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英

- 姓名:程俊英
- 别名:
- 性别:女
- 朝代:
- 出生地:福建闽侯
- 出生日期:1901年
- 逝世日期:1993年2月20日
- 民族族群:
程俊英(1901年-1993年2月20日),1901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翰林的家庭。父程树德,字郁庭。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历任京师大学堂教习、北京大学教授。先生年轻时勇敢地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考上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在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陈钟凡诸先生影响下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参加了中国有史以来女子第一次的干政游行,在自己的履历上写上了光辉的第一页。在校学习期间,先生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初步接触了马列主义理论和妇女解放思想,在胡适的影响下致力于白话文运动,在黄侃、刘师培、林损诸先生的传授下培植了深厚的国学根柢。1922年,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从此走上了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道路。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自1951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1973年被迫退休,1978年复职,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先生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是乐育英才的一生,是献身学术的一生。
建国甫始,先生立即参加上海市妇联的筹建工作。妇联正式成立后,担任常务委员,兼文教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加人民主同盟,任民盟市委委员,年迈后退为顾问。自建国后第一届市人代会始至1966年“文革”前夕,一直被选为市人民代表。“文革”后又连续担任两届市政协委员,对参政、议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85年,先生以八十四岁的高龄光荣地加入了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一时传为美谈。
对于心爱的教育事业,先生也倾注了无穷的心血。早年曾著《中国大教育家》一书,对我国历史上各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作过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与特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要求有如严父,关怀胜过慈母。先生博学多能,计其一生,曾开过十门以上的课程。对每门课程都精心准备,材料则巨细无遗,讲授则深入浅出,务使学生由此而入门,进而升堂入室。对于学生的学习心得,即使与自己的观点相左,只要有一点可取,也热情地给予鼓励,亲自推荐发表。所指导过的学生,后来有许多成了名流学者,这些都是和她的谆谆教诲分不开的。先生对青年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业务上着意培养,在生活上也关怀备至。尽管自己经济并不宽裕,还不断对家境贫寒者给以资助。在中文系工作期间,曾与人发起,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所得稿酬全部用来接济经济困难的教师,让他们度过难关。时至今日,接受过先生指导和接济的教师和学生,谈起先生,还充满了崇敬和感激之情。1978年,先生复职之后,不顾年登大耋、体弱多病,一气指导了三届十五名硕士研究生,亲登讲坛,亲批论文,为结束古籍整理研究青黄不接的局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所培养的研究生如今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发挥着骨干作用。
在学术研究上,先生更是硕果累累。她长于古典文学研究。尤精于先秦文学,对《诗经》更有独到的见解。“四人帮”粉碎后,她挥戈返日,先后完成《诗经译注》、《诗经漫话》、《诗经选译》等书共数百万言,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推崇。由于她对《诗经》研究的杰出贡献,被公认为海内《诗经》学的权威,实至名归地被推为中国《诗经》研究会会长。除了以上著作外,她还主编了《诗经赏析集》、《中国文学大辞典》先秦两汉部分,整理校点了《论语正义》、《论语集释》、《诗毛氏传疏》等清儒经学注疏名著。
由于先生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奉献精神,多次被评为校先进、校“三八”红旗手,1984年还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1986年先生按规定退休,还继续主持“诗经研究”这一科研项目。更令人惊叹的是,九十高龄的她还提起笔来,与人合写了一部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的小说——《落英缤纷》,问世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读者纷纷来信,表示钦佩和欣赏。
先生的德配张耀翔先生,著名心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与先生结婚于1923年,1964年辞世。先生常言张先生不但是她的爱人,还是她的知己。先生育有二子三女。长子正奇,次子正雄,长女继音,次女纯音,三女素音。除三女外,均殁于先生生前。
1993年2月20日下午4时30分,先生抛下了她为之呕心沥血七十馀年的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搁下了撰写“五四”运动参加者奋斗历程纪实小说的凌云健笔,与世长辞。终年九十三岁。
程俊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蒸汽屋
《蒸汽屋》(La Maison à vapeur)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2卷30章。在19世纪中期,当时被英国殖民的印度,一场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在起义之中,数百万无辜的人命丧黄泉,一个叫那纳·萨伊布的家伙组织者另一场起义,上次起义中,他杀害了许多无辜的人,被英国殖民政府通缉,另一方面,莫罗上校欲报那纳的杀妻之仇,以去印度北部游玩的名义乘着工程师班克斯建造的蒸汽屋——一只钢铁巨象,与奥德上尉等人踏上了旅程。
久堂先生集
诗文集,二十四卷。朝鲜朴长远撰,由其子朴镔,朴铣编纂,出版于 1730 年。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二卷。汉魏六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诵习之《老子道德经》文本。其文删定《老子》经文为五千字,故又称《五千文》,或称系师(张鲁)定本。又因经文前有吴道士葛玄所撰《老子道德经序诀》,故称葛本。现存敦煌唐人残抄本《五千文》后,又附録有道士传经盟誓词,或附録《十戒经》。今删去序诀及盟文戒文,仅録经文。底本出处:上卷P・2584号抄本、下卷S・6453号抄本1。参校本:P・2329号、P・2375号、S・189号抄本。
老宣放言录
《妄谈·疯话:老宣放言录》是宣永光以独特的见解深刻地分析当时的男女、情爱、婚姻家庭和性爱,以犀利的语言剖析了当时的社会、官场、人生和文化,作者旁征博引,说古论今,其中天文地理,中外文化,道德风尚无不涉及;更是谈及经商做官,内政外交、相夫教子,为人处世,且更多是对国政、社会、时弊的针砭批判。作者对当时中国前途之走向的预见,令人惊叹!《妄谈·疯话:老宣放言录》行文豪放,语言犀利幽默,笔触辛辣独到,让人一读之下顿觉畅快之感。《妄谈·疯话:老宣放言录》谈古论今,不慑当道之忌,笔触辛辣,不阿流俗之好。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其内容穿越古今、无所不及,对男女、家庭、婚姻等问题的分析鞭辟入里,对社会、官场、人生的见解也是辛辣犀利。老宣也因其独特的思想和写作风格,与李宗吾并称为中国文坛的两位奇人怪杰。
决罪福经
亦称《决定罪福经》、《惠法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二卷。本经内容为佛对惠法菩萨讲罪福之因果报应。经中称佛涅槃后,世当五乱:人民乱、王道乱、鬼神乱、人心乱、道法乱。四部弟子心秽行贪,众生求佛者虽多但得道者少。佛法中大魔令法毁坏。但若人能作布施、持戒、修塔、造像、造经等各种功德,则可以得到福业。经末强调诸福业中布施之福最大。本经主旨在强调“末法”时如何修持佛法以求灭罪得福。最早见录于《出三藏记集》,判为伪经;此后历代经录均有著录,亦作伪经。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唐北天竺沙门无能胜译,佛临涅盘,化现力士降螺髻大梵,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