,僧如琳居靜於此。eVd中华典藏网

太古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覺靈寺右嶺上,昔僧老古棲靜於此。穴土為洞,人呼為老古洞。eVd中华典藏网

淨業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放光寺御藏閣之左。昔僧淵明閱藏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葉子蓬eVd中华典藏网

在放光寺左崖下。旁有怪石澄泉。萬曆年,有江南僧居靜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衡陽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岳山靜室。在放光寺下三里許,岳山石洞之旁。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昔南岳僧禪隱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寶山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凌霄庵之下。鐵脚寶山居靜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靜居林eVd中华典藏网

在聖峯寺之左半里許,僧真利建。eVd中华典藏网

般若崖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白雲寺之左崖上。僧定雲結茆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紫栢崖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白雲寺右嶺崖上。聖峯寺僧結茆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楞伽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紫栢崖西。僧真利建,今荒廢。eVd中华典藏网

大雲庵eVd中华典藏网

舊名法雲室,在聖峯寺左二百步。崇禎年,僧法雲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法行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彌勒院左,兜率石傍。僧法行建,今荒廢。eVd中华典藏网

寶光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燄光室。觀音庵左,隔澗里許。僧燄光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齊雲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楞伽石之下。萬曆年建,徽州僧居靜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會雲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楞伽居之右。eVd中华典藏网

體如軒eVd中华典藏网

在補處庵下里許。崇禎壬申,僧周用建。eVd中华典藏网

松雲堂eVd中华典藏网

在體如軒左,僧周正建。eVd中华典藏网

智印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體如軒右。崇禎間,僧周悅建。eVd中华典藏网

禪心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體如軒之右嶺下。崇禎年,僧洪海建。eVd中华典藏网

丹霞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自朝靜室。在補處庵左嶺下,僧自朝建。eVd中华典藏网

全真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燃燈寺後嶺上二里許。昔有羽人煉丹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栴檀林靜室(共十三處)eVd中华典藏网

烟霞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栴檀林玉霖軒右嶺下二里,眠獅石之左。天啟元年,僧覺明建。eVd中华典藏网

玉霖軒eVd中华典藏网

在栴檀林老僧崖下,左有懸瀑。天啟年,僧殊勝剏建,其徒學蘊叅禪於此。eVd中华典藏网

止水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積行庵右嶺,隔澗半里許。崇禎年,僧讀談建。eVd中华典藏网

素雯居eVd中华典藏网

即年碍室,在玉霖軒左。崇禎年,僧無碍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畢婆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栴檀林。崇禎間,僧淡惺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止月廬eVd中华典藏网

在栴檀林。崇禎間,僧德明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碧桃軒eVd中华典藏网

舊為學弘靜室,在素雯居之上。崇禎年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赤曇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隔凡室,在老僧崖上。崇禎間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半山舫eVd中华典藏网

原名大乘室,在栴檀林望臺之西。崇禎年,僧大乘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梨花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了塵室,在半山舫西。天啟年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野鷄蓬eVd中华典藏网

在老僧崖右,崇禎間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無疆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老僧崖下。崇禎年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松竹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栴檀林,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獅子林靜室(共四十二處)eVd中华典藏网

念佛堂eVd中华典藏网

在獅子林前。有小樓,俯瞰萬壑,竹樹深映,境頗幽勝。萬曆四十七年,僧圓燦建,後有石漏泉。康熈丙寅,僧教盛、真行募鶴麗鎮總兵王珍重建。eVd中华典藏网

雲深處eVd中华典藏网

在念佛堂之右。eVd中华典藏网

藏海蓮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念佛堂之下。天啟年,僧隱空建。eVd中华典藏网

觀音崖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藏海蓮居之下。萬曆年,僧大力習靜於此,開闢獅子林,為諸靜室之始。eVd中华典藏网

吼天坪eVd中华典藏网

在獅子林左嶺,一名大靜室。天啟年,一明建。崇禎間,僧野愚擴大之。eVd中华典藏网

六波羅密eVd中华典藏网

在念佛堂左。天啟年,僧玄月結茆于此。崇禎間,僧圓常就其址建一大艸閣,四圍搆六小靜室,故名。eVd中华典藏网

圓明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六波羅密之左。崇禎年建。eVd中华典藏网

松月阿eVd中华典藏网

在獅子林吼天坪之下。天啟三年,僧念誠建。大錯和尚來遊,為題是名。eVd中华典藏网

守白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圓明室後。崇禎年,僧玄谷建。eVd中华典藏网

石笋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無心室,在圓明室左。僧無心建。eVd中华典藏网

普炤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獅子林六波羅密之右。康熈丙寅,僧寂法、照明重建,改顏「東林精舎」。eVd中华典藏网

燦輝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獅子林松月阿之下,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鼻峯舎eVd中华典藏网

在獅子林右嶺。崇禎十三年,僧道真建。eVd中华典藏网

雪岸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鼻峯舎右。崇禎十二年,僧玄指建。eVd中华典藏网

石彈軒eVd中华典藏网

在雪岸居右。崇禎十六年,僧玄聞建。eVd中华典藏网

慧光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慧光靜室,在雪岸居之上。僧玄竅建。eVd中华典藏网

無宗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石彈軒右嶺上。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和光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雲深處之右。天啟年間,僧道偕建。eVd中华典藏网

翠宇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和光室下。天啟年,僧性淑建。eVd中华典藏网

若野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垂虹居之右腋。eVd中华典藏网

支秋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若野室之下,旁有湧泉。崇禎元年建,乃仙陀棲禪處。eVd中华典藏网

氷雪庵eVd中华典藏网

原名約宇室,在吼天坪之右。崇禎年,僧約宇建。eVd中华典藏网

太清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念佛堂之上。eVd中华典藏网

倚天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太清居之上,即石广洞之左。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純持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倚天庵之左,前有片雲石。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智行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普炤室之上。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還忠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守白室之上,前有壽星崖。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青霞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無心室之下。eVd中华典藏网

徧空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無心室之右。eVd中华典藏网

黃玉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珠簾水之左。eVd中华典藏网

彌陀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松月阿之下。萬曆三十七年,僧寶峯建。eVd中华典藏网

慧劍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無宗室之下,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太素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石彈軒之下,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密用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太素庵之左,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曉天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容宇室右箐中,石洞邊,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無塵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曉天庵之左,石壁下,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虛白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若野室之右。eVd中华典藏网

容與處eVd中华典藏网

即容宇室,在曉天庵之左嶺上。eVd中华典藏网

垂虹居eVd中华典藏网

即永川室,在若野室之左肩上。eVd中华典藏网

惠通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惠肰室,在虛白居之右。eVd中华典藏网

林泉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獅子林之麓,幻住庵後里許。崇禎年,僧天香建。康熈丙辰,河南僧叅惺募翁大元重修。eVd中华典藏网

九重崖靜室(共一十五處)eVd中华典藏网

一衲軒eVd中华典藏网

在九重崖。背倚高嶺,面俯西山,地宇宏厰,重閣相向。崇禎二年,麗江土知府木增同僧道源建。庚寅年灾,僅存後樓。eVd中华典藏网

寒山樓eVd中华典藏网

在九重崖白鹿洞下。奇石怪樹,層繞左右。地不甚廣,而野花雜卉,頗極崖居之趣。崇禎元年,僧道乘建。eVd中华典藏网

山月扉eVd中华典藏网

在白鹿洞下,寒山樓之東。崇禎三年,僧玄悟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瑞雲軒eVd中华典藏网

即應機室,在一衲軒下。天啟元年,僧應機建。eVd中华典藏网

法義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瑞雲軒下。天啟二年,僧讀宣建。eVd中华典藏网

靜觀庵eVd中华典藏网

舊為文璽室,在法義室上。河南僧文璽習靜於此,二十餘年足不越戶。eVd中华典藏网

木庵eVd中华典藏网

在一衲軒左。僧道真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知宗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山月扉下。僧玄理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枕流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自得庵之上。僧玄象建,今荒廢。eVd中华典藏网

自得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道本室,在枕流居下。僧道本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太玄庵eVd中华典藏网

舊名大定室,在自得庵之左。僧大定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韜光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山月扉東。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美庵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九重崖白鹿洞下,寒山樓之上。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柔知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月庵室,在枕流居傍。僧月庵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純白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白鹿洞下,寒山樓之下。崇禎年間,僧玄契建。eVd中华典藏网

附:諸庵院靜室(共五十二處)eVd中华典藏网

綠淨山房eVd中华典藏网

在天池山下,鉢龍室前,毘沙精舎之右。砥石正當其前,左為倒影池。居士曾沛霖建。康熈癸亥,僧淨徹重修。eVd中华典藏网

毘沙精舎eVd中华典藏网

在白雲居右。崇禎年,羽士曾高明建。eVd中华典藏网

鉢龍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天池山下,毘沙精舎之右。天啟年,僧瓊明建。eVd中华典藏网

覺容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片玉山前,古雪齋下百步許。萬曆年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不二軒eVd中华典藏网

在滿月山下,悉檀寺後。天啟元年,僧冲虛建。eVd中华典藏网

斷際處eVd中华典藏网

在五華庵上。僧寂定建。eVd中华典藏网

翠栢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圓淨庵左。天啟元年,僧洪時建。eVd中华典藏网

華池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圓淨庵右。崇禎十五年,僧三池建。eVd中华典藏网

柔綠軒eVd中华典藏网

即無為室,在法界庵之左。崇禎十年,僧無為建。eVd中华典藏网

處約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法界庵右。崇禎四年,玄要建。eVd中华典藏网

肅月軒eVd中华典藏网

即恒肰室,在五華庵左。僧恒肰建。eVd中华典藏网

不知處eVd中华典藏网

在無我庵右。僧周璧建。康熈甲寅,僧廣[言*鬲]重修,改顏鹿野苑。eVd中华典藏网

拈花精舍eVd中华典藏网

在圓淨庵右嶺。萬曆年,僧釋禪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貝葉齋eVd中华典藏网

在悉檀寺法雲閣之旁。eVd中华典藏网

摩訶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大乘庵右。崇禎年,僧淵明建。康熈丙辰,僧洪希同吳文華重修,改顏「拈香室」。eVd中华典藏网

中峯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圓通寺左,僧玄修建。eVd中华典藏网

洒陀軒eVd中华典藏网

在卿雲庵左,僧玄頂建。eVd中华典藏网

隱空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卿雲庵右,僧玄同建。eVd中华典藏网

離釣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潮音閣內。eVd中华典藏网

置帚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龍華寺內。eVd中华典藏网

大雲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龍華寺左,隔澗百步許。嘉靖年,僧周徹建。eVd中华典藏网

法興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西竺寺後。eVd中华典藏网

煉魔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萬壽庵之右。昔有河南僧煉魔於此,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優曇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千佛寺左。僧學選建。eVd中华典藏网

寛宇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法華庵右。康熈壬子,僧洪紀重修,題顏兜樓室。eVd中华典藏网

古鏡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水月庵下。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雲鶴塢eVd中华典藏网

在水月庵內。天啟年,僧書佑建。eVd中华典藏网

滿月軒eVd中华典藏网

在水月庵右。崇禎年,僧書奇建。康熙壬子,僧行照同吳文華重修。eVd中华典藏网

靈源精舍eVd中华典藏网

在法華庵右,隔澗半里許。萬曆己丑,僧寶會居靜於此。後遷建為靈源庵。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燃燈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燃燈寺之下。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蘷宇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雲海庵內。崇禎三年,僧性倪建。康熙甲寅,僧寂崇募修。eVd中华典藏网

持心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雲海庵右。萬曆二年,僧明真建。康熙丙寅,僧仰黙重修。eVd中华典藏网

楞伽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華嚴寺後,檀溪崖上。崇禎辛巳,僧靈相建。康熙壬子,僧普胥重修。eVd中华典藏网

清音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大士閣左澗中。eVd中华典藏网

玩虎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報恩寺左。天啟年,僧昭印建。康熙壬申,僧抱璞重修。eVd中华典藏网

水雲居eVd中华典藏网

在傳衣寺後。崇禎八年,僧了愚建。eVd中华典藏网

可是樓eVd中华典藏网

在水雲居左。崇禎十年,僧覺悟建。eVd中华典藏网

靜笑居eVd中华典藏网

即定庵室,在水雲居前。天啟年間,僧定庵建。eVd中华典藏网

幻智樓eVd中华典藏网

在圓通庵後。萬曆年,僧釋禪居靜於此。崇禎元年,僧空宗、寂光重建。eVd中华典藏网

懶雲窩eVd中华典藏网

在淨雲庵內。eVd中华典藏网

無我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淨雲庵內。eVd中华典藏网

懷玉團標eVd中华典藏网

在雷音寺內。羽士懷玉建。eVd中华典藏网

寄寄齋eVd中华典藏网

在九蓮寺左。天啟四年,僧覺用建。康熈辛未,蜀僧自證重建。eVd中华典藏网

秋雪庵eVd中华典藏网

即彼岸室,在傳衣寺左箐中。今荒廢。eVd中华典藏网

福緣林eVd中华典藏网

在秋雪庵之左。僧雲谷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淨雲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羅摩苴箐。萬曆四十二年,僧覺心建。eVd中华典藏网

梅隱庵eVd中华典藏网

舊為無方室,在東瓜邑山。天啟年,僧無方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金華室eVd中华典藏网

在金華庵之下三里許。eVd中华典藏网

問天處eVd中华典藏网

即體微室,在翔龍寺之前半里許。僧體微建。eVd中华典藏网

瑞蓮精舎eVd中华典藏网

在雞坪關。天啟二年,僧釋禪建。謝撫軍遊此,值沼生瑞蓮,故名。eVd中华典藏网

碧雲山房eVd中华典藏网

在牟尼山上十里許。僧釋禪建。麗江府知府木增重修,今荒廢。eVd中华典藏网

蓮花山房eVd中华典藏网

在大石洞山上十里許。僧釋禪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eVd中华典藏网

景星eVd中华典藏网

在四觀峯,與善雨亭相對。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八角亭eVd中华典藏网

在曇花庵內。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觀瀑亭eVd中华典藏网

在牟尼庵之後。天啟六年,賓川州守蔣爾第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四無亭eVd中华典藏网

在放光寺門首,金剛石上。守州蔣爾第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仰高亭eVd中华典藏网

在羅李坊之上。直指周懋相建,久廢。康熈三十一年,僧慧輝重建。eVd中华典藏网

善雨亭eVd中华典藏网

在四觀峯,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旅亭eVd中华典藏网

在獅子林翠雨室內。eVd中华典藏网

松陰亭eVd中华典藏网

在尊勝塔院後,振衣岡上。eVd中华典藏网

eVd中华典藏网

雞山勝概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銅瓦殿左側,舊稱為一禪天。雙松為柱,懸額于中,路經其下。今樹老而額廢矣。eVd中华典藏网

羅李二先生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迦葉殿左峽,仰高亭之下。賓守李世申建。考羅、李二先生,當是羅近溪、李中溪。此坊之立,巡按周懋相之命也;復建仰高亭於坊上。周有〈仰高亭記〉,載〈藝文〉中,述景仰兩先生之意甚詳。後人誤以為羅念庵,實非也。eVd中华典藏网

羣峯拱聖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聖峯寺門前,大理王治中建。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覃恩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放光寺三門。eVd中华典藏网

萬松深處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寂光寺門前,響雪橋之上。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聖旨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悉檀寺三門。eVd中华典藏网

驀直去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悉檀寺門右百步許。eVd中华典藏网

鳥鳴蟬噪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體一橋上。eVd中华典藏网

地勝龍靈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大士閣左澗。eVd中华典藏网

西來第一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大士閣門內,直指周懋相立。eVd中华典藏网

三脚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息陰軒右路旁,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竹林清隱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傳衣寺門前,直指毛公建。eVd中华典藏网

撼雲篩月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傳衣寺門左。eVd中华典藏网

蓬萊初地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接待寺門前。今廢。eVd中华典藏网

靈山一會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沙址村上,報恩寺之下。萬曆癸卯,直指宋興祖立。有修坊田,附在寂光、大覺二寺。康熈己巳,僧普宜同合山重修。eVd中华典藏网

賓鄧交界坊eVd中华典藏网

在檀花箐。eVd中华典藏网

eVd中华典藏网

上土主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四觀峯藏經閣之後。祀信時景帝土主,乃蒙氏所封金馬碧雞之神也。eVd中华典藏网

中土主殿eVd中华典藏网

在迦葉殿內。祀沙(音「灼」)漠土主。相傳此神自西域隨護迦葉尊者至此,又稱為迦葉土主云。eVd中华典藏网

下土主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靈山一會坊之右。其神即迦葉殿土主。土人每以血食享之。崇禎年,有陝西僧惡其污穢,告經巡道,移神于沙址,以便血食云。eVd中华典藏网

沙址土主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下土主廟之下。其神即沙址村土主也。eVd中华典藏网

二母古窟土主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九重崖後山。eVd中华典藏网

畢鉢羅窟山神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華首門左百步許,僧正用建。eVd中华典藏网

大龍王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悉檀寺左,大龍潭上。僧釋禪建。eVd中华典藏网

小龍王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尊勝塔院之北,西顧山下。僧道真建。eVd中华典藏网

聖母龍王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河子孔,有上下二處。eVd中华典藏网

土地廟eVd中华典藏网

在迦葉殿門前,祗陀松下。僧廣高建。eVd中华典藏网

eVd中华典藏网

五葉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拈花寺右五里許石蟇江上,俗誤呼為百接橋。考百接橋,原在拈花寺前。寺未建時,山道泥淤,土人以方木數十根連接其上,以便往來,故名「百接」。今既成坦途,舊橋久廢,人遂以五葉橋為百接橋。其順非有如此者。eVd中华典藏网

洗心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雪陰橋右。eVd中华典藏网

雪陰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河子孔下,諸溪水合河子孔水,俱由此橋下出。今誤以此為洗心橋,其實洗心橋別在此橋之東,人罕由焉。eVd中华典藏网

華津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九蓮寺前半里許,僧本達、性杲重建。eVd中华典藏网

石梁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報恩寺上,葫蘆澗中。eVd中华典藏网

體一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悉檀寺前半里許。天啟四年,僧玄同造。eVd中华典藏网

響雪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寂光寺下,大覺寺上。eVd中华典藏网

青龍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華嚴寺路左,寶華池上。eVd中华典藏网

德水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華嚴寺路右,黃沙溪之上。eVd中华典藏网

伏龍橋eVd中华典藏网

甃亂石為之,在大龍潭之前。eVd中华典藏网

和光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白沙嘴下五里許,麗江府造。eVd中华典藏网

逍遙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法界庵西,倚杖溪上。旹大錯和尚修志片雲居,擔當老人隱居寶蓮庵,無盡禪師寓斷際處,恒與仙陀、眼藏諸衲子閒遊至此,倚杖逍遙,故名。eVd中华典藏网

九溪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九子溪下,由首傳寺過燃燈寺處。eVd中华典藏网

坦歩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大覺寺內,軟碧池上。橫板相連,長一丈一尺,濶八尺。方正寛平,不為斜陡。履道坦坦,足稱幽人之歩。康熈壬申,僧廣慈改修為石橋。eVd中华典藏网

三笑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白雲居門內,秋月池上。還源禪師隱於此者二十年,送客不過橋。一日,大錯和尚同眼藏來訪,還源不覺送過是橋,眼藏云:「遠公乃過虎溪耶!」三人大笑而別,橋遂以此得名。eVd中华典藏网

松鶴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象石村之上三里許。天啟年,鄧川庠生包大任建。eVd中华典藏网

一心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雞次坪下三里許。僧一心建。往來者因號名橋,至今相延不復更矣。eVd中华典藏网

天生橋eVd中华典藏网

在白沙嘴之下四里許。兩岸各有一大石負岸而起,對橫溪上;東西相接,闕處僅三尺許。往來者由焉,遂號為天生橋。eVd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