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

施蛰存
  • 姓名:施蛰存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杭州水亭址(水亭子)
  • 出生日期:1905年12月3日
  • 逝世日期:2003年11月19日
  • 民族族群: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教授。笔名安华、薛蕙、李万鹤。原籍浙江杭州,1905年12月3日生,成长在松江(今属上海市)。其父施亦政是清末秀才,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文牍。后到松江任工厂经理。他八岁时随家迁至松江。192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之江大学。翌年到上海进上海大学。受新文艺界前辈郭沫若茅盾陈望道等人的影响,开始了文学活动和创作。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读法文,同年参加过C·Y(共青团)。“四·一二”政变后,脱离了共青团的组织。1929年任上海水沫书店编辑。1932年5月在现代书局编辑《现代》月刊。1934年8月应上海杂志公司之聘,与阿英合作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1938年参加全国文协昆明分会,任理事。从1937年起到解放初,先后在昆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暨南大学、上海沪江大学等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调华东师范大学(今改为上海师范大学)任教授至今,为中国作家协会和上海分会会员,1979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是在抗日战争前。共发表了五十多篇小说。还写了一些新诗和散文。小说集有:《追》(1928年)、《上元灯》(1929年,上海水沫书店)、《将军底头》(1931年,新中国书局)、《梅雨之夕》(1932年,新中国书局)、《李师师》(1933年,良友图书公司)、《善女人的行品》(1934年,良友图书公司)和《小珍集》(1936年,良友图书公司)等,小说内容大多描写旧社会里江南小市民的生活。散文集有:《灯下集》(1937年,开明书店)和《待旦录》(1947年,上海怀正出版社)。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妇女三部曲》、《今日之艺术》、《波兰短篇小说集》、《捷克短篇小说集》、《匈牙利短篇小说集》、《渔人》、《荣誉》、《征服者贝莱》等。1957年后,转入对文物考古的研究,著有《水经注碑录》、《汉碑年表》、《碑跋》等。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他的《唐诗串讲》。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施蛰存文集·文学创作篇》第二、三卷,《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诗百话》《北山谈艺录续编》。2002年《施蛰存日记》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的书

我的心只悲伤七次

我的心只悲伤七次

本书收录了著名诗人纪伯伦最著名的两部诗集:代表真理的小“圣经”《先知》和智慧格言集《沙与沫》,由著名文学家冰心翻译,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生的箴言书。“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在纪伯伦的笔下,四季流转,云朵变幻,生命的解答蕴藏其中。《沙与沫》与泰戈尔的《飞鸟集》堪称双璧,二者都以简短而寓意隽永的诗句,点滴深入读者的心灵,而纪伯伦的《沙与沫》比起《飞鸟集》的灵动洒脱,则更显端庄大气,富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起泰戈尔对一花一草的关注,纪伯伦则将目光投向更显得深邃而遥远的宇宙。“对于从银河的窗户里下望的人,空间就不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空间。”《先知》被誉为“东方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是纪伯伦所有散文诗的“巅峰之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六十卷。宋章定 (生卒年不详)撰。此书作于嘉定己已 (1209)。书的体例,以姓氏分韵排纂。各序源流于前,而以历代名人之言行依姓分隶,再以谱牒传记合为一书。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贾执有《姓氏英贤谱》一百卷,其书久佚。但据李善《文选》注所引,前列爵里,后详事迹,其体例与此书相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一书,可能为章定仿效而作。所列共一千一百八十九姓,其中单姓一千一百二十一,复姓六十八。书中所录前代诸人,偶尔有颠倒和疏漏。如冯姓,以春秋冯简子列首,依次为冯唐、冯驩。汉人列在战国人之前。同时,上党守冯亭事却不载。但对于宋代人记述颇详。其人其事,往往为史传所不记。可以弥补史书之不足,为考证者提供了资料。有宋坊刊本、《四库全书》本。

拨镫序

拨镫序

一篇。书论。唐代林蕴撰。林蕴,唐代元和(806—820年)年间人。字复梦,泉州蒲田(今福建泉州)人,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累迁礼部员外郎,出为邵州刺史。从卢肇授“拨镫法”,从此书日进。是篇首先提出“拨镫四字法”,依次为:推、拖、捻、拽,为四种运指之法。提出“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强调笔力为点画形态体现出来的艺术上的“力”与物理学上的“力”不同的观点。有《书苑菁华》本、《历代书法论文选》本。

投辖录

投辖录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南宋王明清撰。一卷,有涵芬楼辑《宋人小说》本。 《说郛》本仅存序及四则,不全。本书是作者早年的著作,其自序作于绍兴己卯(1159),时年三十三岁。自序称所录为“齐谐志怪”一类“新奇事”,书中内容足以使“坐客愈忻怡忘倦,神跃色扬,不待投辖,自然肯留”,故以之名书。各则末间注所得闻者的出处。所记以北宋间故事为多。如《蓬莱》一则,记真宗引群臣入一小殿,殿后假山中有山洞,其中重楼复阁,俨然仙境。

五代春秋

五代春秋

北宋尹洙撰。二卷。编年体。宋尹洙(1001—1047)撰。洙字师鲁,北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东)人。世称河南先生。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后因故被贬。其人博学多识,精于《春秋》,提倡简古文风。记载五代历朝政权兴亡大事,起后梁开平元年(907),终后周显德七年(960)。刻意模拟春秋笔法,于史实记叙较为简略。但编次尚属得体,可备一家之言。欧阳修撰《新五代史》,曾约洙分撰,此书或即作于是时,然体用编年,与欧书例异。所载自梁太祖开平元年(907),迄周显德七年(960)。笔削多为不苟,得谨严之意。收入《河南集》。又有《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

赵州真际禅师语录

赵州真际禅师语录

全一卷。为赵州从谂之语录。又作赵州和尚语录、赵州从谂禅师语录、真际大师语录、赵州录。唐代赵州从谂(778~897)撰,文远编,宋代栖贤澄諟校。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十三。辑录从谂之行状、上堂、示众、问答、对机、勘辨、偈颂等。另有赵州真际禅师语录之余一卷,收于古尊宿语录卷十四,内容辑有上堂示众语要、十二时歌、偈颂、真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