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雨

- 姓名:许文雨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浙江奉化人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57
- 民族族群:
许文雨(1902—1957),一作许文玉,原名许孝轩,字维周,浙江奉化人。中国著名的文艺批评理论学家 。教育经历上,20 世纪 20 年代,许文雨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并顺利毕业,此后还留校担任讲师。职业发展过程中,他先后在暨南大学、之江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任职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爆发前,他还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进行过教学工作 。他与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是小学同窗 ,同时是史学家范文澜的得意门生,并且还曾担任过蒋经国的老师 。1948 年前后,沙孟海邀请许文雨为蒋介石整修蒋氏家谱,然而许文雨因不愿卷入当时的时局,选择了推脱 。之后前往当时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其家属也随之在青岛定居 。建国后,他在郑州大学中文系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但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不幸遭受批斗,最终离世 。在学术成就上,许文雨著有《诗品释》《人间词话讲疏》《文论讲疏》《唐诗综论》《唐诗集解》《汉魏六朝诗集解》等。他对《诗品》的研究深入透彻,当时无人能及。在《唐诗集解》中,他将唐诗别出心裁地分为齐梁派、李白派、王维派、杜甫派、韩愈派、白居易派、词华派七派。这种划分并非依据时代先后,而是着重以艺术水准和发展走向为依据,以成就极高的诗人作为派别标识,其他诗人相应归入,使各流派特点清晰明了 。其《人间词话讲疏》于 1937 年初次出版,是首部对《人间词话》全书进行系统梳理讲解的专著,对王国维论词的观点多有阐释与发挥,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 。
许文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莫里哀先生传
伟大的喜剧往往包孕着悲剧的精神内核,而这内核就是一个喜剧作家最正直的良心。一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有什么能妨碍我含笑谈真理呢?” 十七世纪法国伟大的喜剧作家莫里哀是布尔加科夫最喜欢的喜剧作家之一,布尔加科夫不仅改编过莫里哀的多部戏剧作品,还为他创作了传记体小 说,用生动而富幽默的笔触记录他如戏一样“含笑谈真理”的一生。两位深谙喜剧之最高精神的大师之间,虽然生活的年代相隔三百余年,相互之间却存在着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契合。他们操着讽刺、幽默、荒诞的喜剧语言,撕下了各自时代社会和体制最丑陋的外衣。
易图通变
经学著作。宋末元初雷思齐撰。5卷。思齐字齐贤,学者称空山先生。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弃家为道士,居乌石观。后讲学广信山中以终。此书本于道家图书之学,备讨众说,探核经义。卷一“河图传上”,卷二“河图传中”,卷三“河图传下”,卷四 “河图辨证”,卷五 “河图遗论”。卷前有“易图通变图”。是书以八卦配河图,天一至地八,而以五十为虚数,与先儒之说颇异。《四库全书》收入。
龙虎春秋
长篇武侠小说,平江不肖生著。《龙虎春秋》由上海交通图书馆出版,署“向逵恺然”。《龙虎春秋》共20回,叙年羹尧及“江南八侠”故事。平江不肖生(1889—1957),本名向恺然,现代武侠小说家,为20年代侠坛首座,领导南方武侠潮流。湖南平江人。他从小喜好文学、武术,两者均有深厚造诣。他曾两度赴日本留学,他文学和武术的事业都从这里开始。武术方面,他与日本柔术家、剑术家颇有交往,功夫大进,回国后参加过反袁运动和大革命。
唐音
十四卷。元杨士宏(生卒年不详)编。杨士宏,字伯谦,襄城 (今属河南)人。是书收诗一千三百四十一首,卷前有杨士宏所撰 《唐音姓氏并序》。是书分为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遗响七卷。编者自记称十五卷,系遗响有一子卷。其 “始音”只录王、杨、卢、骆四家;“正音”则诗以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又以时代划分,以初唐、盛唐为一类共六十五人,中唐、晚唐各为一类,分别为四十八人和四十九人。“遗响”则选收诸家之作,且附以僧诗共十三人,不分诗体,女子诗,然李、杜、韩三家不录。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曾备述选诗之难,谓选唐诗者唯杨士宏之 《唐音》; 而 “排律”之名亦即始于本书。是书题为张震辑注,其人仕履、朝代未详,其注颇为弇陋,只可做一家之言。然此书积十年之力而成,取舍很得功力。《唐音》成于至正四年 (1344年)。除有 《四库全书》本外,有《湖北先正遗书》本、明初建安叶氏刊本等版本。
圆宗文类
圆宗文类,卷十四、二十二,高丽义天集,日本契空题记,法印晋性题记。辑录以《华严经》为中心的历代各家著述,以扼要阐明圆宗教理的书籍。高丽时期的大觉国师义天辑。共22卷。今多亡失,仅存数卷。
佛说菩萨内戒经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摩译,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请问初发意道俗菩萨,当作何功德。佛为说十二时戒法。一归依忏悔,誓行六度,发三愿,及行十法则。二受四十七戒。三受佛法身般若,各二十因缘。四受二十因缘行之,自知宿命。五受四禅法。六受般若三昧法。 七受菩萨三昧法。八受月三昧,平心行之。 九六根去恶为善,以六度教化一切。十外如地,内如水。十一愿一切众生,各得其乐。十二修六妙门,不住三乘果,次说十住菩萨,各有十功德。
文多梵语,颇难解会。