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循正

- 姓名:邵循正
- 别名:字心恒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 出生日期:1909年11月21日
- 逝世日期:1972年4月27日
- 民族族群:
邵循正(1909年11月21日~1972年4月27日),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1909年11月21日(宣统元年十月初九)生。1924年入福州英华书院,1926年入福州协和大学。同年秋入北平国立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攻国际法和国际关系。1930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改习历史。所著硕士学位论文《中法越南关系始末》二十余万字,被选刊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论文丛刊。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改习蒙古史。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次年转入德国柏林大学继续研究蒙古史。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系讲师,讲授蒙古文。"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赴长沙临时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历史学系专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蒙古史、波斯文和中国近代史诸课。1945年秋应英国文化委员会之聘,与陈寅恪、洪谦、孙毓棠、沈有鼎联袂赴英,任牛津大学访问教授,研究蒙古史。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和鲁文大学作短期讲学。1946年冬归国,回清华大学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曾于1950学年度内任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主任。1952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中国科学院第三历史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52~1958年任该所史料编辑室主任。1956年邵循正与翁独健、韩儒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史专家代表赴莫斯科,拟定由蒙、中、苏三国历史学家合作编写《蒙古通史》的研究计划,促进了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邵循正在蒙古史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他熟谙英语、法语,懂德语,稍通意大利语、俄语,学过古波斯文、蒙古文,略知突厥文、女真文、满文,能直接把蒙文资料(《元朝秘史》、波斯文资料(拉施都丁《史集》)、汉文资料(《元史》)和法、德、英等西欧诸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糅合参证,互纠讹误,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作了很多史实订正的工作。
邵循正在中国近代史方面有很深的造诣。1949年以后,他利用其对中外关系的深刻了解,开拓对中国国内政治,特别是中国资产阶级问题的研究。他着重研究洋务派主要人物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研究洋务派所办民用企业的性质和道路;研究出身于洋务派以后发展各异的郑观应、唐廷枢、徐润等。写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为这一问题的研究作出贡献。
邵循正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三、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除《中法越南关系始末》外,与翦伯赞、胡华合著有《中国历史概要》,与陈庆华合著有《中国史纲要》第四册,学术论文已编入《邵循正历史论文集》。
邵循正还主持编辑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两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盛宣怀未刊信稿》等。"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身体倍受摧残,仍抱病主持点校《元史》,在劳瘁中于1972年4月27日逝世。
邵循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释文纪
四十五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曾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外。释者,我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之简称,后又泛指佛教。本书裒辑历代名僧之文以及诸家之文为释氏而作者。冠以经典所译西域梵书一卷,以示其源;卷二至卷四十三为东汉至陈、隋之作;末二卷则无名氏,无时代者,然皆唐以前人所著。所收采择繁富。书中,每人名下各注爵里,每篇之下各注事实,亦颇便检阅。虽不免于小疵,而六代以前之异学,已可见一斑。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洛阳伽蓝记集证
清吴若准编次集证。六卷。据刘知几《史通·补注篇》,杨街之著《洛阳伽蓝记》有小字自注以铺陈史事。世行本无小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由于刊落,顾广圻认为由于刻本中大小字连排致混注入正文。吴氏缘顾说,力求恢复旧貌。依杨书寓史于注,借叙洛京佛寺兴废记元魏政治得失的主旨,大略据如隐堂抄本,参考毛斧季本、何镗本,旁及《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法苑珠林》等所引,采书十余种,重为分析,仿《水经注》例,以寺为经,各予标举,寺外诸事概入自注,厘定成编。该书眉目清楚,杨氏著书主旨得以表发。卷首增洛阳城图一幅,以便省览;末附集证一卷,以列文字和资料校记。书行,世称善本,一再翻刻。李葆恂、唐晏、张元济、陈寅恪等,曾议及其正文过简、子注过繁之偏,并指出某些缺误违失。
琴清英
西汉琴学著作。扬雄撰。扬雄不仅是西汉末年名重一时的学者和文学家,而且对音乐也有造诣。他撰写的琴学著作《琴清英》今虽全书已佚,但我们仍可从清严可均辑录的佚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既有琴曲介绍、琴歌著录,又有琴界事迹的琴史性质的著作。西汉时期,琴学发展出现新的兴盛,名家间出,弹奏技艺更臻精绝,新的创作不断涌现,于是,总结性的琴学专著也相继问世,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西汉琴学专著如《雅琴赵氏》、《雅琴师氏》、《雅琴龙氏》就达一百一十四卷之多。当然,还有《汉书·艺文志》未曾著录的亦不在少数,《琴清英》即属此类。《琴清英》现存佚文主要介绍了汉代流传的琴曲《子安之操》和《雉朝飞操》,叙述了先秦时琴家孙息和祝牧的精湛琴艺及创作事迹,为考察和认识汉代及以前琴学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神仙济世良方
方书。佚名撰。不分卷。本书为柏鹤亭、张鹤举托诸仙名辑录。约成书于嘉庆二年(1799)。全书三万二千字左右。前有诸仙来历并附图,后为寿星论人子息、吕祖论治病方、兰大仙治喉方、董大仙治水痘等共四十四类。既论医理,也有治法及方剂。如“寿星论人子息”提出男子不生有六病,女子不生有十病,并述治法; “吕祖论治病法”论述平治法、奇治法、偶治法,有病、有法、有方。虽托名“神仙”,但医理论述详尽,方药简便实用。可为中医研究、参考之用。有嘉庆二年刊本。
八白易传[四库本]
明叶山撰。十六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广采历代史事及诸子杂说以证《易》,大旨与杨万里《诚斋易传》相类。全书只释六十四卦爻辞,而不涉及《彖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屡易其稿,《自序》凡四。其初《序》略云:‘予十岁读《周易》,越十年能厌学究语,又十四年为嘉靖丁卯,又六年从鹿田精舍见杨诚斋《易传》,又九年为今壬子。’云云。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二卷。清达尊说,本开等记录。卷上示众上堂机缘,卷下拈古颂古偈颂赞书问佛事杂着附塔铭等。





![八白易传[四库本]](/d/file/books/efa36f95701bf4eac64bc30b1a77f1e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