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

- 姓名:普光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普光,唐代僧。籍贯、世寿均不详。资性明敏,师事玄奘三藏于慈恩寺,精苦恪勤,闻少证多,玄奘默许之。人称大乘光。自贞观十九年(645),玄奘首创译场,至麟德元年(664)终于玉华宫,凡二十载,出经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大多为普光笔受。永徽五年(654),玄奘译出俱舍论,首先密授普光。普光因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以详解之,为俱舍论三大疏之一;后由弟子圆晖为之略作十卷,俱舍宗奉为要典。另著有俱舍论法宗原一卷、百法明门论疏等。普光之俱舍学实总集玄奘所传,故后世公认普光为得玄奘正传者。
普光除助玄奘译经外,还勤于著述,现存的有三种:
一、“俱舍论记”三十卷(或作十五卷),此论与神泰、法宝二疏并称为俱舍三大疏。泰疏今残缺,仅存七卷。宝疏多引众贤“顺正理论”直译“俱舍”,又好独抒己见。三疏中,比较稳健完整的,要算此记。这是关于俱舍学的一部权威著作。
二、“俱舍论法宗原”一卷,此依“俱舍论”扼要地说明一切有部,总以七十五法为诸法体,并决定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八法为不定法。此书除略说诸法体相外,还以百门分别诸法色非色、有见无见等。
三、“百法明门论疏”二卷(或作一卷)。本书以缘境、四缘、四界、重数、三性等五门科简八识,以诸论不同、假实、四界、三性、废立等五门科简心所有法,以诸论不同、释妨难、辨假相三门料简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比窥基所解为详。
此外,普光的著述,已佚的有二种:
一、“婆沙论钞”若干卷。
二、“大因明记”二卷。
关于俱舍学的传习,后世公认普光为得玄奘正传。贾曾作“俱舍论颂疏序”云:“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躬得梵本,再译真文。其徒大乘光法师亲承密诲,初传正译,既尽善矣,又何加焉。”后唐法盈作“俱舍论颂疏序记”解贾曾序云:“‘亲承密诲’者,三藏西方大乘诸师立破口授基法师,小乘义授光法师。”故普光的俱舍学,实总集玄奘法师所传西方小乘诸部立破教义的大成。“俱舍”本来宗于经部,但一般俱舍学者如慧恺、法宝皆许“俱舍”理长为是,非定一宗。普光也许“俱舍”据理为宗,与慧恺、法宝无异。但他解释“俱舍”,总的倾向还是偏重有部。他著「俱舍论记”,兼采各宗各家的解释,又每平列地援引多种异说而不加评判,故有时失之繁杂。但忠实地记录了玄奘法师所传印度小乘诸部的主张,保存了诸家异解的本来面目,也正是普光的功绩。
普光的弟子最有名的是圆晖。他略摄普光“俱舍论记”正义,并兼采法宝“俱舍论疏”,作“俱舍论颂释疏”二十九卷(后有人补作第三十卷,佚名)。他的见解往往调停于普光、法宝之间。圆晖弟子有崇廙、慧晖、道(遁)麟。崇廙作“俱舍论颂疏义府钞”二十卷,慧晖作“俱舍论颂疏义钞”六卷,道麟作“俱舍论颂疏记”二十九卷,俱释圆晖疏。后唐法盈(即虚受)作“俱舍论颂疏序记”一卷,解圆晖疏的自序和贾曾序。当时圆晖疏于两河间二京道江表燕齐楚蜀盛行,所以后来关于这部著作的论释有好多种。
猜你喜欢的书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主要的关注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他通过解读陀氏的书信和小说文本,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主要特点。
伍尔芙读书心得
《伍尔芙读书心得》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芙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心得。《伍尔芙读书心得》主要内容有:如何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家名作?以及,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治疟机要
近代医家刘裁吾著,成书于公元1912年。该书主要论述了疟疾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其治疗方法。刘裁吾在书中特别强调了荣卫在疟疾发病中的重要性,认为荣卫是人身之化机,凡百疾病皆系焉,而疟疾尤为显著。他详细分析了荣卫的生始会合、内外出入、阴阳顺逆、道路异同、度数疾徐等方面,并探讨了疟疾与荣卫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庄子解
解说《庄子》一书的著作。中华书局1964年本,1册,33卷。王夫之著,王敔《增注》,王孝鱼整理。此书说解《庄子》,注重其思想内容及方法。每篇之首,冠以篇解,综括全篇大意。每段之后,加以解说,以描述庄子的思维过程。王氏认为《寓言》和《天下》乃全书序例,非庄子本人不能写出,内篇亦出庄子之手。对杂篇《庚桑楚》尤为重视,以为庄子基本思想已囊括其中。《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定为赝作,屏不解说。至于各篇中单词句义,也往往有新的解释。此书评《庄子》,志在除去前人以儒佛两家所作的附会,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同时还隐为指出其局限。王敌对本书的《增注》,引用古今各家之说颇多,对明代名著,亦偶有采录。此书整理时用金陵刻本作底本,参校湘西草堂本。书前有点校说明,以及清王天泰、董思凝的两篇序言。
飞丸记
明代传奇剧本。张景撰。吕天成《曲品》著录。全剧33出。剧情略云:书生易弘器与权相严嵩为世仇,无意功名,拗不过友人叩郡劝导,才进京应考。嵩子世蕃假意释怨留易生在府中居住,设计加害。易生与世蕃女玉英有宿缘、土地神暗中将2人酬答诗笺纸丸掷送传情。玉英得知父亲欲害易生,传信救之。不久,严氏父子被劾,削职流放,玉英亦没入边将仇严府中为奴。仇严欲纳玉英为妾、玉英矢志不从,倍受凌虐。一日汲水,遇正在四处寻找她的易生,2人表明心迹,易生立誓要营救她。后易生,叩郡应试中进士,易授官御史,弹劾仇严不法,叩授南阳推官,往逮仇严,并释玉英,送往京中与易生完婚 。今存明汲右阁刊《六十种曲》本。
普贤行愿品讲要
《<普贤行愿品>讲要》是惟贤法师2003年10月25日-27日讲于深圳弘法寺。佛说《华严经》,根据华严宗的判教是在佛初成道以后。佛成道是在腊月初八的晚上,当中夜明星出现的时候佛就成道。在没有成道以前,还受了魔王波旬的干扰,平常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佛在金刚座上,以定力、威力,就把他对付了。降服魔王以后,佛就在中夜睹明星而成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