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指迷笺释
作者:蔡桢蔡桢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杜洛兹的虚荣
凯鲁亚克生前最后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也是他思想最成熟时期完成的作品。书中集中回忆了作者青年时期在不同城市、不同领域的经历,在回忆的同时,凯鲁亚克在文中穿插叙述了多年积累下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领悟,可以说是他留给世人一份宝贵的财富。《杜洛兹的虚荣》 记录了1935年到1946年间年轻的凯鲁亚克(杜洛兹)在洛厄尔和纽约的生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商船、海军基地、监狱等地的冒险经历,并体现了出身贫寒家庭的凯鲁亚克在青年时期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不向世俗妥协、向往自由的桀骜个性。书中的第一部分讲述了凯鲁亚克(杜洛兹)作为一名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在洛厄尔和纽约的求学经历;第二部分记录了他因和哥伦比亚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不和而毅然退学之后在不同地方流浪、做工和出海的经历;最后一部分叙述了他回到纽约与一群避世份子结交并相互影响的故事。
俨山外集[标点本]
三十四卷。明陆深撰。此集为陆深札记之文的总汇,由其子陆楫汇编而成。其中凡《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春风堂随笔》一卷、《知命录》 一卷、《金台纪闻》二卷、《原丰堂漫书》 一卷、《溪山余话》一卷、《玉堂漫笔》三卷、《停骖录》一卷、《续停骖录》三卷、《豫章漫钞》四卷、《中和堂随笔》二卷、《史通会要》三卷、《春雨堂杂钞》一卷、《同异录》二卷(《四库总目提要》误为 《同异钞》)、《蜀都杂钞》一卷、《古奇器录》一卷附《江东藏书目录小序》、《书辑》三卷,旧刻本四十卷。《四库》馆臣在编写《四库总目提要》时,删掉《南巡日录》 一卷、《大驾北还录》 一卷、《淮封日记》一卷、《南迁日记》一卷、《科场条贯》一卷、《平胡录》一卷(《四库全书总目》记为《平北录》)六种,所以仅存三十四卷。其中《史通会要》采摭刘知几之精华,隐括排纂,别分门目,同时博采诸家之论以佐之,共十七篇,专为史学而作。《同异录》为进御皇上之本,书中采择古人佳言,撮其大略,分上、下二篇,上篇曰典常,下篇曰论述,专为治法而作。《古奇器录》皆述珍异;《专辑》皆论六书、八法;其余诸书则订证经典、综述见闻、杂论事理,每一官、一地各为一集,部帙虽别,体例则是划一的。虽属谰言琐语,错出其间,但核其大致,则足资考证者多,在明人说部文献中,尤属佳本。有《四库全书》本,《中国丛书综录·别录》有著录。
客尘医话
医话。清计楠撰。三卷。楠字寿齐,秀水 (今浙江嘉兴) 人。辑有《一草堂医书》等。此书刊于嘉庆九年 (1804)。卷一杂症述略。论南人多温病而少真正伤寒、不可概从六经论治、温病以舌色尤为先务等,并对时疫、咳嗽、痰、臌膈、脚气、诸痛、惊证等辨证论治均有论述。卷二妇科述略。认为治妇科病必先明冲任之脉,指出妇人肝气病、妊娠伤寒温热证最为难治,并载血结胞门、安胎、胎前论治等。其中附举二十八例证治。卷三产后述略。论妇科病以产后为重、新产妇三病、产后诸病总宜以生化汤为主等,并列举三十四例证治,认为其中以产后赤白痢最为难治。书中详析温病、内科杂病、妇产科及个别儿科病的病因病机与证治,亦有引据古医籍及名医论述者。治法偏重于补。自言看胎产诸症二十余年,遇大险大危之候,竟得十中挽回七八,皆以用补得宜,不随世俗以治标逐瘀为先务。有一定临证参考价值。有嘉庆九年刻本,民国七年 (1918) 大东书局影印本,《中国医学大成》 本。
别本尚书大传
三卷。《补遗》一卷。清孙之騄编。其生卒年不详。之騄字子骏,号晴川,又号南漳子。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清代着名学者。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教谕。性耿介,博学好古,尤专经学。着述颇丰,除编有《别本尚书大传》外,尚着有《松源经说》、《考正竹书》、《二申野录》、《南漳子》、《晴川蟹录》(又《后录》)、《枝语》、《樊绍述集注》、《玉川子诗集注》、《松源集》、《夏小正集解》等,并传于世。之騄以伏生《尚书大传》久无刻本,外间传写残帙,讹缺颠倒,殊失本真,遂编辑《别本尚书大传》及《补遗》。该书由之騄从群书中搜采补缀而成,仍按其原数勒为三卷。其不注出典者,皆为残缺之原文;其注某书引者,乃为之騄所增入。故《尚书大传》之残章断句,颇赖此书而存,为大传辑刊最早之本。有《晴川八识》(又名《孙晴川八种》)本。
金刚经略疏
亦称《金刚略疏》。佛典注疏。清顺治二年(1645)元贤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注释“尽诛旧日葛藤,独揭崭新日月。但理求其当,辞求其达,无纤回隐昧之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不可刹那无此君
不可刹那无此君,一卷,宋义銛述。义铦曾撰《不可刹那无此君》赠于俊芿。此书现收入《续藏经》第57册中,由三十六句七言偈颂构成,内容主要阐述一心三观、一心三谛以及一念三千思想,属于天台学方面的著作。关于此书的撰述时间及赠送经过,泉涌寺藏此书抄本最后所附跋文有所交待,因此段跋文不见于《续藏经》本,故引述如下:大唐宋天台宗,达磨山阴沙门义铦,开禧丁卯暮春述天台宗大旨。嘉定二年己巳仲春四日,录赠日本国芿法师。文中所说的“天台宗大旨”,实际就是指《不可刹那无此君》而言。据此可知,此书撰于开禧三年(1207)三月,两年后,即嘉定二年(1209)二月四日再录赠予俊芿。此书名的由来可能源自王羲之之子王徽之的一段话。《晋书》卷八十记载,王徽之“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此文中的“此君”,当指竹子,含有虚心贞节,岁寒不移之意。而义铦化此典故作为自己的书名,其中尽管将“此君”寓指作天台观教中的“一心”,但作为赠送作品,显然折射出了义铦对俊芿的依依不舍之情。附带指出,此《不可刹那无此君》一书通过俊芿传至日本后,宝永三年(1706)比叡山沙门秀云孤岩对此还作过注释,在日本有过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