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承勋

- 姓名:范承勋
- 别名:字苏公,号眉山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辽宁抚顺人
- 出生日期:1641
- 逝世日期:1714
- 民族族群:
范承勋(1641~1714),中国清代官员。字苏公,号眉山,自称九松主人。辽宁抚顺人,隶属汉军镶黄旗。清代大学士范文程第三子,福建总督范承谟之弟。以任子历官御史、郎中。康熙十九年(1680),谭弘叛,受命与郎中额尔赫图如彝陵,趣将军噶尔汉战,并督湖广转粟运军。次年进师云南,命趣军督饷如故。二十二年,还京,监崇文门税。二十三年,举廉吏,擢内阁学士。二十五年,擢云贵总督,疏定云南援剿两协驻军地,裁贵州卫十五、所十,改并州县,并增设县七。历官至云贵总督。二十七年,平湖广兵乱,疏罢云南铸钱,以银供饷。二十八年,上命郎中温葆会承勋等如东川檄安氏献阿所。三藩之乱时,督运粮饷于湖广、云南,有功劳。二十九年,疏定云南秋粮,本折兼纳。三十一年,疏设永北镇,罢洱海营,增置大理府城守将吏。三十二年,入觐。三十三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六月出任两江总督。三十八年,任兵部尚书。三十九年,命监修高家堰堤工。四十三年,工成,加太子太保。五十三年,卒。
范承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全真集玄秘要
一卷。道教经书。元李道纯著。由两篇注解构成。一为《注读周易参同契》。《读周易参同契》为张伯端《悟真篇》中的内容,李道纯注解旨在说明易道广大悉备,以之学佛则佛,以之学仙则仙,以之修齐治平则修齐治平,故魏伯阳托象于丹道《参同契》。又以金丹为人的本来真性,五行即精神魂魄意。二为《太极图解》,即解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其解“无极而太极”说:非谓太极之先又有无极,而是指太极本无极,即释氏所谓历劫之先明妙本,老子所谓象帝之先;无极而太极即虚化神,神即无极之真。认为万物同出于一太极,复归于一太极,出生入死,一聚一散,即太极动静之机;阳为太极之动,阴为太极之静。为研究道教思想的参考材料。收入《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壬学琐记
唐时功令,以奇门、雷公、六壬为三式,雷公即太乙,所谓太乙雷公式是也。唐时禁奇门、雷公不传,惟六壬便于民用,不涉兵事,故不之禁,传其歧多,精者独鲜。
蟫史
清代长篇小说。20回。原署为“磊砢山房原本”,一般认为是乾隆年间的名士屠绅所写。本书叙述桑蠋生受到指挥甘鼎的礼遇,并于掘井时得到三箧书。甘鼎和桑蠋生将其藏于秘室,时时从其中受到启示,获益极大。此后,桑、甘二人击破起事者邝天龙(广州王),又救凉州之围,招降白苗,与黄苗、红苗大战获胜,攻入交址,生擒交址王,无往而不胜,最终功成身退,桑蠋生还归福建,甘鼎弃官而去。本书是不多见的长篇文言小说,内容多涉怪异,而且出现了西洋人。就其情节与结构而言,可以归入神魔幻化类作品。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批评《蟫史》的文风:“特缘勉造硬语,力拟古书,成诘屈之文,遂得掩凡近之意。”不仅文字生硬,而且场景变换过快,往往使其头绪纷乱,难以卒读。正如鲁迅所说:“《蟫史》神态,仿佛甚奇,然探其本根,则实未离于神魔小说。”本书最早的刊本有嘉庆五年(1800)刻本,卷首是嘉庆五年小亭道人及杜陵男子的两篇序。
骚略
赋别集。南宋高似孙撰。3卷。此集专收作者拟楚辞之作与赋类作品。作者自序称“余固不能窥(屈)原作,犹或知原志者,辄抱微款,妄意抒辞”,因以《骚略》名集。卷一收拟《九歌》而咏越地之作15首及《欸乃辞》2首;卷二收《嶀台神弦曲》及《幽兰赋》等九篇,有诗歌,亦有辞赋;卷三收《水仙花赋》、《水仙花后赋》等赋6篇。今传有《百川学海》、《宋人集丁编》、《四明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
和清真词
词集。北宋方千里撰。一卷。千里,信安(今河北霸县)人。约徽宗宣和间在世,曾官苏州签判。此集皆和周邦彦之词。周氏精音律,被视为词家之冠。方氏和词极力以周词用字为标准。因周词版本甚多,流传中常有差异,方氏所据版本或有不同。《千顷堂书目》、《佳趣堂书目》、善本书室藏旧抄本、《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劳权抄校本等,俱作一卷。《全宋词》用毛斧季校本,存词93首。
般若心经解义节要
般若心经解义节要,一卷,明无念居士节要并序。原标宋溓文句,按文句为诸家节要之一,排版误提一格,目录因而误标。或谓宋自称无念居士,然则以明初人,安得于嘉靖年作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