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星

- 姓名:景星
- 别名:号讷庵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浙江余姚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景星,号讷庵,字德辉,元代人。以儒士保为杭州儒学训导,浙江余姚人。撰《四书集说启蒙》,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景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郑开阳杂著
地理杂志。明郑若曾撰。十一卷。若曾有《筹海图编》已著录。郑氏曾自编文集,康熙中其五世孙起泓及子定远又删汰重编为一帙。即为该书。分《万里海防图论》 二卷、 《江防图考》一卷、 《日本图纂》一卷、 《朝鲜图说》一卷、 《安南图说》一卷、 《琉球图说》一卷、 《海防一览图》一卷、 《海运全图》一卷、 《黄河图议》一卷、 《苏松浮粮议》一卷。其《海防一览图》即《万里海防图》之初稿,因详略有别,故两存之。此书惟缺若曾《江南经略》一书。全书文图总约十四万余字。为若曾襄赞胡宗宪平倭时所著。其江防、海防等资料皆为其目击。日本诸考亦皆咨访考究得其实际。其中最有价值者为《万里海防图论》,图文并茂。图分广东沿海图十幅,并广东要害论、南澳守御论七篇;福建沿海图九幅,并福洋要害论等五篇;浙江沿海图二十一幅,并浙洋守御论三篇;直隶(今江苏)沿海图八幅,并苏松海论四篇;山东沿海图十八幅,并山东预备论等四篇;辽东沿海图五幅,并辽东军饷论二篇。 《江防图说》上起四川的岷山,东至大海。并附《江源考》和《江防考》二篇。日本、朝鲜、安南(今越南)等诸图说,对研究上述诸国历史地理亦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寒柳堂集
综合学术论文集,陈寅恪著。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为陈寅恪文集之一,收辑论文、校笺、序跋、考据短章11篇。书中《论再生缘》一文多涉诗事。《韦庄秦妇吟校笺》专为诗歌而发。作者于此篇用力甚深,博采诸书,胪陈众说,细加按断。遇有格碍难通之处,必寻根究底,务求确解;如根据不足,未能别具胜说,姑阙疑以俟考。行文计为三节:(甲)从洛阳东奔之路程。驳斥前说,考定诗中“汴路”之所指,彭门相杀之语及彭门与汴路之关系;洞明唐季徐淮军事之情势及“野色”、“冤人”、“金陵”等语辞之校释。(乙)从长安至洛阳之路程。辩证韦庄非讳“内库烧为锦绣灰,大街踏尽公卿骨”一联,盖由适触新朝宫阃之隐情,志希免祸而戒其诗。(丙)诗句诠解。严谨详核,创为新见。笺“二郎四郎”、“大彭小彭”句,谓主奴全体忧泣;证“一升栗”为端已故甚其词,特意形容之笔,颇显治史之明察,衡诗之滋味。作者脱出乾嘉学派只重文字考据的窠臼,利用唐诗某些佳构以叙事胜,提供了大量关于时、地、人的历史材料,重视唐诗之史料价值;以唐诗纠正史籍错误,说明历史真相,或别备异说,互相证发,增补阙漏,以史证诗,以诗证史,将史学与文学熔为一炉,为唐诗研究开拓新鲜视角,其荦荦大者,首推《元白诗笺证稿》,次为《韦庄秦妇吟校笺》。此稿也善于在人们疏忽或以为无关紧要之处发现问题。如考释“野色”,参稽《旧唐书·郭子仪传》“野宿魂惊”语,细绎诗歌上下文意,谓“野色”乃“宿野”二字之讹倒;复钩沉史料,依地理系统及历史事实推证“宿野”为宿州或泗州之野,与诗中“河津”对文。《狐臭与胡臭》考察中国古医籍中所谓腋气狐臭者,其得名之由,与西胡血统人有关。谓三国志曹冲、华佗二传皆有佛教故事附会其间;析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等,均为富于学力见解的文字。
皇朝经世文编
120卷论文集,1826年编成刊刻。收清初至道光5年论学论治文献两千多篇,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八个方面,63个专题。其中学术6卷,对立志、立节、立言、立功、原性、原道、原天、原人、原命、天道、人为等问题进行探讨,是研究清代前期伦理思想的重要材料;治体分原治、政本、治法、用人、臣职五个专题,政本类提出了对皇帝的言行和道德要求,臣职类有评价人物的标准和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材料;礼政分礼论、大典、宗法、家教、婚礼、丧礼、制服、祭礼、正俗等专题,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伦理、礼法制度、行为规则、民情风俗、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材料。序言中提出经世致用的原则和贯彻全书的务实精神,对克服当时学术界盛行的考据末流和空谈心性的腐朽士风,有很大的作用。
千金要方
又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中医学方书著作。30卷。唐朝孙思邈撰于652年。宋校正医书局1065年曾组织著名医学家林亿等予以校刊。日本珍藏有未经林亿等校正之宋刊本等2部残卷。1600多年来,中、日两国《千金要方》刻本约计30余种。目前,中国珍藏之最早刻本为元刻残卷。影响较大者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日本江户医学影北宋本。另如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吴氏重刊本、《四库全书》本、《正统道藏》本等,均作93卷。成书于永徽3年(652年)。作者以“人命至重,贵于千金”的民本思想题为书名。全书分为232门,载有医方5 300余则。博采唐代以前各家方书及民间验方。所列方剂,有一病列数方的,也有一方治数病的。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一卷,清 順說,寶性錄。南嶽下第三十七世,嗣了宗見。附了宗見禪師法嗣瑞亭晟,法孫美亭義略錄。依駒本增入并印。
佛说八大人觉经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弟子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本经之八大人觉系指觉世间无常、觉多欲、觉心不足、觉懈怠、觉愚痴、觉贫怨、觉欲过患、觉生死。八大人觉在阿含经典、佛遗教经、成实论中均广有论说,其顺序、名称虽异,然旨趣则同。明代智旭曾为作‘八大人觉经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