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百话
作者:施蛰存
施蛰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87年版。本书的特色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一百篇“诗话”,既有对具体诗人的研究,如《唐女诗人》,又有对一个时期诗歌发展的鸟瞰,如每一个时期的介绍之后均有一篇“余话”,即《初唐诗余话》、《盛唐诗余话》、《中唐诗余话》和《晚唐诗余话》。而最大量的是对唐代诗人作品的介绍,其中即有单篇诗作的分析,如《王绩:野望》、《杨炯:从军行》,又有对同一诗人几首诗的比较研究,如《王维:五言律诗三首》、《岑参:七言歌行二首》,还有对不同诗人相同题材的诗作的比较分析,如《边塞绝句四首》就比较分析了王翰《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和岑参《逢入京使》;《五七言绝句四首》比较分析了骆宾王《在军登城楼》、宋之问《渡汉江》、杜审言《渡湘江》、沈佺期《邙山》。另外,有些篇章还就某些诗人的某一类诗作了研究,如《曹唐:游仙诗》;有些篇章还总论了某一诗人的作品,如《郑鹧鸪诗》、《王梵志诗》。最后还有几篇总览性质的文章,如《六言诗》、《联句诗》、《唐人诗论鸟瞰》、《唐诗绝句杂说》、《历代唐诗选本叙录》。总之,这部著作材料丰富,作者时有新鲜的观点,对学习唐诗和研究唐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章节列表
升序↑盛唐诗话
- 14.王维:五言律诗三首
- 15.王维:五言律诗二首
- 16.孟浩然:五言律诗三首
- 17.孟浩然:五言律诗又三首
- 18.高适:燕歌行
- 19.岑参:七言歌行二首
- 20.早朝大明宫唱和诗四首
- 21.王湾:五言律诗二首
- 22.边塞绝句四首
- 23.五言绝句四首
- 2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25.王昌龄:七言绝句四首
- 26.李颀:渔父歌
- 27.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 28.黄鹤楼与凤皇台
- 29.李白:古风三首
- 30.李白:蜀道难
- 31.李白:战城南
- 32.李白:将进酒
- 33.李白: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 34.李白:五言律诗三首
- 35.杜甫:哀江头
- 36.杜甫:新安吏
- 37.杜甫:无家别
- 38.杜甫:悲陈陶悲青坂
- 39.杜甫:七言律诗二首
- 40.杜甫:吴体七言律诗二首
- 41.杜甫:五言律诗二首
- 42.盛唐诗馀话
中唐诗话
- 43.张志和:渔歌五首
- 44.李冶:寄校书七兄
- 45.刘长卿:五言律诗三首
- 46.韦应物:自叙诗二首
- 47.韦应物:五言古律三首
- 48.钱起:湘灵鼓瑟
- 49.韩翃:七言绝句三首
- 50.韩翃:送中兄典邵州
- 51.卢纶:七言律诗二首
- 52.戴叔伦:七言歌行二首
- 53.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 54.王建:乐府歌行二首
- 55.王建:宫词八首
- 56.张籍:节妇吟
- 57.韩愈:山石
- 58.韩愈:落齿
- 59.韩愈:华山女
- 60.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 61.刘禹锡:绝句二首
- 62.柳宗元:五言古诗四首
- 63.孟郊:诗三首
- 64.贾岛:诗六首
- 65.张继:枫桥夜泊
- 66.严维:酬刘员外见寄
- 67.白居易讽谕诗:两朱阁
- 68.白居易感伤诗:霓裳羽衣歌
- 69.白居易:闲适诗十一首
- 70.元稹艳诗:会真诗
- 71.李贺:诗三首
- 72.沈亚之:诗二首
- 73.朱庆馀:七言绝句二首
- 74.张祜:诗十首
- 75.姚合:诗十首
- 76.寒山子:诗十一首
- 77.中唐诗馀话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内载七元真人所说咒诀七首,据称持诵此咒,可长生久视,消灾度厄,招真伏魔。 按《正统道藏》正一部群字号收入七篇经文,即《北帝说豁落七元经》、《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七元璇玑召魔品经》、《元始说度酆都经》、《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此七篇经文乃北帝七元真人所说,其内容皆消灾伏魔,延生保命之法。所叙道法大抵以建醮燃灯、存神诵咒、佩服符图为主。从内容文字看,此七篇应为同时传世之一组经文,成书年代约在南北朝末或隋唐。
寿世青编
论养生防病及食疗等专著。二卷。清尤乘撰。刊行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尤乘,字生洲,别号无求子。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尤氏早年习儒,后改而习医。弱冠时受业于清代名医李中梓,后遍访名师,得针灸之传,曾任太医院御前侍值。其著作除《寿世青编》外,尚有《食治秘方》、《喉科秘书》等多种刊行于世。本书上卷论述养生理论与方法,撰有“勿药须知”、“疗心法言”等文约三十篇;下卷则论述既病之后的服药方法。
滇黔土司婚礼记
清代陈鼎据自身经历写《滇黔土司婚礼记》一书,对清初西南地区龙氏土司家族婚姻习俗进行了详细记录,涵盖婚前,婚礼,婚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明清时期土司家族婚姻习俗的重要资料,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清代陈鼎《滇黔土司婚礼记》自康熙间刊行以来,因有鼎自言娶滇黔土司女事,故《知不知斋丛书》、《昭代丛书》、《通学斋丛书》、《小方壶斋奥地丛钞》、《香艳丛书》、《笔记小说大观》等诸书并(民国)《贵州通志》等方志均有收录。然陈鼎于此书中详叙婚礼而不言土司所居。
鲁迅的思想与生活
作者许寿裳是鲁迅的挚友,一直认为自己有责任在贫病的中国向国人宣传鲁迅的战斗精神。1946年6月,他赴台湾任省立编译馆馆长,因要普及国语、国文和中国史地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民主意识,故极力宣扬鲁迅。本作即是其一系列文章的结集,曾引起极大反响。有学者指出,许寿裳意图藉鲁迅思想的传播,使得鲁迅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能再度在台湾掀起,而达到重建台湾文化的目的。作者许寿裳是鲁迅的挚友,一直认为自己有责任在贫病的中国向国人宣传鲁迅的战斗精神。1946年6月,他赴台湾任省立编译馆馆长,因要普及国语、国文和中国史地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民主意识,故极力宣扬鲁迅。本作即是其一系列文章的结集,曾引起极大反响。有学者指出,许寿裳意图藉鲁迅思想的传播,使得鲁迅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能再度在台湾掀起,而达到重建台湾文化的目的。书中收录了《鲁迅的人格和思想》《鲁迅的精神》《鲁迅的德行》《鲁迅和青年》《鲁迅的生活》《怀亡友鲁迅》《关于〈弟兄〉》《〈鲁迅旧体诗集〉序》《〈鲁迅旧体诗〉跋》《〈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10篇文章,并亲自为该书写序。
洪范传
北宋王安石著。在对《尚书·洪范》的注释中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见解。认为“五行”是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元素,天地万物都由五行变化而生成。指出“五行也者,成变化而行鬼神(按即奇迹),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万物的运动、变化的原因是事物间的对立矛盾,“有耦”、“有对”。强调一切事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故“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将事物变化的形态概括为“相生”和“相克”,“其相生也,所以相继也;其相克也,所以相治也”。提出视和听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明则善视,故作哲,聪则善听,故作谋”,以善视、善听作为智慧的来源。对“五事”(貌、言、视、听、思),主张以“思”为主,肯定了人思维的作用。提出“愚者可诱而为智也”,“不肖者可革而为贤也”。对“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由先天命运决定的传统说法提出异议:“五福者,自天子至于庶人,皆可使慕而欲其至。”但对封建等级制度持维护态度,“若夫贵贱有常分矣”。收入《王文公文集》。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二卷,一名伽耶山顶经论,天亲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经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